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和
寒假很快就要來了,你的孩子是怎么過的?是準備“穿梭”于一個個枯燥的課程輔導班,還是“宅”在家里看電視、玩電腦放松心情,抑或是家長與孩子一道過更有意思的假期生活?
當然,有意義的假期生活方式有很多,但“快樂”、“成長”應該是孩子假期生活所應有的主題。家長該怎樣利用寒假與孩子親密接觸呢?
別看小學四年級的王佳年齡尚小,在假期她已不是第一次參加有點“刺激”的戶外活動了。她從來沒有在假期上過任何培訓補習班,她的父母認為,假期就應該以玩為主,而且她的父母也喜歡進行戶外活動,更希望孩子多跟大自然接觸。父母還會帶著她一起去挖野菜、放風箏,他們一家人出去爬山,不喜歡走常規(guī)的路線,就喜歡自己找小路走。
假期,父母在征求王佳的意見后,經常會給她報名夏(冬)令營,讓她多去其他城市看看。王佳記得,5歲時,父母就和她一起去了內蒙古,住蒙古包、騎馬、捕獵、燒烤等等項目都是由孩子們安排,跟隨去的家長只是起輔助作用。6歲時,父母帶她攀巖,從此,王佳很喜歡這項運動,感覺很刺激。
每當假期來臨,父母會提前幫王佳選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她也會列出自己想?yún)⒓拥幕顒?,全家人討論后最終作出決定。父母很尊重王佳的意見,像去年寒假本來打算去海南沖浪、潛水,但后來還是想選一個既能鍛煉成長,又能學到一些本領的活動,所以,王佳最終留在深圳參加野外訓練課程,自己露營、小組做飯、徒步探險這些都很有意思。王佳從小就喜歡探險,對新生事物充滿興趣,雖然很多人說小孩子的夢想變化很快,但至少到現(xiàn)在,她的夢想依然是當一名探險家。
今年寒假,王佳一家和小姨一家打算去香港過春節(jié),父母交給王佳一項“任務”,對香港不熟悉的王佳要獨自為兩家人擔任“導游”并介紹香港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為此,這些天她正忙活著做香港的旅游攻略、計劃呢。
A假期是家長與孩子相處的大好時機。
上學時,家長因工作的需要,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有限,放假了,家長應盡量多與孩子相處,與孩子交流,參與孩子的游戲,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家長可以在與孩子密切共處的同時,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的廣泛興趣和獨立生活能力。
B假期是豐富孩子生活的大好時機。
放假了,家長可以帶孩子外出旅行,帶孩子多接觸和了解大自然,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從而讓孩子熱愛生活、珍惜生活。同時,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科技館,游覽動物園、植物園,看電影等等,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C假期是孩子體驗生活和鍛煉身體的大好時機。
放假了,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收拾房間等,讓孩子體驗來之不易的生活,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除此之外,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比如做操、跳舞、跑步、散步、打太極拳、練跆拳道、練瑜伽、跳繩等,當然,活動要注意適宜、適地、適時、適量,戶外活動既可以培養(yǎng)孩子愛好健身運動,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一門興趣特長,還能幫助孩子強身健體,娛樂身心。
寒假正值春節(jié)期間,都說“小孩望過年”,春節(jié)不光是大人的事,也是孩子的事。家長如何帶領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jié)是應該認真考慮的。如了解過年的習俗,像放鞭炮、購年貨、貼對聯(lián)、貼年畫、發(fā)壓歲錢、拜年、包餃子、吃年夜飯等,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這些習俗,讓孩子對春節(jié)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和孩子一起動手迎新年。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有打掃衛(wèi)生、收拾房間的習慣,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收拾自己的故事書等等,既能讓孩子感受節(jié)日的習俗,也能讓孩子體驗勞動的樂趣。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去購年貨、貼年畫、包餃子等等,讓孩子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
共同制作一張賀卡。節(jié)日期間,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精心選擇或者親手制作一張節(jié)日賀卡。家長在賀卡上寫上幾句鼓勵、祝福的話,如“祝兒子新年快樂!”“祝女兒健康成長!”并念給孩子聽。也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祝福說出來,家長幫孩子作記錄等。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拍照片,學唱新歌,共同欣賞、享受唐詩宋詞之美,或輔導孩子復習在學校所學習的知識,查缺補漏,啟發(fā)孩子思考,溫故知新。也可以帶領孩子參觀適宜的藝術展覽會,比如繪畫展、攝影展等等,開拓孩子的視野,提升孩子鑒賞美的能力?;蛘吖膭詈⒆訁⒓由鐓^(qū)活動、志愿者活動等集體活動,鍛煉他們交往、觀察、適應等綜合能力。
教育孩子注意人身安全。寒假正逢春節(jié),傳統(tǒng)佳節(jié)里走親訪友的頻率增加,孩子們也喜歡這種熱鬧,但交通安全問題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鄉(xiāng)村地區(qū)的交通安全。據(jù)統(tǒng)計,交通安全成為孩子寒假的第一殺手。家長和孩子在走親訪友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保護好自己。
除了交通安全,還要提醒孩子注意飲食衛(wèi)生,用炭盆取暖時要注意通風,一個人在家要有防范意識,做到安全用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