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福敏
教學情境,就其廣義來說,是指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的客觀環(huán)境。從狹義來認識,則指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作用于學生而引起積極學習的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教學情境不僅在于可以激發(fā)和促進學生的情感活動,還在于可以激發(fā)和促進學生的認知活動和實踐活動,能夠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有效地改善教與學。建構主義理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情境,讓學生在對情境的探究中完成知識的建構。那么,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課上,我們老師應該怎樣針對具體的學情以及所學創(chuàng)設適合所學的學習情境呢?
一、直觀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具體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處于優(yōu)勢地位。
在教學中,恰當?shù)卣故緦嵨?、漫畫、圖片、數(shù)據(jù)圖表、影像資料等,呈現(xiàn)出豐富生動的直觀形象,讓學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主動學習,能使抽象理論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從而啟迪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樂學、好學,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的內容時,教師采用了電視上播放的一則公益廣告“?!钡搅耍帧捌绷说穆?。人為了富起來,對山上的樹木亂砍濫伐,個人富起來了,“?!钡搅?,但生態(tài)被破壞了,結果洪水來了,房子、財產、生命沒有了,“?!弊制吡?。漫畫形象、直觀,一下子就點明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社會經濟、個人生存發(fā)展的關系,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教學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開展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我們必須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活動的空間,搭建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思考探究,這樣學生才會有真實的感受,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提高。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從本質上,兒童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睂嶋H上,兒童不僅具有潛在的表演天賦,而且還有著愛表演的個性特征。表演能夠有效地調動并發(fā)揮兒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還可以通過“小品表演”、“小組討論”、“快樂比拼”、“師生換位”、“故事演講”、“辯論賽場”等形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氛圍,讓同學門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理解,在理解中延伸,在延伸中踐行。
如在教學“孝敬父母”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個活動:“愛的獻禮——假如明天是你父母的生日,你將給爸爸或媽媽送上一份什么生日禮物?”學生滿懷激情地制作了一件件各具特色的“小禮物”。有的同學唱一首歌給父母,有的朗誦一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送給父母;有的畫一幅“愛的天平”,父母的愛永遠是最深沉的;有的學生滿含深情地說出對父母最想說的話和對父母深深的祝福,實現(xiàn)了知情合一,有效地激發(fā)、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道德情感。
又如在學習文明禮貌內容時,教師根據(jù)教材漫畫設計了小品《小張應聘記》,讓兩位學生分別扮演小張和招聘方老板,通過一系列言行的精彩表演,演繹了小張第一次應聘落選的過程,然后引導大家討論小張為什么會落選?大家紛紛發(fā)言,認為是小張的言行不文明、不禮貌所導致的,并指出了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接著請學生按大家的指正重新表演小張第二次應聘并被聘用的情景。這時請同學們談談小張兩次求職的不同結果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使學生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fā)展,從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引進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
學生都愛聽故事,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社會發(fā)展史上都存在著眾多的趣聞軼事。故事的情節(jié)和主題,不僅吸引人,而且蘊含一定的道理。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對故事加以精選和提煉,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
例如:有教師在講調控不良情緒內容時,講了一位老太太情緒發(fā)生變化的故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開雨傘店,小兒子開洗染店。天下雨了,老太太擔心小兒子的生意不好;天晴了,老太太又擔心大兒子的生意不好。每天愁眉不展,情緒低落。鄰居勸她,老太太好福氣呀,不管天晴天陰,都有錢可賺。老太太一聽,高興了,情緒變好了。講完故事,教師提出問題,老太太的情緒為什么能發(fā)生變化?學生很快就回答:“老太太想問題的角度轉變了”。教師進而歸納講述,當我們有不良情緒時,雖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改變看問題的角度,轉變自己的態(tài)度來調控不良情緒。通過課堂測試和課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印象極為深刻。
四、運用案例,創(chuàng)設情景
初中思想品德課課本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設置了大量的事例和案例,特別是有關法律和心理方面的知識,講解時較枯燥、乏味,如果教師結合實際選用典型案例,并對學生分配角色,按學生所擔任的角色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問題,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