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瑩 崔基哲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發(fā)展,網絡購物的人群增加,逐漸趕上實體店的銷售與之平衡。人們消費趨勢倒向網絡購物,網絡購物的便捷性、廣泛性和不受區(qū)域影響的購物模式給實體商務帶來巨大影響。導致市場上惡性競爭價格現象,關于電子商城和實體共存,針對這種現象,文章對電子商務是否能與傳統(tǒng)商務共存、頂替問題全面的分析,針對其產生結果、趨勢,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城;實體;網購;共存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網購也迅速的普及形成了新型的商務模式。電子商務的發(fā)展不同于傳統(tǒng)商務,主要平臺是網絡,最能體現的方式是網絡購物。網絡購物是通過互聯網檢索商品信息,并通過電子訂單發(fā)送購物請求,然后填寫個人信息(銀行信息和物流信息),廠商通過物流的方式發(fā)貨。國內的多數付款方式是款到發(fā)貨,或交易擔保(支付寶、財付通等)。
網絡購物目前出現很多種形式,品牌直接設立網站并銷售、淘寶集中賣家平臺、專業(yè)縱向網絡商城(如化妝品網絡商城)、品牌折扣網絡商城(如唯品會等)、團購網、一站式購物網絡商城等形式。
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電子商務中的針對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對顧客)和Cto C Customer-to-Customer(顧客對顧客)類型與特性其所產生的雙方發(fā)展趨勢問題與解決對策作分析,以求拋磚引玉之效。
1 網絡購物的網絡商城基本類型
1.1 專業(yè)型
專業(yè)性強的縱向網絡商城,但缺乏廣泛性,例如,某一大類商品為主要經營品種,服務于特定的消費人群。例如,家電超市、藥品超市、家私超市、手機超市、辦公用品超市、肉制品超市等。
1.2 服務型
服務型網站是以服務為主體的網絡商城,分類以行業(yè)門戶網絡商城、綜合應用服務、專業(yè)建站服務、企業(yè)自助建站為主的網站是以服務為主的網絡商城,整體為服務型模式。
1.3 綜合型
綜合型網絡商城也被稱為一站式購物(One stop shopping),是指在一個網絡商城就能購買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商品及服務。也被稱作非專業(yè)型網絡商城,是指經營的商品名目繁多、品種涵蓋范圍廣,服務的對象為廣大的消費者人群,主要是滿足于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需要,例如家樂福、沃爾瑪、卜蜂蓮花、麥德隆等。
1.4 團購型
團購(Group purchase)就是團體購物,指認識或不認識的消費者聯合起來,加大與商家的談合能力,以求得最優(yōu)價格的一種購物方式。根據薄利多銷的原理,商家可以給出低于零售價格的團購折扣和零售購買不到的優(yōu)質價格服務。團購是一種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通過消費者自行組團、專業(yè)團購、商家組織團購等形式,提升客戶與商家的議價能力,并最大限度獲得商品讓利,引起消費者及廠商、甚至是市場關注。
2 電子商務與實體店的特性(優(yōu)缺點)
電子商務與實體店的結合是必然的產物,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特性優(yōu)點是電子商務的便捷性,時間和金錢的節(jié)省付款安全問題和電子商務法律方面的健全是傳統(tǒng)實體所帶有的弊端。實體所擁有的確保購物的保障、支付風險、物流配送及售后是電子商務沒有的優(yōu)點。電子商務與實體擁有互補的特性,也會促進兩者的合作。
2.1 電子商務優(yōu)點(實體店的缺點)
2.1.1 電子商務便捷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方式,隨時隨地不受時間限制的下訂單或取消訂單,可以縮短購物所需時間。確定目標之后可以在同一平臺比較價格、性能、日期等在短時間內可準確查找所需產品,無需在市場中尋找,購物提高效率。種類齊全跟現今物流的發(fā)展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所需商品。
2.1.2 電子商務的節(jié)省
在線商城被消費者接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比實體店價格優(yōu)惠,因為網絡銷售的門檻低,無需大量庫存、租用昂貴店面、進貨渠道比較簡單,所以同一件商品在網上就會比實體優(yōu)惠很多。
2.1.3 電子商務安全方面
現在網上交易系統(tǒng)逐漸完善,網上銀行相對提高防范安全系數增加。第三方平臺(如支付寶等),保證了支付的錢有跡可循,保證了產品不滿意的退貨保障。
2.1.4 法律的健全
