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她說:“不知不覺,在硯池之間度過了很多時光。”
她說:“當兵改變了我的一生?!?/p>
說話時,沈一丹帶著些閩南音韻,坐姿筆直。
這個膚白、大眼睛、齊劉海的書畫家常被人調侃為“古代仕女”——既不上網(wǎng),也不開車,更不追時髦。關起門來,點畫丹青。
作為全軍唯一一個既是中國書協(xié)又是中國美協(xié)的女會員,沈一丹書畫兼擅。她的小楷醇古簡靜,端秀逸美,行書又見舒展飄灑。畫作則很多是軍旅題材,成名作《迷彩人生第一課》是她新兵生活的最佳寫照。
正如她把工作室命名為“沐蘭軒”,既飽含“沐浴蘭花下”的詩意,又不乏“木蘭從軍”的本色,書畫與軍旅,在她的生活中交疊層錯,端秀的外表下,是一個女軍人洗練過的堅毅。
一幅妙筆圓“藍色夢”
“這個小鬼愿不愿意當兵?”
27年前,福建漳州軍分區(qū)首長在詔安武裝部會議室看過沈一丹的一幅書法條幅之后,對武裝部領導發(fā)出這樣的詢問。
那年,沈一丹17歲,高中剛畢業(yè)。
從兒時用毛筆蘸著清水在大方磚上“涂鴉”,到跟著當?shù)貢嬅易呷胝?,臨池不斷,沈一丹習書法已經度過11個春秋。初習二王,后追歐陽詢、文徵明,小楷法魏晉諸家,行書研米芾、王鐸、蘇軾。她被認為功底雖然沒有別人扎實,但是行筆間流露出了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書卷氣和韻味。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氣質,沈一丹的書法作品頗受賞識,在福建省中學生書法比賽連續(xù)三屆斬獲一等獎,上過電視,受到福建省教育廳廳長的褒獎,還被福建省書法家協(xié)會吸納為最年輕的會員,是詔安當?shù)赜悬c名氣的小小書法家。
除此之外,跋涉在書法的黑白世界之余,沈一丹的心里還懷著一個“藍色的夢”。按她的話說:“海是藍色的,海軍的衣服也是藍色的”,她想要穿上水兵服,做個小海軍。
因此,當面對首長的賞識,以及入伍的三個選擇——“家門口當兵,在漳州當武警”、“去離家12小時車程的福州軍區(qū)”和“到外省浙江當海軍”之間,沈一丹果斷選擇了第三個。
“要走,打起背包就走很遠,遠到天涯海角無怨無悔?!鄙蛞坏ふf。
迷彩人生課
無比瀟灑,情懷浪漫,來到部隊,幾個月的新兵連訓練,沈一丹“比許三多還慘”。
天生就性格慢,再加上練習小楷需要靜下心慢條斯理,軍隊的雷厲風行讓這個嬌養(yǎng)的女孩吃不消。其他人吃飯五分鐘“解決戰(zhàn)斗”,她“把腦袋拎起來也倒不進去”,經常端著碗跟別人走,“以至于后來得了很嚴重的胃病,胃疼得不行,還要訓練,還要跟著集體去看電影,我就蹲在地上,拿熱水袋壓著肚子才覺得好受?!?/p>
到了新兵連會操,作為一班的小戰(zhàn)士,沈一丹處在第一個出場的排頭隊列?!翱赡苁窍铱嚨锰o了,口令‘跑步走——立定之后,本來應該再跑四步,我兩步就停了。從我往后的戰(zhàn)友跟我對齊,隊伍一下從我這兒分成了兩排?!背隽诉@么大的糗,沈一丹說她“當著全場幾百號人,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回到宿舍躲在窗簾后面哭得死去活來?!?/p>
當兵給沈一丹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真實的軍旅生活,不再是“穿上?;晟馈钡那閼鸭耐?,而意味著不容商榷的令行禁止和堅韌不拔,也把她從一個17歲的散漫少女,磨礪成了真正的軍人。固然吃了很多苦,也出了很多糗,但是下了連隊,被分配到醫(yī)院門診部當文書的時候,她不僅榮立三等功,還被評為“先進軍人”。
而此時,書法對于這個女戰(zhàn)士來說,也已經從一項興趣愛好,變成了“每個細節(jié)都決定著成敗,需要點點滴滴積累”的修為。
于是,在浙江寧波又濕又冷、被她看作“北方”天氣里,來自祖國最南端的沈一丹克服自己的極不適應,每天利用業(yè)余時間練字不輟?!伴T診部下班之后,我會在辦公室寫到晚上十二點,凍得手都是冰涼的。回家用熱水泡腳都不管用,那時候鉆進被窩蓋兩層厚被子,壓得喘不過氣都不覺得暖和,直到夜里三、四點感覺腳丫才能變熱……”
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里,她用軍人的毅力勤耕墨海,因為她明白,“大天才都得下笨功夫,有付出才能有收獲?!?/p>
求索書畫路
在后來的書畫路上,沈一丹也始終不枉她的這句信條,下“笨功夫”,甚至幾倍于他人的“功夫”。
師從劉大為,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進修中國畫,她開始系統(tǒng)學習畫山水、花鳥、人物。劉大為主張“先談繼承再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功底基礎要打牢。面對這個對別人來說可能只是“鍍鍍金”的機會,沈一丹格外珍惜,她說“別人做一分,我就要做四分”。在寫生、速寫、臨摹上,她不知付出了比別的同學多多少倍的努力,就是為了練好基本功,培養(yǎng)自己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
37歲那年,作為已經創(chuàng)作出四尺小楷毛澤東詩詞《紅軍不怕遠征難》《為女民兵題照》 等書法和《迷彩人生第一課》、《童心情最真》、《知己知彼》等國畫代表作,獲獎無數(shù)的書畫家,沈一丹又“高齡”考取了清華美院研究生。從導師杜大愷身上學習如何提升繪畫概括能力,學會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從平淡簡單的環(huán)境提煉出藝術美感。
正如沈一丹在備考清華時“把一尺高的復習材料復印了好幾份,滿屋子亂扔,走到哪背到哪”,也正如她在清華面試時說:“藝無止境,藝術需要不斷學習”,作為“從小地方出來,從小戰(zhàn)士打拼起來”的書畫家,沈一丹從不乏上進精神,而軍旅生活更賦予了她不懈的毅力,讓她在漫漫書畫路上,勤學不輟,上下求索。
沈一丹
福建漳州人,清華大學藝術碩士,現(xiàn)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副院長、全國青聯(lián)常委、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先后求教于沈鵬、劉大為、李鐸、杜大愷等名家。書法作品立意深邃,格調高雅,筆墨樸茂;工筆畫功底扎實,筆墨細膩,生動自然;人物寫意清新飄逸,形神靈動,富有情趣,形成了寓情于畫的獨特風格。
先后受邀出任中國—東盟青年藝術品創(chuàng)作大賽、首屆中華女性書畫攝影大賽等大型活動評委,參與中華慈善總會等公益捐贈活動。曾被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書法等報刊多次報道,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臺等地收藏。曾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先后出訪德國、日本、印度等地,其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國外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