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平 王夏
[摘要]隨著體育行業(yè)的不斷繁榮發(fā)展和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體育競賽表演是否納入著作權法保護的范疇引起了學界的關注。本文擬從現(xiàn)階段研究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從知識產權勞動理論為視角討論體育競賽表演著作權法保護的正當性。
[關鍵詞]體育競賽表演;著作權法;獨創(chuàng)性表達;知識產權勞動理論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26-0179-02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的法律權利意識的不斷提高,從知識產權制度的發(fā)展來看,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范圍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而這些知識產權領域的新客體又有其各自獨特之處,往往難以直接歸入現(xiàn)有知識產權體系進行保護,這為知識產權法的理論研究和司法實務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本文擬對體育競賽表演的著作權法保護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對該領域的理論空白盡微薄之力。
〖BT(1+11體育競賽表演著作權法保護的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BT)
2001年修改《著作權法》時,因我國的雜技表演在國際上屢獲大獎,所以修訂的《著作權法》中采納了一些立法委員的建議,將雜技藝術作品納入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這引起了體育界的廣泛關注,加之當時中國申奧成功,體育產業(yè)蓬勃發(fā)展,對于與雜技藝術表演相似的花樣滑冰、藝術體操、花樣游泳等帶有技能性并展現(xiàn)藝術美感的體育競賽中的動作表演是否也可和雜技藝術作品一樣成為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在體育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1體育競賽表演著作權法保護的研究現(xiàn)狀
目前,學者們對體育競賽表演的著作權法保護多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有從體育競賽表演的概念出發(fā),再根據(jù)著作權法對作品的定義進行對比,得出體育競賽表演構成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應予以保護的結論[1],亦有得出相反結論的論述[2];有對體育競賽表演進行分類分別闡述其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屬性[3],也有從國際公約角度闡述體育競賽表演可納入著作權作品進行保護的[4],還有討論對體育競賽表演的運動員賦予表演者權[5]。但目前研究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立法及司法實踐中并未涉及。
2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體育競賽表演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了其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歸納如下。
21體育競賽表演的概念不清
體育競賽和表演這兩個概念都比較容易理解,而兩者的結合——體育競賽表演到底該如何定義,其內涵是什么外延又該怎樣理解,從現(xiàn)行學者們的論述中還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有學者稱體育競賽表演在日常使用中的涵義,既可對是以體育為內容的表演的說明,表示體育競賽對觀賞者而言就是一種表演[3]; 還有學者認為運動員通過體育競技動作, 將自己的動作技巧,動作藝術構思展示給觀眾[1]。
以上這些定義并沒有清晰明確給出體育競賽表演的內涵,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概念的混亂。在沒有給出清晰明確的體育競賽表演的定義就直接討論如何給予其著作權法的保護,不僅會造成基本概念的混亂,而且還會影響對該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深入研究。
22體育競賽表演的作品特性不明
體育競賽表演的著作權法保護之所以有爭議就是因為其有不同于一般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作品的屬性。然而,現(xiàn)有研究成果卻鮮有涉及體育競賽表演的此種特性,這就是都從作品構成要件出發(fā)分析體育競賽表演的作品構成卻得到南轅北轍的結論的原因。
23關于背景問題的爭議
在很多體育競賽表演的著作權法保護的學術論文中都會提及體育競賽表演和雜技藝術作品的類比關系,認為應給與二者相同或類似的保護。然而與體育界對雜技藝術作品納入著作權法的熱情不同,知識產權學界對雜技表演是否應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有較大爭議。在《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的過程中,很多專家甚至提議應該取消“雜技藝術作品”。那么以雜技藝術作品的基礎來論及體育競賽表演的著作權保護似乎就顯得有些根基不穩(wěn)了。
2體育競賽表演所涉及的基本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了體育競賽表演得著作權法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以上基本問題進行梳理,從而得到體育競賽表演可作為著作權法保護作品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