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醒宗 陳志宇 張平
摘 要:本文以57 000 DWT巴拿馬型散貨船為例,簡要介紹將運營船改裝成教學實習船的設計方案、限制條件和改裝意義。
關鍵詞:教學實習船;實施方案;限制問題
中圖分類號:662.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隨著航運業(yè)的發(fā)展,航運人員也隨著向集團化的方向發(fā)展。大型航運企業(yè)面對航運人員的流動性,也容易出現(xiàn)船員不足、船員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一些有遠見的航運企業(yè)高瞻遠矚,為了更好的搭起與航海大專院校溝通的橋梁,并為本公司培養(yǎng)自用船員,會將運營船改裝成可供航海院校學生實習培訓的船舶。本文以一艘57 000 DWT國內(nèi)航行的散貨船為例,介紹改裝教學實習船的實施方案,并對改裝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進行探討及分析改裝的效益和意義。
2 改裝教學實習船的實施方案
2.1 背景
該船為1989年建造的巴拿馬型散貨船,以國內(nèi)航行為主。該船原設計最大定員為30人,配備有30個單人間的住艙,2個吸煙室和1個配備了32個座位的餐廳。原船實際配員為22人,備用居住艙室6個,且在橋樓甲板、船員甲板和船長甲板有足夠的空間增設居住艙室。經(jīng)過實船調研,該船能夠滿足新增最多44個定員的工作和居住需求。
2.2 改裝依據(jù)
(1)中國海事局《國內(nèi)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guī)則》(2011)及相關的修改通報(以下簡稱《法規(guī)》);
(2)中國船級社《國內(nèi)航行海船建造規(guī)范》(2012)及相關的修改通報(以下簡稱《規(guī)范》)。
2.3 艙室的增加和布置
本船新增定員44人(其中實習生40人,教師2人,廚工2人),改裝后本船總定員為66人。
(1)將船上原有的6個備用居住艙室改造成4個實習生住室(4人室),1個教師住室(2人室),1個廚工住室(2人室);并在橋樓甲板、船員甲板和船長甲板上各增設2個居住艙室,共計6個住室(4人室)。以上各住室滿足《法規(guī)》的要求。
(2)原船有兩個吸煙室:高級船員吸煙室和普通船員吸煙室。將普通船員吸煙室改造成教室兼餐廳,配備教學桌椅、黑板、投影儀等教學設備。由于實際中采取半班實習半班上課的輪換制度,所以只需滿足20個學生座位即可;
(3)餐廳增設餐椅和餐桌,座位由原來的32個增加到46個;
(4)廚房增加適當?shù)膹N具。
2.4 救生設備的重新配備
(1)原船艇甲板左、右舷配置的30人救生艇(左舷兼作救助艇)、艇架和絞車更換為額定乘員為66人的救生艇(左舷兼作救助艇)、艇架、絞車及登乘設備。
(2)原船左舷艇甲板上配有1只25人救生筏,1只6人救生筏和相應的筏架;右舷艇甲板上配有1只20人救生筏,1只10人救生筏和相應的筏架?,F(xiàn)在艇甲板左舷增加1只10人和1只25人救生筏,并更換原有的筏架;艇甲板右舷增加1只15人和1只25人救生筏,并更換原有的筏架;
(3)原(4人室)每個住室內(nèi)配備有一套救生衣和一套浸水保溫服,現(xiàn)在新增的4個實習生住室(4人室)中各增加配備4套救生衣和4套浸水保溫服;在改造后的4個實習生住室(4人室)中各增加配備3套救生衣和3套浸水保溫服;在教師住室(2人室)和廚工住室(2人室)中增加配備1套救生衣和1套浸水保溫服。
2.5 生活污水處理系統(tǒng)改造
拆除原船上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在原來的位置上安裝處理能力為66人、滿足新公約排放要求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1套。
由于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高度的增加,會涉及到原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上方部分生活污水管系的修改,以及原有灰水管系的修改。
2.6 飲用水、淡水、食品供應的考慮
(1)船上有1個飲用水艙和2個淡水艙,其中飲用水艙容為89.7 m3,每個淡水艙艙容為215.8 m3,且船上設有造水機,故有極大的余量來保證新增人員的淡水使用需求;
(2)船上設有肉庫、魚庫、蔬菜庫和糧食儲藏室,容積分別為12.5 m3、22.2 m3、41.6 m3和27.0 m3,有非常充裕的空間來放置新增人員在續(xù)航力內(nèi)所需的食品。
2.7 電力負荷現(xiàn)狀和電氣的改裝
2.7.1 電力負荷
原船上配備有3臺發(fā)電機(其中1臺備用),每臺發(fā)電功率為460 kW,一般情況下總的最大發(fā)電功率為920 kW,現(xiàn)最大用電負荷為704.5 kW,故有較大的余量。
2.7.2 配電系統(tǒng)
(1)更換原來的右舷救生艇絞車,功率不變?yōu)?.5 kW,由原供電線路供電;
