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玉波
[摘 要] 近年來,農業(yè)種植業(yè)得到較快的發(fā)展,各個地區(qū)的傳統(tǒng)產業(yè)都取得非常好的效益。本文中主要介紹了大豆種植中落花落莢的原因。
[關鍵詞] 大豆 種植 落花落莢
[中圖分類號] S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3-0077-01
大豆產業(yè)是黑龍江省農業(yè)生產的傳統(tǒng)產業(yè),農民有著傳統(tǒng)的種植習慣和較高的栽培水平。富錦市位于優(yōu)質大豆生產優(yōu)勢產業(yè)帶上,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優(yōu)良,生態(tài)條件優(yōu)越,決定了大豆品質不可復制,近年來,隨著大豆種植效益降低,嚴重影響了農民種豆的積極性,從栽培角度看,大豆落花落莢是當前影響大豆產量的主要因素。
一、大豆落花落莢的原因
大豆落花落莢是影響大豆產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豆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交替進行,大豆落花落莢是大豆在生長發(fā)育中調節(jié)自身代謝平衡的一種生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一株大豆能開100朵花,但最終成莢的只有20-30朵,脫落率 50%-60%,有時高的70%-80%,在開花后3-5天落花最多,開花后10-15天落莢最多。
1. 密度過大造成郁閉
大豆因品種和地力的水平不同,種植密度也不同,株形較大、無限結莢習性、地塊水肥條件好的要稀,反之要密。如種植密度過大,過早封壟形成郁閉,造成中下部的葉片透光不良,致使葉片黃化脫落,影響所在部位花莢正常生長所需營養(yǎng)提供,使花莢不能正常鼓粒成熟或脫落或形成癟莢。
2. 土壤水分供應不合理
水分臨界期遇旱或積水造成落花落莢或秕莢。大豆是需水量較大的作物,開花到鼓粒期是大豆的需水臨界期,需水量約占全生育期的45%,在此期間受旱會嚴重影響植株生殖生長,造成花莢脫落。因此結莢期至鼓粒期應保持充足的水分,一般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70%-80%為宜;進入鼓粒期后,如水分過多排水不良造成積水,土壤的濕度大,透氣性差,至使葉片卷曲發(fā)黃、豆根霉爛也會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引起花莢脫落或秕莢。
3. 養(yǎng)分供應失調
首先是氮肥施用量過多,氮肥使用量適當能促進大豆根瘤菌的發(fā)育增加固氮量,對提高大豆產量是有益的:如果盲目過量施用氮肥,不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營養(yǎng)過度,植株徒長、郁閉和倒伏,至使落花落莢或秕莢。
其次是養(yǎng)分失調。大豆在生長期間缺少任何一種營養(yǎng)元素都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影響結實。大豆生長中所需重要養(yǎng)分有大量元素氮、磷、鉀,中量元素鈣、鎂、硫等及微量元素硼、鉬、鋅等,不同的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少了哪一種以上大豆所需元素,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所以對于作物的生育來講各種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這就是“李比?!彼_立的同等重要律。
4. 病蟲危害葉片
花莢期葉部病害直口紫斑病和蟲害如豆莢螟及其它蟲害破壞植株葉片,降低光合強度,減少養(yǎng)分的制造和分配造成花莢脫落。
5. 不利的氣候條件
大豆開花結莢期如果出現大風、大雨、高溫干旱、陰雨連綿等氣候異?,F象,也會出現大豆落花落莢現象。
二、大豆落花落莢的防治措施
1.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協(xié)調植株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獲得大豆高產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合理密植能使單位面積上的群體充分發(fā)育,達到對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的最高程度,由于單位面積內莢數、粒數和粒重的增加,而獲得高產。具體密度應根據土壤肥力、水利條件、品種特性而定。分枝多的品種適當稀植,分枝少的品種適當密植;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2. 適時排灌
開花、結莢期,正是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最旺盛時期,也是需水的關鍵時期。水分不足,嚴重影響蒸騰和光合作用,會造成幼莢大量脫落。當大豆生長緩慢,葉片老綠,中午葉片萎蔫,即為大豆缺水表現,應及時灌水。如遇暴雨后,田間積水,要及時排除,防止?jié)碁摹?/p>
3. 合理施肥
增施有機肥,有機肥料不但有大量元素,還有微量元素,可滿足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要,有機肥中有機質含量高并有培肥地力作用。施足基肥。要采取配方平衡施肥,不但要根據化驗數據,施以氮、磷、鉀,還要施以含硼和鉬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滿足大豆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巧施花肥,開花結莢,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光靠施用的基肥和種肥,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花期應進行追肥,由于大豆從施用到吸收需要一定時間,而研究結果表明,在大豆開花前兩周左右施用氮肥效果最好,產量較高:因此在分枝期對幼苗發(fā)育弱的不能及時封壟的田塊及時追肥,在出現5-6片復葉時根際追尿素每畝5-7千克,在初花期噴施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在大豆鼓粒期再噴一次。在大豆出現“瘋長”地塊,噴施三碘苯甲酸,每公頃藥量45-75克,低于45克和高于90克效果不好。用背負式噴霧器,每公頃用藥量50-55克;用機引噴霧器噴霧,每公頃用藥量45- 60克。配制藥液時,先溶解后稀釋,先用苯或醇,也可用小蘇達做溶劑,再加水配成合適的濃度。另外,還需按每50千克水加重5克洗衣粉的比例,在溶液中加適量洗衣粉,有利于提高藥效。大豆噴灑三碘苯甲酸,可增產15%左右,因為噴灑三碘苯甲酸,能抑制大豆生長,同時使生殖器官中的生長素含量和有機質供應相對增多,從而起到增花保莢增粒作用。
4. 深耕整地,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進根系生長,培育壯苗。
5. 減少重迎茬面積,實行合理輪作。減少重迎茬面積使地力得到恢復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6. 及時防治病蟲害
大豆花莢期常見病害主要有灰斑病和紫斑病,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豆莢螟等,這一時期必須勤加檢查及時施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