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鵬
速生楊具有品質(zhì)優(yōu)良,生長快,適應性強,抗寒及抗病蟲害能力強,木質(zhì)輕,易加工,管理粗放待特點,是速生豐產(chǎn)林建設的最佳種植樹種。楊樹廣泛用于建筑裝修、人造木板以及造紙等行業(yè),有著其它樹種無法替代的工業(yè)利用價值。因此,大面積營造楊樹速生豐產(chǎn)用材林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一、地塊選擇
楊樹都具有生長快,要求水肥條件較高的特點,因此選擇適合楊樹生長的林地進行造林,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栽植時應選擇在有利于排鹽的地方栽植為好,例如大溝、大渠和公路兩側(cè),下雨和澆水都有利于排鹽;選擇地勢較高,土層肥沃的土壤栽植。近年的經(jīng)驗證明,土壤質(zhì)地、肥力、水分狀況對速生楊生長的影響很大。
二、整地
細致整地,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對于恢復根系生長,促進林木速生豐產(chǎn),起著重要作用。
三、整地方法
整地方法有穴狀整地、帶狀整地和全面整地。采用穴狀整地。
四、造林方法
栽植時先回填土至樹坑的1/2-2/3處,踩實或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將苗木放入穴中,回填表土與地面相平,輕輕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踩實后繼續(xù)填土至穴滿,再踩實后澆透水。栽植深度以充分灌水后苗木的原土印低于地表10-20厘米。
五、苗木選擇
選用二年根二年干或三年根二年干的一、二級大苗,根系要求完整。苗木必須隨起隨栽,長距離調(diào)運苗木應采取措施,保護根系,防止根系失水。
六、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依立地條件、混交方式、撫育措施、經(jīng)營目的和林木生長發(fā)育階段不同而有區(qū)別。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撫育管理及時的地塊,造林密度要稀。土壤肥力差,撫育管理條件困難或培育小徑林時,造林密度要密些。
防護林:一般在公路河渠兩側(cè),立地條件差,樹木生長緩慢,選擇2×3米株行距。 用材林:一般以用材為目的,密度可為3×4米或4×6米。林糧(棉等)間作:可采用寬窄行如2×2×8米或2×3×10米達到立體栽植。最大限度發(fā)揮土地的作用。套種作物要與樹木有1米以上的距離,減少對楊樹根系的損傷。
七、技術處理
一般的苗木是隨起隨栽,但對長途運輸?shù)拿缒居捎谑^多,栽植前要將苗木根系浸泡在活水中2-3天,使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后再進行栽植。
八、澆水
澆水的時間及次數(shù)苗木定植后,第一水必須澆足澆透,株均50公斤左右,以后澆水的次數(shù)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但每年澆水不少于4次,水分是決定速生的主導因子。
九、施肥
一般在楊樹落葉后或者到翌年早春施入基肥。根據(jù)樹木每年有2次生長高峰的規(guī)律進行合理追肥,胸徑和樹高生長再次加強的,樹體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由于這個階段持續(xù)時間較長,地溫較高,有利于有機肥的發(fā)酵和分解,也可施入有機肥。追肥時期樹齡大小、土質(zhì)好壞及栽植區(qū)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1-3年生的幼樹一般一年只追肥一次,如果立地條件差,保肥力差的土壤追施2次。
十、施肥量
適宜的施肥量應根據(jù)肥料性質(zhì)、土壤類型、樹勢強弱來進行,一般成樹,基肥每株施10-20kg;追肥每株施尿素0.1-0.3kg;磷酸二銨0.2-0.5kg,按不同時期需肥要求,分期或一次施入。1-3年生的幼樹可適當減少。
十一、施肥方法
1.條施,以樹干為中軸順樹行挖兩條對稱的施肥溝,溝的深度為30-40cm,寬40-50cm,長寬視樹冠大小和肥料多少而定,第二年在與樹行垂直的樹兩側(cè)挖相同的施肥溝進行株間施肥。
2.環(huán)狀施肥:即沿著樹冠外圍挖圓圈形施肥溝,一般挖溝深30-40cm左右,施入肥料后回填土并攪一下。隨后修好樹盤,以便灌水和其他田間作業(yè)。
十二、蟲害綜合防治
1.食芽害蟲
主要有蒙古象甲、大灰象甲、黑絨金龜子、楊扇舟蛾、楊尺蠖、美國白蛾等,主要為害新植苗,防治方法為:在苗木發(fā)芽期用50%辛硫磷乳劑、樂斯本、滅幼脲等殺蟲劑1500倍液噴苗根毒殺成蟲,或用甲拌磷拌毒土撒于苗根周圍,驅(qū)避害蟲。
2.楊干象防治方法:在小幼蟲危害易識別期,被害處有紅褐色絲狀排泄物,并有樹液滲出時,用40%氧化樂果1份加少量80%敵敵畏兌20份水藥液點涂侵入孔。也可用40%氧化樂果,50%久效硫磷、60%敵馬合劑30倍液用毛刷或毛筆點涂幼蟲排糞孔和蛀食坑道,涂藥量以排出氣泡為宜。也可事先擴大侵入孔,用磷化鋁顆粒劑塞入,然后用粘土泥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