(2)更換原來的左舷救生艇/救助艇絞車,功率由原來的22/11 kW增加為30/14.5 kW,由原供電線路供電,斷路器改用額定電流為63A,電纜選用CJPF96/SC—3×25 mm2;
(3)增設分體式空調機組6套,每臺功率約為2 kW,由新增電力分電箱(置于CAPTAIN DECK的E.SP,由110 V配電屏備用開關供電)上的6個插座供電,分電箱上的斷路器選用額定電流為16A,電纜選用CJPF90/SC—3×2.5 mm2。
2.7.3 照明系統(tǒng)
在新增的每個實習生住室(4人室)中,各增加3盞熒光蓬頂燈、4盞熒光床頭燈、1盞臺燈、1個書桌旁插座、1個衛(wèi)生單元接線盒和1只感煙探測器;在改造后的實習生住室(4人室)中各增加3盞熒光床頭燈;在教師住室和廚工住室(2人室)中增加1盞床頭燈,向新增設備拉適合的電纜供電。
2.7.4 船舶視頻監(jiān)控
全船設置一套船用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供教學用,由AC110 V分電箱一個備用線路供電。
在BOAT DECK教室(原普通船員吸煙室)設置臺式電視監(jiān)視器控制臺1個(視頻信號輸入9路);在NAV. BRI. DECK駕駛室內(nèi)后壁兩側設置2個攝像前端(手動調焦);后壁正中設置1個攝像前端(內(nèi)置云臺,解碼器);無線電室設置2個攝像前端(手動調焦)。
2.7.5 內(nèi)部通信報警系統(tǒng)
在新增居住艙室處增加相應的廣播、通用報警和火災報警設備,以滿足《法規(guī)》的要求。
2.8 輪機的改裝
(1)對新增的每個居住艙室增配分體式空調機組1套,共6套;
(2)向新增居住艙室的衛(wèi)生單元供應生活海水、冷淡水和熱水,并連接生活污水管和灰水管系。
2.9 結構的改造
除了在船長甲板、船員甲板和橋樓甲板上各增設2個居住艙室外,對這三層甲板作一些結構改裝,具體如下:
(1)船長甲板:將原有的兩個通向駕駛甲板的結構梯從29#移到23#,將原有的兩個通向室外的風雨密門從29#移到25#;
(2)船員甲板:在19#的開敞甲板處增設欄桿;
(3)橋樓甲板:在23#~25#的左右舷兩側各增設1扇門,以擋住舷側的強風。
3 改裝中的限制條件
3.1 船舶類型問題
3.1.1 散貨船
散貨船通常有較多的備用艙室及在上層建筑中有較多的可使用甲板面積,且淡水、食物等消耗品的儲藏空間都有較大的余量,制約該類型船舶改裝為教學實習船的主要因素是是否有足夠的甲板面積放置增大后的救生艇和救助艇。
3.1.2 集裝箱船和一般干貨船
集裝箱船和一般干貨船備用艙室較少,且上層建筑部分很小,基本沒有空間增設艙室,雖然淡水、食物等消耗品的儲藏空間都有較大的余量,但瘦削的甲板室限制了實習人員居住的需要和救生(助)艇的改裝。
3.1.3 油船和化學品船
油船和化學品船在許多方面與散貨船相同,但由于載運貨物的危險性,海事大專院校安排人員實習會更多的考慮安全問題。
3.1.4 工程船
工程船基本不具備增設艙室的條件,但一部分工程船會設有許多備用的居住艙室,而且工程船有很多的甲板面積可用于改裝放置救生(助)艇,制約改裝為教學實習船的主要因素在很多情況下是淡水、食物等的儲藏空間。
3.2 實習人員身份問題
教學實習人員畢竟并非船員,由于簽證和船員證等問題,改裝船舶不適宜采用國際航行船舶,一般采用國內(nèi)航行船舶。
另外,實習生還處于實習階段,所以應盡量考慮安全問題,適宜安排在一些安全、勞動強度低、專業(yè)性不高的船舶。
4 改裝對船的穩(wěn)性影響
營運船改裝成教學實習船會增加船的定員,增加空船重量,減少相應的載重量,增大總噸位。根據(jù)改裝后傾斜試驗結果和原船空船重量重心的對比,可以看出空船重量增加0.4%,重心縱向位置向尾移動距離小于1%船長,因此根據(jù)《法規(guī)》無需重新校核穩(wěn)性和破艙穩(wěn)性。
5 改裝的效益
該船改裝后,通過3年實際運營,共培訓實習生229人,公司共留用145人,基本滿足了公司所有運營船舶的船員使用需求,大大降低了公司招聘的成本;并且該批船員流動性小,增強了集體凝聚力;根據(jù)該船員反映,改裝后該船工作效率有一定的提高,原有船員的勞動強度也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6 結束語
運營船在空間和儲備上的能力是確定是否能改造成教學實習船的最大限制因素。在滿足相應空間和能力的前提下,將運營船改造成教學實習船是實際可行的。通過這樣的改裝,教學實習船將成為航運企業(yè)培養(yǎng)自身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加強跟航海大專院校溝通,提高企業(yè)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同時,能跟未來的航海人才展開直接對話,讓實習生更快地了解航海、熟悉企業(yè),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陳景鋒,王慧云,劉惠南.船舶教學實習監(jiān)控管理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
航海教育研究,2007(1)
[2] 劉立國.教學實習船綜合安全評價[D].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