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謝超杰
近年來,渭北蘋果樹受腐爛病危害后,常造成骨干枝處樹皮腐爛形成病疤,阻礙樹體養(yǎng)分的輸送。輕者使果實品質下降,效益低下,重者整株死亡。為了有效防治蘋果園腐爛病害的發(fā)生危害,現就渭北蘋果樹腐爛病害的發(fā)生原因、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參考。
1 腐爛病發(fā)生原因
(1)果園小氣候惡化。隨著栽植密度的增大和樹齡的增長,以及樹形不合理,通風透光條件變差,為病害的滋生蔓延創(chuàng)造了條件。(2)肥水不當。氮、磷、鉀肥料施用不足或比例搭配不合理,有機肥及微量元素補充不足,秋季土壤需水量過多,春季土壤干旱板結,肥力下降,樹勢衰弱,也是病害發(fā)生蔓延的主要原因。(3)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不得當。(4)果園負載不合理。疏花疏果不到位,負載量過大,大小年嚴重。(5)修剪傷口過多。傷口保護不嚴格,保護不得當,造成樹勢衰弱,導致腐爛病的發(fā)生。(6)人為傳播。在修剪過程中對工具消毒不嚴格,用帶有病菌的剪鋸修剪,形成人為傳播。(7)環(huán)境清理不徹底。園內病枝、殘果、殘葉及雜草清除不徹底,為病害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2 腐爛病危害癥狀
蘋果樹腐爛又名爛皮病,是渭北果區(qū)發(fā)生最為嚴重的一類枝干病害,常造成樹體局部枝干的皮層腐爛、壞死,甚至全樹死亡。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潰瘍型。多發(fā)生于樹體主干、大枝和枝杈部位,初發(fā)生時呈紅褐色或暗褐色,長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稍隆起。組織松軟,水漬狀,有酒糟味。其后病疤長出許多小顆粒,天氣潮濕時滲出黃色絲狀物。后期病部失水干縮下陷,與健皮組織交界處形成裂縫。發(fā)病嚴重時也可深達木質部。(2)枝枯型。多發(fā)生在2~3年生小枝上,春季在發(fā)病的小枝上病部迅速擴張失水,不呈濕腐狀,很快環(huán)繞枝干,使病部以上枝條枯死,病部散生出眾多黑色顆粒物。
3 腐爛病發(fā)病規(guī)律
腐爛病病菌一般在病皮內越冬,春季產生孢子,隨風雨傳播,經傷口入侵。侵入樹皮內的病菌并不立即發(fā)病,只有在被侵染部位的樹長勢衰弱或死亡時,才開始擴展、蔓延。春季和秋季是發(fā)病的高峰季節(jié)。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樹勢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管理粗放、衰弱樹易得病。反之,少得病或不得病,凍害和日燒也是病害發(fā)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4 腐爛病的防治技術
4.1 基礎性防治措施
(1)改良土壤,多施有機肥,行間種草,培肥地力,促進根系健壯生長。(2)合理修剪,調節(jié)負載量,嚴格疏花疏果,避免出現大小年現象。(3)及時清園,清理果園內的落葉,殘枝,殘果,雜草等帶出果園集中銷毀。(4)定期檢查,及早防治,將刮治時間提前到采果后至落葉前,剪鋸口要及時保護。
4.2 化學防治措施
(1)礦物源農藥,春季萌芽前樹體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夏季蘋果樹落皮層形成期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涂刷主干、主枝和枝杈部位,可有效預防腐爛病的危害。(2)生物源農藥,春季萌芽前樹體噴10%農抗120水劑1 000~1 2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1 000倍液;夏季6—7月樹體落皮層形成期用10%農抗120水劑1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50倍液涂刷主干、主枝和枝杈部位;果實采收后,用43%好力克(戊唑醇)500倍液噴霧。
4.3 刮治及包泥措施
(1)3月上旬至5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蘋果樹腐爛病高發(fā)期,要經常檢查,及時刮治。刮除時要徹底刮凈病部組織,在其周圍刮去0.5厘米左右的好皮,病斑刮成菱形。刮后傷口涂上1%硫酸銅溶液。刮掉的病皮、木渣等要集中燒毀或深埋,發(fā)病初可在雨后或早晨有露水時,呈紅褐色,病癥明顯,便于發(fā)現。刮治要達到以下標準:①要徹底,刮去0.5厘米左右的好皮。②要光滑,刮成菱形或紡錘形,不留毛茬,以利傷口愈合。③刮后及時涂拂藍克。(2)包泥法:用土、草木灰及少量尿素合成泥漿,或純尿泥,或牛糞泥漿涂抹病部,厚度要超過1厘米,大于病斑2~3厘米,要擠壓緊密,不留空隙,用塑料袋捆扎,做到包扎要嚴不露縫隙。
4.4 橋接及涂白法
(1)橋接是為了溝通上下營養(yǎng)的輸送,是復壯樹體,防止病枝爛樹枯死的挽救措施。(2)樹干涂白:冬季樹干涂白是為了降低樹體溫度,減少凍害和日燒,也可防止鼠兔危害。對人、畜、機械造成的傷口要修復光滑,并涂保護劑。涂白劑的配方為:水30千克、生石灰10千克、石硫合劑1.5千克、動物油0.25千克。
(作者聯系電話:1357105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