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飛 劉萍
[摘 要] 隨著農(nóng)業(yè)種植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各個地方紛紛發(fā)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種植業(yè)。本文中主要介紹了平順縣是潞黨參的高效種植和具體的田間管理技術。促進本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 黨參 栽培 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3-0174-01
平順縣是潞黨參正宗原產(chǎn)地,所產(chǎn)黨參以其參條粗大,皮肉緊,質柔潤,味醇,含糖量高,藥性強、無副作用,居全國同種之冠,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黨參產(chǎn)業(yè)開發(fā),并引進多家企業(yè)集團,黨參生產(chǎn)發(fā)展不斷壯大,現(xiàn)將我縣黨參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總結如下:
一、選地與整地
選擇氣候涼爽濕潤,海撥在1200米以上山坡旱地;育苗地為半陰半陽坡、土質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地,水源方便。移栽地為多為旱地,選光照充足,土質疏松、肥沃的土地。
直播地為選半陽半陰、活土層厚。不論移栽地直播地,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黨參忌連作,必須實行輪作,前茬以豆子,馬鈴薯,谷子為主。黨參系深根系植物,土地選好后,在土壤解凍后播種前或移栽前的土壤必須進行深耕或深松耕一般要求活土層在30—40厘米以上,耕后及時耙平,以利保墑,結合深耕施肥,以農(nóng)家肥為主,化肥為輔;黨參是喜肥植物,應以底肥為主,每畝施充分漚制的優(yōu)質農(nóng)家肥3000kg以上。畝施50kg過磷酸鈣,用作底肥或種肥均可。
二、直接播種
從早春土壤解凍~土壤封凍前均可播種,春播宜早。冬播宜晚,播種后當年不出苗,翌年清明前后出苗。生產(chǎn)上以夏末秋初的雨季播種為佳,出苗整齊,幼苗生長健壯。我縣一般在5月1日---5月25日(最遲不能超過6月10日)播種。
種子準備及處理:選擇經(jīng)多年提純復壯的當?shù)剞r(nóng)家品種,種子要求籽粒飽滿,用40~50℃的溫水浸種,邊攪邊放入種子,至水溫與手溫差不多時,再放5分鐘,然后置紗布內,用清水洗數(shù)次,再整袋放于15~20℃的室內砂堆上,每隔3~4小時用清水淋洗1次。5~6天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也可用干種子播種。按行距25~30cm開溝,溝深2~3cm,將種子均勻撒于溝內,淺覆土,以蓋住種子為度,覆土厚度以不超過1cm為宜,隨后輕鎮(zhèn)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以利出苗,再蓋草或松針等覆蓋物。也可套作玉米以利遮陰每畝播種量約1kg。玉米套種后,為使土壤濕潤,可將玉米下部葉片打下蓋于地面,黨參出苗后再逐漸隔株或隔行去掉玉米。
三、育苗移栽
育苗以撒播為主,畦寬1.2~1.5m。以撒播為主,若夏秋播,當年不能出圃。播前將地面用鐵耙耙松,耙齒深度不超過3cm,起蓋子鎮(zhèn)壓作用,再蓋草。每畝撒播種子1-2kg。移栽應秋栽宜遲,春栽宜早 。產(chǎn)區(qū)為旱地,以秋栽為好,有利于蓄水保墑。春栽土壤水分丟失嚴重,不宜提倡。按行距20~30cm開溝,溝深20~25cm,山坡地應順坡橫向水平開溝,將參苗按5~10cm斜擺于溝中,然后蘆頭上覆土3cm。畝地栽大苗20000株,小苗30000株,畝用種苗30~40kg。
四、苗期管理
1年的參苗僅高50cm多,當年基本不開花,次年即可全部開花結子。冬、春播種的到3月下旬至4月初開始出苗,然后進入緩慢的苗期生長,到6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營養(yǎng)生長的快速時期,10月中下旬植株地上部分開始枯萎,然后進入冬季休眠期。參苗怕旱、怕澇、怕曬,喜陰涼濕潤環(huán)境。苗高10cm時可逐漸揭去蓋物,不可一次揭完,苗高15cm以上時全部揭去蓋物。苗期干旱可適當澆水,不可大水漫灌,苗期防止草荒,撒播地不便鋤草,應見草就拔。 通常每畝產(chǎn)參苗300kg,高產(chǎn)者可達500kg。
五、成株管理
地溫上升到8℃以上,根芽出土后生長迅速。冬前移栽的先生根后發(fā)芽。7月中、下旬開始孕蕾。7~8月為開花盛期,9~10月為果實成熟期,7、8、9月為黨參的主要生長時期,是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時期,9月以后進入以結子為中心的生長時期,同時也是根中積累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時期,10月中旬以后莖葉逐漸開始枯黃,10月下旬進入休眠期。
這一時期管理主要以促進根系生長,適當控制莖葉生長,防止地上部分徒長、早衰、捂秧等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調節(jié)黨參的生長發(fā)育方向。
管理措施:
1. 中耕除草。苗高約20cm時的任務是中耕鋤草。
2. 追肥。 5月上旬,苗高約30cm時,畝追人蓄糞1500kg,適當配合20kg的硫酸鉀等化肥。
3. 翻秧。當參苗高30cm時,及時勤翻秧,以利通風透光,增強光合能力,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減少病蟲危害,影響產(chǎn)量和質量。
4. 排灌水。適當澆水,嚴格控制黨參的徒長。雨季要及時疏溝排水,防止捂根爛秧引發(fā)根腐病。
5. 除花蕾。進入7月中下旬,陸續(xù)現(xiàn)蕾開花,消耗大量養(yǎng)分。及時去除花蕾,可人工摘花,在晴天的下午進行,也可用化學藥劑去花,如用700~800ppm乙烯利噴花,同樣可以起到除花的作用。
六、病蟲害防治
銹病:1、清潔田園;選用抗病品種;2、拔除發(fā)病中心病株,并集中燒毀;3、發(fā)病期噴25粉銹寧液1000倍,10天1次,連噴2~3次,或噴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每7天1次,連噴2~3次。
根腐?。?、忌連作,高壟或高畦種植,雨季注意排水;2、畝用1kg50%的多菌靈或五硝基苯處理土壤;3、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病穴用石灰粉消毒;4、發(fā)病田用50%多菌靈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澆灌病穴。
霜霉?。?、清除病株枯葉,并集中燒毀;2、發(fā)病期噴20%百菌清1000倍液,或40%霜疫靈300倍液。
蚜蟲:發(fā)生期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或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鼠害:用地箭捕殺,或用磷化鋅0.1kg,加玉米粉0.5kg用水制成小球,油炸后放入洞內誘殺。
七、采收與加工
一般需要生長2--3年的時間。秋季地上莖葉開始枯黃時,至次年早春土壤解凍后萌芽前均可采挖。但最佳采收期為秋季,秋季采收的粉性足,折干率高,質量好。采收選擇晴天,挖出參根。根嫩脆,易破皮斷裂,避免傷根,否則會造成參根中的乳汁外流,形成黑疤,影響品質。土壤立地條件好的地,當年的參苗就可長成參條,土壤立地條件差的地,必須越冬等第二年刨收。參根挖出后,先在地上晾曬,抖凈泥土,在晾曬過程中每天傍晚或清晨用手把參條捋直,待參條脫水曬干后,根據(jù)參條長短、粗細分級捆成把。通常2~3年生黨參每畝產(chǎn)干品100~200kg,4~5年生產(chǎn)200~300kg,,豐者也有高達500kg的,折干率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