兩周前,她還只是一位普通的哈爾濱姑娘,兩周后,她成了中國歷史上首位速度滑冰冬奧會冠軍。
身份變了,張虹的特質卻沒變。愛笑、愛自拍、大大咧咧……她說,得了冠軍,張虹還是原來的張虹,現(xiàn)在不會變,以后也不會變。
憑借超越常人的忍耐力,她登上運動員最高榮耀的獎臺,又信奉“金牌不會是我的人生目標”;她像所有25歲的姑娘一樣愛美愛自拍,卻從事了一項“注定與寂寞糾纏”的運動;她不喜歡高談天賦、責任與未來,又時常相當隨意地體現(xiàn)出“舍我其誰”的魄力與勇氣。
“沒頭腦”和“不高興”
北京時間2月13日晚,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決賽上,25歲的張虹以1分14秒02的成績強勢奪冠,為中國獲得首枚速滑項目的奧運會金牌。
“你今天能拿金牌了”,比賽尚在進行之中,中國隊教練馮慶波對已經滑完的張虹說出自己的判斷。
“你別說話”,張虹兩眼死死地盯著大屏幕,她對自己的成績并沒有馮慶波那么有信心。
張虹在女子1000米比賽中第七組出場,后面還有將近20人沒滑,其中包括隊友王北星、韓國名將李相花等高手。對于張虹來說,等待的過程相當難熬。
“當我比完之后,才開始覺得緊張,那時候的感覺無人能理解。我就一直看著,直到最后一組選手沖刺伸刀的時候,我才想到自己是冠軍”。披上早已準備好的五星紅旗,張虹笑得合不攏嘴。
賽后,記者問她拿到中國第一枚冬奧會速滑金牌是什么感覺,張虹表情很嚴肅:“他們剛才問我好幾次了,你現(xiàn)在別問我這個問題?!苯又?,她忍不住笑出聲來,“因為我到現(xiàn)在都不敢相信這個現(xiàn)實”。
相比之下,馮慶波顯得十分平靜,從他的臉上很難看出這是一位剛剛獲得成功的教練員。他說比賽前一晚,就有預感張虹能拿冠軍。大家都以為他只是在開玩笑,但是馮慶波語氣堅定,“是真的,因為她在500米比賽中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就非常好。我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預測她1000米的成績應該是1分14秒5,結果她滑出了1分14秒02。你看她1000米比賽的成績,就算1分14秒5,也肯定是第一”。
6年前,張虹從短道速滑改練速度滑冰,開始的時候成績提升很慢,但是她依然每天嘻嘻哈哈。但就是這么一塊“頑石”,在馮慶波的手中打磨了6年之后,終于變成了一塊“璞玉”。
其實,平時大大咧咧的張虹也有細膩的一面。比賽前一晚是馮慶波的生日,他沒和張虹說起,而張虹也“裝傻”,假裝忘了。比賽結束以后,張虹說:“我今天要把這枚金牌當作送給教練的生日禮物?!敝豢上яT慶波當時沒在現(xiàn)場。
張虹原本計劃賽后第二天回國,和家人一起過元宵節(jié)。由于冬奧會賽后只舉行獻花儀式,要到第二天才集中頒獎,她只能把回國機票改簽了?!拔也荒茏?,還沒給我發(fā)金牌呢”,說著,她拿起手中的花束聞了聞,調皮地說:“這花一點兒都不香?!?/p>
用馮慶波的話說,“我跟張虹的性格都是屬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比較冷靜,心態(tài)很好,這也是緣分吧”。但是,記者感覺這兩人的“心態(tài)好”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馮慶波是喜怒不形于色,總是一副“不高興”的表情,張虹則是大大咧咧,啥事兒都不走心,“沒頭沒腦”。正是這“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組合,捅破了中國速度滑冰幾十年來的一層窗戶紙。
