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巖 于曉豐
苗苗是一個乖巧的小女孩,這是我在接手一年級時候見到她的第一印象。可是,沒過多久,這個印象就被打破了。開學第一天,就有學生告訴我說:苗苗打人。這還不算,她還經常性地不完成我布置的預習作業(yè)。我用了很多方法去改變她,效果都不明顯。漸漸地,我對她也失去了信心,而她,也在我的冷漠注視中,成績越滑越遠。
轉眼間,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個班級的學生也升入到了二年級。講完《日記兩則》時,我布置學生寫日記,沒想到第一次日記中最出色的居然是苗苗。她在日記中寫道:
“我真開心,因為我今天學會寫日記了。可是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我是不是一個沒人要的孩子?我該怎么辦呢?老師,我很孤單……”
從那稚嫩的語句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小女孩內心深處所受到的傷害,我被深深地觸動了。第二天,在朗讀日記時,全班同學都被她感動了,大家陪她大哭了一場。從此以后,我發(fā)自內心地開始關心她,鼓勵她,我對她說,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你。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我格外地注意起她。我發(fā)現,學校大掃除時,她干活麻利,同學們也對她的表現贊不絕口。在一次班會上,同學們一致選舉她當上了勞動委員?,F在她是我們班級里最負責任的一個人,勞動委員職責內的工作做的有條不紊。她不光紀律好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回自信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尊?,F在連老師一個責備的眼神都會變成她前進的動力。
八年教學生涯里,這是我轉化“后進生”中最成功的案例,由此,我覺得成功的原因有三點:
一、轉變自己的心態(tài)
“后進生”要么學習成績差,要么品德不好,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不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是讓班主任頭疼的對象。作為教師,理所應當承擔起這個責任。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心態(tài)的轉變就至關重要了。其實“后進生”也不是天生的。有的學生是先天智力不夠,導致學習成績不好;也有的是受家庭氛圍的影響,讓學生心態(tài)消極。不管怎么樣,他們總還是個孩子,如果教師能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他們身上的缺點也就不是不可原諒的。有了教師的關心,家庭的溫暖,孩子心中叛逆的堅冰也會慢慢融化。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發(fā)自內心地關心學生是“后進生”轉化工作的前提,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先決條件。
二、把握合適的時機
轉化“后進生”必須轉變其思想。其實在對于苗苗的教育過程中,我也嘗試過許多方法,批評、表揚,談話等等,可是她好像都不為所動,我的耐性就在她的一次又一次犯錯中消磨殆盡。而在這次寫日記事件中,我的及時鼓勵與同學們的贊揚一下子就讓她改變了,說明她確實是受到了觸動,是發(fā)自內心的接受。人在困難時需要幫助,學生更是如此。學生有傷病時需要關愛和溫暖,如果這時老師能去看一看,噓寒問暖,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愛,也能增進師生的感情。當學生在學習、生活、家庭等方面遇到困難或其它情況時,教師及時了解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哪怕幫助他們做一點點小事,學生都會感激不盡,甚至終身難忘。抓住這一時機,就能促進學生形成堅強的意志,改正自身的缺點,配合老師,完成老師交代的各項任務。所以我認為時機的把握至關重要。
三、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作為老師,我們要努力地去挖掘他們身上潛在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缺點,一點一點進步。孩子們都喜歡得到表揚,后進生更是如此。正是由于我對徐苗苗的特殊注意,才發(fā)現原來她在勞動方面是那樣突出。而她感受到了我的關注和期望,因此增強了學習自信心,鼓起上進的勇氣。長期以來,各種獎勵多是授予各方面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后進生獲獎的機會很少。我覺得越是這樣,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就越差。所以我在班級里專門為“后進生”設立了“進步獎”,用來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打氣。小孩子爭強好勝,這樣一來,學生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
“后進生”也是百花園中的一朵花,只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一時顯得不那么好看。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正確認識和對待“后進生”,辛勤耕耘,教育得法,將會使這些花朵同樣開得姹紫嫣紅,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