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來,臺灣“反服貿”事件和“茶葉蛋”事件讓大陸民眾發(fā)現(xiàn),如今兩岸的交流可謂日趨緊密,但誤會也竟如此之深。臺灣人不那么了解大陸,大陸人真正了解臺灣嗎?《國際先驅導報》4月 3日刊登在臺交換學習一年的“陸生”柴逸扉的文章說,大陸對臺灣也有不少誤解。
首先,不論是高呼“凍蒜”(近似閩南語“當選”的發(fā)音)的選舉場合,還是立法機構“朝野斗毆”的打架場面,都是大陸人對臺灣人生活的“刻板印象”:似乎臺灣人生活里充滿著“政治味兒”,談及政治也容易“暴力相向”。其實,臺灣人對政治的熱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高昂。以2011年所謂的“五都選舉”(臺灣五個“直轄市市長”及“民意代表”選舉)為例,與大陸人印象里應該有的“緊張氣氛”不同,走在臺北市的大小街道上,竟然少有候選人的宣傳旗幟、廣告牌,大家也不怎么談論關于“選舉”的話題。
另外,很多大陸人認為,臺灣北部支持國民黨的選民比較多,對大陸比較認同;而南部則屬于民進黨的勢力范圍,因而對大陸人也很排斥。事實并非如此。一次在臺南旅行時,我和朋友在路邊買了釋迦(番石榴)冰淇淋,老板聽聞我們是從大陸來的,就執(zhí)意送給我們一箱新鮮的釋迦,說是表示一下心意。即便一直說自己是“臺獨”的南部阿姨,也在朋友的自行車出現(xiàn)故障時親自開車帶他去修理店。這些細節(jié)至少反映出,南部人并沒有大陸人想象的那么“可怕”。
摘自《報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