“有時候,人是要信命的”
張虹氣場很強,給人一絲絲“人格分裂”的感覺。她對任何人保持著她招牌式的溫暖微笑,說話卻非常直接。
在返回哈爾濱的路上,她始終自己提著一個巨沉的包,里面放著那塊金牌。直播時一共展示了兩次,每次她都雙手合上盒子,神情虔誠。她說她特別想在家靜下來好好看看它,盡管每隔一小時,她都會忍不住將手伸進包里摸一次。
教練馮慶波和張虹面對那1分14秒02的奪冠視頻,為我們“解說”了所有細節(jié):內道的優(yōu)勢,提示板上寫的成績,以及央視解說“內道扣圈”不夠準確……“過了500米后,通常運動員會乳酸堆積,腿很麻木。但我的風格恰恰是后半程維持速度的能力很強,耐乳酸能力就是我的風格。這次能贏,其實主要是我平時并不占優(yōu)勢的前200米提速了”,張虹說。
她發(fā)揮得實在太好了,按馮慶波的話說是“超常發(fā)揮”。事實上,馮慶波帶她出征冬奧之前,內心已經充滿很強的信心。他曾是我國最優(yōu)秀的速滑男子全能項目選手,僅僅用6年時間就把張虹從一名連國家隊都沒進的短道速滑運動員成功打造成速滑奧運冠軍?!拔易隽?5年教練,見過各種各樣個體差異的運動員。張虹最大的成功經驗,是團隊在保護她個人特點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系統(tǒng)訓練,她處理得非常好,在每一個訓練周期都完全可控。我總是跟她說:‘你只要跟住我,一定能拿好成績!’”
再強大的人也有“蒙圈”的時候。馮慶波完全抓狂,恰恰是到達索契之前。他們因為航班取消,在轉機機場苦熬了六七個小時。“就像春運大家把棉被鋪在車站里一樣,可是我們當時連棉被都沒有,大家把所有能脫的衣服都脫下來,給張虹鋪在地上,就這么熬過一宿。結果到了索契發(fā)現(xiàn),所有的行李都沒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是不是老天在考驗我們呢?把我們所有的幸運都奪走了,最后給一個大的。張虹最終連續(xù)5天沒上冰,站在索契滑冰練習場上,腿都是飄的……”
所有的“倒霉”,終于在他們見到習大大后變得開始順風順水。馮慶波的回憶中帶著些許宿命感?!拔页姓J當時我太敏感了,但奇怪的是,我和張虹彼此之間都很默契,并沒有表現(xiàn)出十分地焦慮。你知道有時候,人是要信命的”。
“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對自己最狠,她是個奇葩”
馮慶波回憶弟子張虹的種種,語氣感性,據(jù)說人格也相當“分裂”,總愛把話說得很難聽。張虹奪冠后,他最常提到的段子是當年自己管張虹叫“服務員”,真實場景卻是,他當著所有運動員的面對張虹說:“你前兩年沒有任何提高,我?guī)У倪\動員,今年不提成績可以,但是明年不提,就得轉業(yè)。你第二年沒有任何改變,為什么這么不上心,我就不理解了,你還笑,我看你不適合當運動員,你適合當服務員,對誰都笑……”
張虹告訴我們,更真實的“版本”是后面緊跟著更多難聽的、此處省略一萬字的話。她依然笑嘻嘻的,可心里隱隱作痛。2008年,從7歲開始學習短道速滑的張虹轉為大道。她當時因為被控制體重,反而發(fā)胖,受訓不當,變成了140多斤的胖姑娘。改道的兩年間,她無數(shù)次遇到瓶頸期,把她一棒又一棒打回原形。