網絡購物客戶群體利益有了法律的保障。2013年3月15日,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新消法”)將正式實施,屆時,網民網購商品七日內無條件免費退換貨,將成為強制性規(guī)定。除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數字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以及根據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商品除外。[1]
2.2 電子商務的缺點(實體店的優(yōu)點)
2.2.1 電子商務誤差
網絡購物,只憑借介紹和圖片來判斷商品。難免會產生圖片的色差或文字表達的差異。
2.2.2 電子商務試穿
關于不能試穿等問題方面,網絡試衣間[2]是為客戶所設計的一款在網上也能試穿的軟件,但因品種不能及時更新,試穿效果差而不被廣泛流行。從2007年開始進行的活動到現在也不被大多數消費者認可。
2.2.3 網絡支付風險和誠信
目前各大銀行雖已完善支付系統(tǒng),但仍然有漏洞和信息曝光的風險。電腦中木馬或在公共網絡上網。
不能保證客戶在網絡購買的商品是正品,因為只能看到圖片,對商品真?zhèn)魏茈y判斷。
2.2.4 配送及退貨
現如今物流已經在飛快的發(fā)展,全球都很方便,但是畢竟還是有時間差,不會像實體店快速的拿到貨品,急用商品、保鮮、對溫度有要求的商品不方便在網絡購買。
退貨時間較長,正常收到貨,不滿意在退回去、審理,需要花上比成長購物兩倍的時間處理退貨。
2.2.5 電子商務的售后
網購電子產品或者皮革之類需要定期維護的商品的時候雖說是全國聯保,但是在當地的專柜很難享受到售后,必須要把商品發(fā)回原來的賣家來修復、維護,要比正常在實體購買的商品售后需要更長的時間。
3 電子商務對實體的影響
不可否認,網絡購物的日益發(fā)展和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非常迅速地傳播流行。但現在,網絡購物的影響了市場經濟,是零售總額超過5%,對實體店產生了莫大的沖擊。
雖然說網絡購物給我們的網絡世界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對于那些帶有擾亂市場的商家行為,絕對不能漠視和縱容,必須予以規(guī)范與管理。
據統(tǒng)計,整個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總額超過13000億,占國內零售總額的6.2%。根據經濟學原理,當一種商業(yè)模式的零售總額超過5%的時候,就會影響到整個國內的零售總額。[3]
在實體商務(傳統(tǒng)零售),一件商品包含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了實體的交易成本居高。商家被迫壓價格、舉行促銷活動。例如,雙11淘寶的大型促銷,為爭奪市場,廣州某些商場在雙十一之前舉行大型促銷活動。[4]
4 解決對策
電子商務和實體的相互影響和制約雙方,為更好的平衡已有的網購和實體的市場,先完善電子商城的制度是首要對策。在法律方面和電子商城主辦方方面要對稅收、價格調控加強力度,避免市場產生混亂。電子商務與實體的互補特性,兩者合作的趨勢是消費者的需求,也是市場的必然產物,也是能夠共存的條件。
4.1 完善電子商城制度
對網上購物平臺日益發(fā)展成為人們日常購物的主體,網絡購物的盛行,導致了各個主體為利益形成無道德、無品質的模式。對于國際貿易中的收稅方面,電子商務中網購方面產生嚴重的逃稅漏稅情況,導致市場上的價格混亂、沖擊傳統(tǒng)商務(實體)的正常運行。有關政策方面里應完善,雖然目前法律正在為網絡購物提出規(guī)范,但仍然使有關售后退換方面不是很完善,直接導致購購物整體體制的缺陷。一并把各個網站的管理措施逐漸完善。
4.2 實體和網購的結合
實體購物和網絡購物的結合,如在實體店逛街、看色差、試穿,然后掃描二維碼可以找到網店價格和商品的信息。
在商場有一個特別設置的區(qū)域,這里的服裝、鞋子的吊牌上,都掛著一個二維碼。拿手機掃這個二維碼,就能進入商場和網購網站合作開的旗艦店,看到商品的價格、介紹等詳情,并下單。
5 結束語
本文通過近幾年網絡購物和實體店的零售額的分析,進一步了解實體店和網絡購物的趨勢和利弊。探討了當前實體店和網絡購物目前兩者的局勢、電子商務在方便、省錢、安全、服務和售后方面提出了網絡購物和實體店的趨勢以及發(fā)展前景:(1)網購代替實體是必然的,目前購物趨勢是網購每年占的百分比也顯著提高,為了平衡市場局勢,網購和實體的結合是必然的。(2)實體和網購的初步結合收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消費者對網購實體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楊彥夫.網購“七日內無條件退貨”將成強制性規(guī)定.荊楚網.新聞頻道,2014年01月03日.
[2]我的應用創(chuàng)想-Mystyle.鹽科技.2014年01月10日.
[3]電子商務對中國實體商業(yè)發(fā)展的影響. 新浪商業(yè)地產. 2013年08月13日.
[4]艾修煜.大百貨店趕在雙十一來臨前打折搶客.羊城晚報.
[5]鄔愉波,魯瑩.雙十一逛街.都市快報,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