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jié)人體的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如市場上比較常見的補鐵、鈣、鋅,或增加免疫等等,是在身體將要出現疾病征兆的亞健康狀態(tài),根據身體所需進行有目的的食用,身體一旦出現疾病的癥狀,就必須服藥,保健品可以作為輔助食用,但不能替代藥品,如VC能預防感冒,但真的感冒了就不能一味地補充VC,還得吃感冒藥。
錯把保健品當藥吃致中風
年過花甲的何老師患有高血壓。一年前,他在保健品推銷人員的極力推薦下開始服用保健品,并停了治療藥。前不久,何老師突然感覺不對勁。走路時腳底就像踩在棉花堆里;開助動車時手無法使勁,甚至方向盤都握不住;用電腦時手哆嗦得厲害,無法掌控鼠標,最后發(fā)展為講話含糊不清,于是家人立刻把他送往醫(yī)院,經檢查,血壓飆升到180/120mmHg,已有一根腦血管被堵塞,屬輕微中風癥狀。
不少腦血管病患者對宣傳有補腦、降壓等治病作用的保健品天天不忘吃,但對正規(guī)治療藥物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一現象在腦神經科,尤其是中風患者中顯得格外突出。中風的元兇是高血壓,控制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要手段。在中風患者中,80%由缺血造成,20%為腦溢血,診斷不同,治療也不同,如果一味亂補,而忽視中風發(fā)生的原因,很易導致疾病再發(fā)。保健品只是具有保健功能,但不以治療為目的?;颊咴诳床〕运帟r,一定要把保健品和藥品區(qū)分開,治病只能選擇“國藥準字”號藥品。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應該注意,稍有不慎,就可能上演“人財兩空”的悲劇。
放支架后停藥 專吃保健品再發(fā)中風
蘇先生由于顱內動脈狹窄在醫(yī)院接受了置入支架手術。但如果要讓支架長期撐開易堵的腦動脈血管,讓血流保持暢通無阻,必須同時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然而,出院回家不到半個月,蘇先生參加了某個保健品的宣傳活動。聽說長期服用這種保健品不僅沒有任何不良反應,而且還能“去病根”。蘇先生很輕易地就放棄了抗血小板藥物,改服只能起輔助作用的保健品。結果,一年后蘇先生中風復發(fā),導致一條腿殘疾。
很多患者不知道,對于腦中風病來說,放棄治療藥物而只用保健品是危險的?;颊邞斍宄卣J識到,走出醫(yī)院,遠不是藥物治療的終結。做了支架,并不能讓您高枕無憂,一定要堅持服藥,通常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方案。另外,所有放支架的患者都應吃降脂藥。這是因為,一方面,很多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癥,他們需要服用降脂藥控制血脂;另一方面,血管壁的粥樣硬化斑塊與脂質沉積密切相關,斑塊內的脂質越多,體積越大,越容易破損,一旦斑塊破裂就容易形成血栓。因此積極降脂治療有助于減小斑塊體積和穩(wěn)定斑塊。
千萬不要“拿魚油代替降脂藥”
四年前侯先生被發(fā)現血脂偏高,他按照醫(yī)生處方服用降脂藥物,并將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去年他從廣告中看到某魚油產品能降血脂,而且沒有副作用。侯先生本來就擔心長期服用降脂藥物會引起不良反應,因此,就停了降脂藥物專用魚油。幾個月前李先生發(fā)現自己突然手腳發(fā)麻,行動不便。經醫(yī)生診斷屬輕度腦中風。醫(yī)生認為這與他隨便停用降脂藥物有關。
許多患者放著公認的降脂類藥物不用,卻只認深海魚油等效用不確切的保健品。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都是脂肪,兩者任何一種含量過高時,就是高脂血癥。膽固醇升高,同時伴有冠心病癥狀,這種高脂血癥多數與遺傳有關,而魚油對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沒有任何影響。甘油三酯的升高所引起的高脂血癥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的,雖然服用魚油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但僅僅是有限的降脂作用,不可能真正從根本上控制血脂的升高。所以,高血脂患者不要用魚油來代替降脂藥,以免延誤病情。醫(yī)學界公認的科學療法是戒煙、服用阿司匹林,出現血脂波動時應使用降血脂藥物,這樣才可能達到治療目的。目前常用的有降總膽固醇兼降甘油三酯的藥物是他汀類,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保健茶”治偏癱是天方夜譚
有家電臺正在開展電話義診,“專家”稱某健康茶富含大量有效活性因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可降低血脂和血液黏度,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而且可以從根本上進行“治療”。有聽眾詢問:“某健康茶能否治療偏癱?”“專家”進一步解釋說,偏癱是腦血管疾病,也是血液循環(huán)不好造成的,該健康茶的有效成分就是針對患病病因治療的,可以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只要給缺血的腦部供應氧氣就會好。一種保健茶真的能治療中風偏癱?
大腦是經不起缺血的,缺血后引起大腦大片軟化,軟化了的腦細胞是不可能再生的,除非今后做干細胞移植,目前還沒有這項技術。偏癱一個月后,藥物治療的效果已經不明顯了,更沒有一種保健茶能治愈偏癱。
高血脂人群服參產品反誤事
已年過古稀的宋老師,看到某“保健口服液”的宣傳中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對中風有預防作用”的說法,立即買來作為日常保健用品服用,希望能在保健的同時緩解自己的高血壓和高血脂。但服用過一段時間后,老病不但沒減,反增添了新病腦中風。有專家分析認為,是這種口服液中的紅參類成分不適合宋老師這樣的體質所致。
最新研究發(fā)現,人參中含有多種抗脂肪分解的物質,其中的天門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也都有抗脂肪分解的特性,能抑制體內脂肪的分解代謝。若長期服用,會使動脈壁上脂類物質增加,加重動脈硬化的病情。人參對防治動脈硬化不利的原因與人們服用人參的劑量和時間也有一定的關系,即患者服用的劑量越大、服藥的時間越長,其出現的不良后果就越明顯。專家提醒,人參是一種藥物,而不是人人皆可服用的“補品”,尤其是已經出現動脈硬化的心腦血管病患者,更不宜以人參作為“補品”長期服用,否則其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不宜服用。此外,高血液黏度的患者也不宜服人參制品。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暢,中醫(yī)稱之為“瘀血”。人參有促進紅血球生長的作用,紅血球增多,血液黏度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