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彬
上班第一學期,軍訓結束以后,上班不到一周,就接觸到了第一個退學的學生。在大家都慶幸逃出了高中的魔窟的時候,為什么還有同學堅定地退學呢?
跟學生和家長深入交流之后,了解到了,該生來自黑龍江省,當地河北院校的錄取分數很低,來到石家莊之后發(fā)現自己的成績與其他同學的差距過大,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大,而老師上課的時候往往也只關注大部分學生,因為英語專業(yè)的特殊性,這孩子根本跟不上大學的節(jié)奏,所以決定退學。
在處理黑龍江籍學生退學的過程中,又有一位學生很困惑地來找我交流,這位學生來自本地,家庭條件優(yōu)越,上了一周大學之后發(fā)現這個學校不是她想要的學校,校園不夠大,硬件設施不夠完善,老師水平也與她想象的不一樣,所以產生了回家復習的想法。認為自己復習一年會考上一個心中理想的大學。我不停地在問他,也不停地在問自己,那為什么還要來報到呢?最終,這位本地學生還是退學回去復讀。
開學半年以后,過完寒假,又有一個學生沒有按時返校,聯系家長后發(fā)現該生已經南下打工去了,我就勸導了一下家長,沒想到家長的反應相當激烈,說道:老師,畢業(yè)后不是都找不到工作嗎?我們村的誰誰誰現在打工一個月賺多少多少錢,都給家里蓋上房子了。我頓時無語,是啊,現在大學生畢業(yè)后工作確實是個問題,家長們也在算這個成本,認為教育的投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聽同事說,還有個學生,因為男朋友去外地打工,所以果斷退學去找男朋友,聯系家長以后,家長的反應竟然是:這大學不上也罷,打工也不錯。
現在這教育到底是怎么了?大學從象牙塔變成了連流水線都不如。天之驕子變得徹底不值錢了。這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是家長學生都不愿意學習了?還是學校給不了他們想要的學習了?還是社會徹底變了,知識已經不能改變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