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對于小寶寶來說,吃和拉是他的兩件大事,察看寶寶的便便也成了媽媽每天的功課:今天有沒有便便?便便什么顏色?便便硬還是?。坷镞呌袥]有奶瓣?……媽媽察看便便,主要是關(guān)心寶寶的消化吸收怎么樣。其實,便便里還有更多的信息告訴你。
便便與健康,關(guān)系很密切
我們來看看,便便和健康都有哪些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便便正常時:寶寶的便便正常,腸道內(nèi)的菌群也是正常的,它們按部就班地工作,保持便便通暢,沒有菌群失調(diào)的現(xiàn)象,寶寶的免疫系統(tǒng)也得到正常運行,寶寶的身體很健康。
便秘時:寶寶便便干,可能是腸道內(nèi)的菌群數(shù)量少。而寶寶便便費勁,他不愿意拉,會使便便停留在腸道內(nèi)的時間更長,這樣便便更硬,腸道的菌群也會更少,對免疫力也會造成影響。
腹瀉時:寶寶腹瀉,會使腸道受損,腸道里的菌群自然也會受損,進而影響寶寶的健康。
然便便與免疫力息息相關(guān),細心觀察寶寶的便便,在寶寶便秘、腹瀉時好好照顧寶寶,讓他的便便盡快恢復正常,就是保護他的免疫力,讓他能夠更健康。
讀懂便便里的潛臺詞
寶寶的體質(zhì)有強弱差別,所吃的食物種類、數(shù)量各有不同,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有好有壞,這些都會對寶寶的便便產(chǎn)生影響。便便的顏色、性狀、夾雜物、氣味,寶寶便便的次數(shù)、時間間隔以及排便時感覺的舒適程度等,顯示出的是不同的潛臺詞,告訴你寶寶身體狀態(tài)的健康信息,學會讀懂它很有用。
1 歲以內(nèi)的寶寶
便便稀,次數(shù)多:主要是吃母乳的寶寶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每天排便 4~ 6 次,而且便便比較稀,甚至還有像黃水似的,只要寶寶的體重增長正常,精神好,情緒好,就不是便便異常,不用給寶寶吃藥來改變。
便便干,有乳塊:吃配方奶的寶寶多為這種情況,便便大多成形或偏干,呈淡黃色,量多,味臭,含有乳凝塊較多、較大,每天排便 1 ~ 2 次,有的寶寶甚至兩三天才排便一次,容易出現(xiàn)便秘。
半歲以后,寶寶吃的輔食越來越多,便便的形態(tài)也會越來越接近成人,便便黃而軟,基本為一天一次。
1 歲以上的寶寶
如果便便清而稀,沒什么臭味,說明寶寶的脾胃虛寒。便便渾濁、偏干,臭味重,放屁多而臭,說明寶寶有內(nèi)熱。如果便便酸臭,就像壞了的醋,或十分腥臭,像臭雞蛋,便便中還夾雜有較多的未消化的食物,可能是寶寶吃多了,腸道負擔過重,消化不了。
便秘,不要輕易用瀉藥
不同的寶寶,便便次數(shù)會有不同,有的寶寶 1 天 1 ~ 2 次,有的寶寶 2 ~3 天才有 1 次,這都沒關(guān)系,只要寶寶便便時不痛苦,不哭鬧,便便也不干結(jié),就是正常的。如果寶寶 2 ~ 3 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排便 1 次,而且便便很干,不容易排出,每次便便都哭鬧,那就是便秘了。寶寶排便不好,首先要找出原因,幫寶寶改善飲食、生活習慣,逐漸養(yǎng)成按時排便的規(guī)律:均衡飲食,多做游戲、運動,經(jīng)常給寶寶喝些能生津、潤腸、通便的果蔬汁,如梨汁、香蕉汁、甘蔗汁、蘿卜湯等。寶寶還小,如果出現(xiàn)便秘,可以臨時用開塞露來通便,但不要輕易用大黃、番瀉葉等止瀉藥。另外還可以用一些自然療法來幫助寶寶通便。
按摩小肚肚:寶寶排便費力時,圍繞肚臍做順時針按摩,可加快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蘿卜湯:白蘿卜、青蘿卜或蘿卜苗洗凈切好,用家常的方法煮湯,具有下氣、通便的功效,適合食量過大的寶寶。
松仁粥:白米粥煮熟后,加入少許研碎或拍散的松仁,再煮一小會兒后關(guān)火。這種粥具有養(yǎng)胃、潤腸、通便的功效,適合體質(zhì)較弱、胃口較小的寶寶。
便便稀,調(diào)胃腸
有的寶寶胃腸比較虛弱,平時胃口差,飯量小,便便次數(shù)較多,而且便便較稀,不成形,這樣的寶寶容易反復感冒。通過飲食的調(diào)理,可以慢慢增進寶寶的胃腸消化功能,腸道功能正常后,寶寶的抵抗力也會得到提高,體質(zhì)得到改善。
如果寶寶不滿 1 歲,要在輔食上調(diào)整。加喂輔食的步伐要慢一些,輔食要軟、碎、爛。1 歲以上的寶寶,食物也要軟爛、清淡些,不刺激,不油膩,品種豐富,食量要適中,米湯、菜湯、 蘋果汁、酸牛奶、雞蛋羹都很適合這樣的寶寶。
2 款補養(yǎng)胃腸的食譜
紅棗米粥
大紅棗 3 ~ 5 顆,洗干凈后掰開、去核,和大米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水慢火煮熟。
南瓜泥
南瓜洗干凈,去掉皮和子,上鍋蒸熟后,用勺背壓成泥,拌入牛奶或果汁中給寶寶吃,又好吃又能養(yǎng)護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