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遠
在距今約3000年前的西周早期,中國傳統(tǒng)的土木建筑中最重要的屋面材料——瓦出現(xiàn)了。隨著瓦的不斷使用,多有紋飾和文字的筒瓦之頭即瓦當終于登上了歷史舞臺。戰(zhàn)國時期,生產(chǎn)力發(fā)展迅猛,七雄各霸一方,各國所用瓦當多各具特色,瓦當藝術(shù)第一個鼎盛時期因之形成。隨著漢帝國的建立,瓦當在使用的廣泛性與藝術(shù)性方面均發(fā)展至極盛。文字瓦當?shù)牧餍信c四神瓦當?shù)某霈F(xiàn)成為瓦當藝術(shù)第二個高峰時期的標志。
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古代分別代表天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星宿,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有了關(guān)于四神的明確記載。漢代,人們更深信四神與天地萬物、陰陽五德關(guān)系密切,有護佑四方的神力,故此,頗為好古的王莽特以四神瓦當裝飾其宗廟,祈望以此驅(qū)邪鎮(zhèn)宅,保佑宗廟乃至社稷江山永固。四神瓦當有多種版別,都構(gòu)圖雍容堂皇,制作精致,藝術(shù)水準極高,為今人廣泛應(yīng)用于裝飾圖案設(shè)計中,堪稱瓦當家族中的天王巨星。
世居長安舊都的朱斌先生收藏的這套四神瓦當?shù)米灾瞎磐嫔毯笕?,是四神瓦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種(如圖),當出自漢長安城南郊的王莽九廟遺址。20世紀50年代末,在今西安市西郊棗園、閻莊一帶,考古工作者發(fā)掘了一組王莽時期的建筑遺址。該遺址位于漢長安城西安門、安門以南1公里處,由11個大小相仿的“回”字形建筑組成,每組建筑都是由中心建筑、圍墻、四門和圍墻四隅的曲尺形配房組成。圍墻平面呈方形,邊長270米,中部各開一門。四神瓦當正是當年這些四門門樓上所用?!稘h書·王莽傳》記載,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壞拆長安城西苑中的建章宮等十余所宮殿,“取其材瓦,以起九廟”。九廟“窮極百工之巧……功費數(shù)百鉅萬,卒徒死者萬數(shù)”,地皇三年正月終于告竣??上н@時新莽王朝已是山雨欲來,次年九月,綠林起義軍在一路攻陷洛陽的同時,另一路已將長安城圍得鐵桶一般,起義軍掘了城外的王莽妻子父祖的陵墓,“燒其棺槨”,并將長安城南的九廟、明堂、辟雍諸禮制建筑付之一炬,“火照城中”。十月一日,城破,三日,王莽被殺。
由此可見,王莽耗費巨大人力、財力修建的九廟,拆用了長安西苑十余所宮殿的材瓦,而九廟每組建筑圍墻的四門專門特制了全新的四神瓦當,即東門使用青龍瓦當,西門使用白虎瓦當,南門使用朱雀瓦當,北門使用玄武瓦當??上н@些瓦當使用不足一年便被綠林軍付之一炬。由于這種四神瓦當為王莽九廟專用,歷時極短,又遭到了刻意而徹底的破壞,故它的存世量是相當有限的。而從工藝技術(shù)角度講,王莽時期的工藝技術(shù)水準即使在本來水平已經(jīng)很高的兩漢時期亦屬上乘,莽錢、莽印如此,四神瓦當亦如此。這種瓦當邊輪寬厚,龐碩雍容,圖案富麗,模印精工,火候均勻,無愧秦漢瓦當之翹楚。故瓦當收藏自清代勃興以來,四神瓦當一直是瓦當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無上上品。就秦漢瓦當故鄉(xiāng)——陜西而言,擁有這種品級的成套四神瓦當?shù)膰形牟┦詹貦C構(gòu)亦不過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等數(shù)家。私人藏有四神瓦當中的一二種甚至半塊殘瓦的已足為藏友艷羨,全套完整藏于民間者據(jù)知只有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