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野 林立
1 砧木的準(zhǔn)備 一般按1~2米的距離,選留生長健壯的酸棗樹做砧木,根據(jù)不同的立地條件,可選擇株行距1米×2米,2米×3米,嫁接后疏密合理為好,對選留的酸棗可適當(dāng)進行樹下整地,一般可按魚鱗坑整地,坑大小掌握在1.2米×1米,最好用石塊壘砌。
2 接穗的準(zhǔn)備 選擇接穗時應(yīng)選當(dāng)年生無病蟲害的粗度在0.8厘米以上的生長健壯的枝條做接穗,嫁接前將接穗剪成節(jié),一芽一節(jié)蠟封備用,一般長度在5~7厘米,也可用雙芽,一般長度在10~12厘米。
3 選好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一般掌握在樹液流動后至萌芽期進行,天津地區(qū)一般在4月15日至5月15日為宜。
4 嫁接 采用劈接、插皮接、芽接方式進行
劈接:砧木一般以直徑1.5厘米以上的較大砧木為宜,接時在砧木下部選擇枝面平整的部位,一般距地面高10~30厘米,剪掉上部并將剪口削平,然后從中間劈一裂口,將削好的接穗插入,注意形成層要對齊,并用塑料條將接口綁緊。
插皮接:嫁接時間與劈接時間相同。接穗切成單削面,再將接穗尖端帶皮削去1~2毫米,然后將砧木截口處皮層撥開,削面朝木質(zhì)部一面,要插入皮層與木質(zhì)部之間,露白0.5~1厘米,蠟封接穗用塑料條綁嚴(yán)即可。
芽接:芽接一般選在7—8月為好,嫁接方法可選用“T”型芽接法,
5 接后跟蹤配套技術(shù) (1)除萌蘗。對已接活的苗木,萌芽較多,應(yīng)及時去除萌蘗,促進接芽生長。一般進行2~3次,直至砧木不再萌芽為止。(2)立支柱。新梢長到10~20厘米時,緊貼砧木捆綁支柱,并將新梢綁在上面,以防被風(fēng)吹折。(3)整地做水盆。棗樹嫁接成活后,及時去掉嫁接苗周圍的小灌木和雜草,然后樹下做成一樹一庫的大土盆,攔蓄雨水,做到一般降雨量不下山,土盆大小約每株2~3米,做土盆時注意保護嫁接苗的根系,同時把山上的枯枝敗葉集中埋在樹盆內(nèi),增加樹下土壤有機質(zhì),可有效防止樹下土壤水分的蒸發(fā),促進嫁接苗的生長。特別要注意的是成片嫁接的“坐地園”要不斷深翻擴穴,改良土壤并及時清除園內(nèi)雜草,增施肥水,實現(xiàn)早產(chǎn)、豐產(chǎn),獲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