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華
有沒有注意到你家的寶寶會對著玩具電話講話或者把玩具娃娃放在床上,這正是他的假裝游戲的開始。起初他會模仿生活中的人和事,慢慢地游戲中的角色就越來越豐富了。
家庭人物篇
干杯
平時由爺爺或姥爺帶著的寶寶,很早就可以學會爺爺走路的樣子,其中喝酒的情境,他也是非常的喜歡。媽媽可以為寶寶也準備一個酒杯,倒一點白開水,寶寶有了這樣的道具,一邊碰杯一邊說“干杯”,真是玩得不亦樂乎。
效果:學習感受成人之間以酒會友的樂趣,同時引導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多喝水。
適合年齡:1~3歲
我來當媽媽
有一天,寶寶會披上媽媽的外套,挎著媽媽上班的小包,對媽媽很認真地說:“寶寶今天在家里乖不乖啊?”媽媽這個時候可以順水推舟地做寶寶,接著回答:“乖!寶寶今天可乖了,自己睡了午覺?!被蛘邒寢屢部梢援斝殞毧摁[一下,看寶寶是怎樣處理的。
效果:這樣角色互換的游戲可以讓寶寶感受一下做大人的感覺。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社會職業(yè)篇
我是醫(yī)生
在所有的職業(yè)角色里,寶寶最先喜歡上的是當醫(yī)生,這或許和他早早去醫(yī)院接種疫苗有關系吧。通常寶寶喜歡當醫(yī)生,那媽媽就是病人了。媽媽可以準備一支筆當注射器,耳機當聽診器,先從張開嘴“我嗓子疼,醫(yī)生給看看吧”開始。
效果:幾乎所有小朋友都怕醫(yī)生、怕打針,通過扮演醫(yī)生能幫助寶寶釋放情緒,也消除對醫(yī)生以及打針的恐懼。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寶貝好聲音
媽媽用生活中的衛(wèi)生紙卷筒、小礦泉水瓶,甚至小搟面杖等當作話筒,請寶寶來唱一首他平時熟悉的兒歌,爸爸媽媽要當好觀眾,記得給寶寶明星鼓掌、獻花等。為了更有舞臺感,還可讓寶貝站在高一點的沙發(fā)上表演。
效果:學習在別人面前大膽地表演,展示自己。
適合年齡:2歲以上
T臺秀
一條紗巾、一件大衣服、一個手拎包都可以成為寶寶的道具,看寶寶一扭一扭披著大圍巾走出來,頭上還系條爸爸的領帶,真是引領時尚新潮流啊。
效果:很好地激發(fā)了寶寶的想象力及動手能力。
適合年齡:2歲以上
小老師
準備幾個毛絨玩具,小熊、小兔子、小老虎、小娃娃都可以,讓寶寶做它們的幼兒園老師。一會兒要給“同學們”上課,中午還要給它們吃飯,拍小熊睡覺、給小兔把尿……寶寶一定忙得很開心,每件事情都會很認真地做。
效果:體驗照顧他人的方法。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我是售貨員
準備一些實物、玩具等。寶寶當售貨員,媽媽要來買東西。寶寶會煞有介事地問:“請問你要買什么?”媽媽說出寶寶身后物品的其中一件。這個游戲可以互換角色。
效果:這可以鍛煉寶寶對詞語的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溫馨提示:
買賣東西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個游戲,剛開始,寶寶只懂得給錢、給東西,然后做些簡單的動作。隨著年齡的增長,游戲的內容將會越來越豐富,媽媽要有意引導。日常生活中,去超市購物、去菜市場不妨帶上寶寶,簡單的事情可以讓寶寶去做,豐富寶寶的購買經(jīng)驗。
小司機
準備塑料圓圈或圓形水果盤當汽車方向盤,寶寶雙手一握感覺就來了,一邊轉動一邊喊:“嗚——嘀嘀——”為了增加游戲樂趣,媽媽還可以準備一根長樹枝做攔車桿,當寶寶將車開到媽媽手握攔車桿的地方時,寶寶還需要回想平時爸爸是怎么做的,自己也要停車,拿卡,回答媽媽提的問題,再開車進“車庫”。
效果:了解攔車桿的作用,學習與別人進行初步的配合。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故事里的你我他
故事里的拔蘿卜、大灰狼寶寶總想學一學。于是,找來爸爸媽媽當故事里的其他角色,寶寶會主動找家里的很多物品來充當故事里的道具。這樣的玩法,寶寶會一直玩得樂此不疲。
效果:嘗試用自己的行動表演有趣的故事內容,知道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行為。
適合年齡:2歲以上
關于假裝游戲
和孩子一起玩假裝游戲是發(fā)展孩子語言能力的絕佳時機。父母注意向寶寶提出的問題不要讓他用“是”“否”或簡單的1~2個單詞就回答,而是用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這樣有助于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
父母不需要為這種游戲購置太多新物品,盡可能提供家中所具備的一些物品來玩這些游戲。例如一條圍巾,完全可以用來充當皮帶、毯子、桌布或者玩具娃娃的外套等。
如果孩子喜歡在假裝游戲中嘗試不同性別的角色,例如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父母也不必過分擔心,相反,這樣可以讓他對不同性別的認識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