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微信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應用軟件的快速發(fā)展,很多父母也都活躍在微信朋友圈上。不少網(wǎng)友在微博、微信上吐槽,因父母及其他親友玩起了微信,然后其微信朋友圈就成了“重災區(qū)”,他們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發(fā)N多養(yǎng)生、勵志的長文章。只要自己寫點什么,哪怕是天氣太熱之類的話,爸媽第一時間就回復,不停詢問詳情。
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個體個性,成為孩子微信朋友圈的一個朋友,而不應對孩子過度監(jiān)控。
擺客
擺客是高素質(zhì)、自律、無害的。他們愛好擺攤這種銷售形式,并通過這種形式接觸社會,借此傳播和表現(xiàn)自己的群體。這群擺客會自覺遵守《中國擺客公約》,不污染環(huán)境和阻礙交通,不擾民,還會提供售后服務等。
擺客多是出于興趣或者其他鍛煉創(chuàng)業(yè)之類的目的。僅靠地攤很難維持大部分擺客的生活品質(zhì),這種興趣導向注定了擺客和普通攤販的區(qū)別。
鄰座嫉妒
“鄰桌嫉妒”就是看到一盤特別美味的菜肴被服務員端到旁邊一桌而無比垂涎,同時不無后悔地意識到自己并沒有點到好菜。出現(xiàn)嫉妒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饑餓難耐,強烈需要美食果腹;二是鄰桌美食更甚于自己所點菜肴,而且對方的美食先于自己端上來;三是自己對對方的菜肴非常感興趣,而自己準備工作不到位,沒有計劃好。
有人說,人之所以常常痛苦,是因為悔恨過去,恐懼未來,比較當下。連鄰座的菜肴都要跟自己的比較一下,自然不會痛快。所以,我們應盡量不做對比,養(yǎng)成良好心態(tài)。
不友好建筑
天橋底下鋪滿了水泥柱讓無家可歸者無法棲身,公交站亭里的座椅太窄沒法久坐,這樣的公共建筑設計曾經(jīng)讓不少人詬病。據(jù)說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阻止人們過度使用這些公共建筑的,因此,這些建筑也被人們稱為“不友好建筑”。
“不友好建筑”一詞帶有貶義,因此多由對這一理念抱有懷疑態(tài)度的人使用。從另一方面來看,有一種觀點認為城市設計已不能再停留在使用金屬鋼釘?shù)群唵未直┑男问?,而應該在精巧微妙的設計元素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