張虹的不放棄,是因為金牌教練馮慶波的堅持。他曾給她發(fā)過一條短信:現(xiàn)在是你關鍵的時期,我希望把你培養(yǎng)成冠軍,我也需要你自己去努力。他怕自己脾氣大放狠話,于是用發(fā)短信的方式鼓勵她。他說:“你每次挫敗的時候,把我發(fā)給你的短信都拿出來看看吧?!?他終于在一年前發(fā)現(xiàn),她的眼神開始不一樣了——有了勝負欲。
張虹決勝的地方恰恰在于她的心態(tài)。她哭過,但從不當著馮慶波的面。比賽失利了,她知道哭沒用,必須細“摳”原因?!八痪邆湟粋€非常優(yōu)秀的運動員的心理特質。一個優(yōu)秀運動員,對自己一定要狠,必須要有長期目標”,馮慶波說,“她沒有優(yōu)秀運動員那種霸氣和渴望,更多的是依賴。她特別安逸,滿足于現(xiàn)狀,她每天對自己特別滿意,不滿意的地方都自動排除掉。但這種心大的運動員,在緩壓能力方面的確特別有優(yōu)勢??梢哉f,在優(yōu)秀的運動員里,張虹是朵奇葩”。
他們在一起訓練了6年。沒有任何運動員是“一夜成名”的,但是他與張虹的確“一夜之間”成了明星。此前,他將她保護得很好,甚至懇求冬奧會現(xiàn)場的記者“少一些曝光率,盡量別打擾她,因為她有可能奪冠”。
“她跟床最親,最愛自拍,運動員里她最文藝”
場下的張虹和一般的女孩一樣,是個愛美、愛玩兒的姑娘。
索契冬奧會的住宿條件一直是大家吐槽的焦點,除了床、椅子和馬桶,運動員的房間里連一樣能出聲的東西都沒有。可張虹卻一如既往地瘋,進行著各種自拍,到處溜達。用馮慶波的話說,張虹只要有手機和床就夠了,因為她就自拍和睡覺兩個愛好。
張虹愛美,除了出于女孩的天性,也因為張虹確實有著很好的底子,1.74米的身高,“柳葉彎眉櫻桃口,誰遇見了都樂意瞅?!钡D旮邚姸鹊幕柧毢驮浀陌l(fā)胖,“豬豬俠”的綽號因此應運而生?!拔彝δ馨参孔约旱?,我覺得自己的身材是歐洲風格”,張虹開心地一笑,她說肯定有人會欣賞她的風格,盡管有時在國內買衣服是件很困難的事?!拔业暮芏嘁路趪鴥榷假I不到,尤其是褲子,練滑冰練得腿很粗,普通的褲子根本穿不進去,只能去國外比賽的時候買”。
彈得一手好鋼琴,畫得一手好圖畫,張虹是速滑圈里最有文藝范兒的女青年。
雖然連五線譜都不認識,但在鋼琴前,張虹還是能彈奏一曲《雨的印記》。雖然已不能完整彈奏整支樂曲,偶爾還走調,但看得出,張虹對鋼琴是曾潛心鉆研過的。
張虹小時候就喜歡畫畫、跳舞,卻因為身體不好,“意外”走上了滑冰的道路。訓練之余,張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她說,希望有一天能去練練舞蹈,各種類型的舞蹈最好都能涉及,尤其是她非常喜歡的民族舞。
“好像跳民族舞的沒有我這么高的”,張虹打趣說,“不行我就去練芭蕾,人家是男伴托舉女伴,如果我跳,我能托舉男孩”。
“金牌獲得者不等于優(yōu)秀的人”
馮慶波清楚的是,張虹是個愛美的姑娘,但并不愛惜自己的羽毛?!靶∨旱昧藰s譽肯定要膨脹,關鍵是膨脹出現(xiàn)后,她對自己有沒有及時審視,這個膨脹期到底有多久”,他坦言,“她備戰(zhàn)奧運會期間,所有我能為她承擔的都承擔了,這個過程她知道的并不多??墒墙窈?,她要靠自己。就像今天,她拿到了奧運會冠軍,被推到最前面,很多東西要自己去承受,包括比賽、關注、捧殺……我對她說過,不是每一個世界冠軍都有一個很好的結果,拿金牌的人并不一定是優(yōu)秀的人,先做好優(yōu)秀的人,做好自己的人生,最重要。如果有一天她回到賽場,希望她能明白這個道理,即使膨脹,也能化為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