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要:在竹笛的演奏中,技巧被其稱為基本,情感被其稱為靈魂,演奏者通過嫻熟的演奏技巧,將樂譜中富有內涵的情感傳達給觀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獲得美的享受,因此,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將二者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加體現(xiàn)出竹笛演奏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演奏技巧;情感;藝術魅力
竹笛,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又被譽為國樂中的“王子”,古代稱為“籩”。它的音色高亢清脆,婉轉動聽,從古到今一直被世人所喜愛。竹笛的表現(xiàn)力極其豐富,演奏者通過嫻熟的演奏技巧和對樂譜情感表現(xiàn)的結合,將樂曲所體現(xiàn)的內涵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因此,要想將曲譜的內容、感情、等完美展現(xiàn),竹笛的演奏技巧和樂譜情感表現(xiàn)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為沒有技術何來感情,沒有感情就沒有曲譜自身的價值,所以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一、竹笛演奏中技巧的掌握
竹笛的演奏技巧包括呼吸類技巧和指法類技巧,下面我先從呼吸類說起,有人說過“氣為聲之本,氣乃聲之帥”氣息是竹笛演奏的基礎,“氣催聲發(fā),聲靠氣傳,無氣不發(fā)聲,發(fā)聲必用氣”這兩句話說明呼吸在竹笛演奏中的重要地位。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生理專家和竹笛演奏家都主張在竹笛演奏中用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最為科學,也就是“丹田之氣”的呼吸方法,即“氣沉丹田,頭頂虛空,全憑腰轉,兩肩輕松”。用口、鼻吸氣,吸入的氣息使橫膈膜下降擴張,但是氣息不要吸人過量,這樣容易造成人為壓力,使音色過于僵硬,也不能吸入過淺,如果吸的太淺就會憋在胸部,造成音色單薄,發(fā)漂等,所以氣必須吸下去,聲音才能上得來,正如古代人所說:氣“沉于底”,聲“灌于頂”。呼氣時還是要保持氣息下沉,呼氣時要逐步放松,要讓氣息徐徐的吐出,做到有控制的呼氣。同時要注意不能胡亂換氣,在該換的地方換氣,節(jié)省用氣,而且要做到氣息和聲音是同步進行。一首樂曲的高、低、強、弱、抑、揚、頓、挫都是由氣息的運用而完成。如果吹低音時,不需要很強很多的氣息,中音時,用那種近似于說話那樣的氣息,高音的對抗性較強,因此氣息的壓力也必須加強。吹連貫的或長音時,呼氣要均勻、平穩(wěn)。吹音程跳動較大音時,橫膈膜的操縱力必須隨著音的升高而增強,吹強音,斷音時,氣息要凝聚,快速吐出。吹跳音時,要用橫膈膜和小腹的抽縮動作,收縮腹肌,一下吹出。
指法類技巧包括顫音、滑音、剁音、飛指、抹音、疊音、打音、倚音、等等。
顫音是一種常用的指法,它的奏法是先將本音發(fā)出,然后再迅速、均勻的開閉本音的上方二度音孔,使其本音與上方二度音交替均勻的出現(xiàn),吹顫音時,要均勻而又彈性,不要忽快忽慢。
滑音分為上滑音、下滑音、柔滑音三種。上滑音,有低音向高音滑動,手指從下往上向左前方滑動,移動的音程度數(shù)可為二度以上不等。下滑音,與之相反。柔滑音是上滑音與下滑音的結合,運用氣的強弱變化、手指的上下滑音及上下唇左右交叉快速移動二形成的。
歷音也可稱為列音,分為上歷音和下歷音,他們的奏法是按排列的音階快速上行或下行的手指運動。
飛指,奏法是右手一手持穩(wěn)笛子,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一起在四、五、六孔上快速來回抹動,聲如笛內有珠滾動;或左手持笛,右手飛指。它適于表現(xiàn)粗獷,激情類的音樂。
二、竹笛演奏的情感表現(xiàn)
情感表達在任何藝術形式表現(xiàn)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情感是音樂的靈魂。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內涵,要想表現(xiàn)出一首樂曲的內涵,我們就要首先分析這首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因為每一個作者的作品都是結合自己真實的感受,靈感等創(chuàng)作的,我們就要先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換位法來體現(xiàn)和想象作者當時創(chuàng)作曲譜時的心里。其次,我們分析樂譜的結構,分析它的曲式,調性。然后,分析作品的風格,由于受限于歷史、地域、文化及風土人情的差異,我國笛子傳統(tǒng)樂曲就有著南北兩大流派,南方人委婉含蓄、北方人耿直豪爽的人格特性,也就帶來南北格調之別,南派風格強調以情感人,情景交融,北派風格強調氣勢恢弘,浩瀚無邊,所以樂曲風格的把握也是表現(xiàn)樂曲情感的重要部分。
總之,要想讓一首竹笛樂曲完美的體現(xiàn),就必須要達到演奏技術和情感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因為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下面我就以《秦川抒懷》來體現(xiàn)演奏技巧和情感在此樂曲中的重要性。
此樂曲為馬迪所作,通過模仿板胡的壓弦法,創(chuàng)造了笛子的揉音技術,此曲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陜西特色。
樂曲由四部分構成,引子、慢板、快板、舒展壯闊的結尾。
引子部分,表現(xiàn)了面對八百里秦川的激動心情。演奏時要激昂,自由地。這一段要注意吐奏的力度,口分稍微放大,特別要注意揉音的技法,其中的揉音多用在降7上,要領是:左手食指與中指(按半孔)同時像弦樂揉弦那樣來回揉滾指頭。注意,頻率不要太密,要形成降7與1之間的滾動音,本譜以“u”代表揉音,持續(xù)揉音為u慢板部分,具有很濃的秦腔韻味,要注意倚音和滑音及揉音的技法,吹奏時要細膩,開始時力度弱一點,然后逐漸加大并與開始部分形成力度對比,吐音力度不需太重。此段強弱變化鮮明,抒發(fā)了秦川人民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快板部分,是本曲的高潮部分,熱情奔放,要注意吐音,手指要靈活,吐高音時口分微收,低音則相反,收音時要干凈利落,注意力度的對比、強弱。循環(huán)換氣的長音高音Re要盡情抒發(fā)、強弱變化鮮明。而且吹奏歷音時速度要快、流暢、完整。樂曲在旋律上層層遞進,把情緒層層推上了高潮。
舒展壯闊的結尾,表現(xiàn)了秦川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要演奏的奔放、壯闊、氣勢恢宏,注意雙吐音,吹奏時要輕巧、清晰、飽滿。結束音用指顫音,逐漸加強力度,在歡快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