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剛
二道梁村位于金山嶺長城之北,屬河北承德灤平縣管轄的地帶。
每天早晨,農民攝影家周萬萍都會背著相機走出院門,走向長城,“窗外長城舞萬山”,這是從小生活在長城腳下的周萬萍最引以為豪的。
作為風光攝影家,周萬萍把長城當作鏡頭中的特有背景。
1965年出生的周萬萍熟稔這里的每個細節(jié)。6歲時父母牽著他的手爬上將軍樓,將軍樓被風雨揭掉了屋頂,四面斷墻兀立,還長滿一人高的荒草,雉堞上全是大大的裂縫。附近的敵樓也坍了頂,被掏出許多大小不一的空洞,搖搖欲墜。
九歲時,周萬萍遭遇一次意外觸電事故,導致腿腳殘疾,行動不便,他的左手小指嚴重萎縮變形外翹,走路也跛得厲害。因為家境貧困,他上完初中就輟學了。
當時,正趕上國家文物局撥??钪匦揲L城,他與鄰居一起背磚上山,搬一塊8分錢,一塊磚24斤,鄰居一趟能搬八塊,而他最多只背兩塊。背了一年半的磚,再加上賣汽水飲料,周萬萍積攢了四十塊。
他拿錢跑到鎮(zhèn)上照相館,買到一個舊“海鷗”雙鏡頭相機,“40塊,堪比現(xiàn)在的40萬哪!”有了相機,他如獲至寶,立即登上長城,為游人拍紀念照,然后拿到鎮(zhèn)上沖洗,按游客留下的地址寄過去。
一開始,他拍砸了許多,拍砸了要退款,賠時間,賠體力,賠膠卷,賠郵資,但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更難得的是結識了很多同行,其中就有著名攝影家陳長芬。他至今還記得陳長芬說的話,長城是最好不過的題材了,它是你取之不盡的財富??!
猶如醍醐灌頂,周萬萍從此迷上了長城攝影。遇到刮風下雨打雷閃電,別人往家里躲,他卻一個勁地逆著人群往城上跑。因為住在長城邊,“近水樓臺先得月”,風霜雨雪,月夜朝暮,云海彩虹,長城聚焦在他的鏡頭里,成為永恒的影像記憶。
周萬萍拍長城十幾年,積累了數(shù)以萬計的攝影作品,其中一幅《霧鎖長城》,是1992年拍攝的。那天晚上看天色就知道明早肯定有云海日出,于是凌晨兩點鐘,就背上三腳架攝影機,一瘸一拐地爬到小金山樓東南邊的崖頂,為了調整最好拍攝角度,他一直往崖邊退,險些失足掉到崖下。太陽升起,把小金山樓和城墻照得通紅,云海翻騰,蔚為壯觀,他看準了迅速按下快門?!爱敃r舍不得用膠卷,只拍了兩張”。照片投到《遼寧青年》,赫然發(fā)在封面上。他的長城攝影終于搞出了名堂。
1994年8月。周萬萍的《氣貫長虹》,獲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金牌獎,1998年周萬萍又將《霧鎖金山》投寄聯(lián)合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攝影賽,獲得了二等獎。整個二道梁山村都轟動了。
長城管理處征得他的同意,把他的攝影作品印在門票廣告牌和宣傳頁上。管理處將將軍樓邊上的庫房交給他管理,讓他賣礦泉水、飲料和照相機、膠卷、電池,鼓勵他拍攝更多的佳作。
在山上久住,周萬萍自然成了氣象專家,什么時候下雨,什么時候下雪,什么時候出彩虹,什么時候起云海,都能預知一二。周萬萍專門帶我到拍攝《霧鎖金山》的那個崖頂。他說,開始時,還覺得獨特,拍多了,不新鮮了。他帶我穿過金山樓,一腳高一腳低地走了十來里路,爬上一段障墻屏立的最陡的破城,到了一個殘城垛上,橫抱三腳架當平衡桿,搖晃著地走過城墻的邊緣。長城景物一覽無余,周萬萍一按快門,長城無限的美就成了永恒。
2000年周萬萍出版畫冊《我的家鄉(xiāng)》,精選百余幅長城風光作品。畫冊很暢銷,目前已經(jīng)印了三次,發(fā)行了將近四萬冊。許多攝影家和游客除了留作欣賞紀念外,更多把它當成拍攝長城的好向導,按圖索驥,他們在長城上找到對應點,架起三腳架,支起攝影機,捕捉周萬萍畫冊中見到的風景。
周萬萍的農家院,坐落在二道梁村山坡最高處。門窗正對著長城的敵樓和雉堞。有時,陽光把長城的影子投到他家門口50米的地方。
這農家院不是周萬萍出生地,他家老屋早已被征收了,建成了賓館。當年,周萬萍一家八口人,住在小平房里,屋內逼仄,擁擠不堪。周萬萍出了名,外地攝友慕名而來,周萬萍就在它的上方平整了地基,建起了現(xiàn)在這個有三十個床位的農家院。
他的農家院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十幾年,由妻子打理。周萬萍的妻子年齡比他小許多,是鄰村人,二十出頭就嫁給周萬萍。“老周這人實在、誠懇、忠厚、有才華,但不帥”,也許為了彌補這種缺憾,她將大兒子取名為周帥,小女兒叫周涵。孩子們放學時,周萬萍也從長城上下班歸來,順路采一束絢麗的山花,帶給小周涵,女兒高興地將山花插在窗前的瓶子里。
受父親影響,小周涵喜歡玩照相機,拍爸爸、媽媽,還有遠道而來的客人。因為經(jīng)常有外國人光顧農家院,周萬萍妻子學會了外語,閑暇時間,她給客人們看丈夫的攝影畫冊,畫冊價格優(yōu)惠,半買半送。
農家院的墻上,全是攝友信手拈來隨便涂寫的詩句,“壩上秋色葉欠霜,金嶺長城葉未黃,盡歷辛苦賞美景,遍訪名勝嘆滄?!?, “崇山峻嶺永攀高,戎馬攝場一代驕,佳友共聚金山嶺,共敘四季風光好?!睌z友評價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到金山嶺不找周萬萍是遺憾?!?/p>
在周萬萍的帶動下,二道梁村里有十來人搞起了長城風光攝影。65歲的侯宗祥,早年曾在這一帶鄉(xiāng)村放電影,后來調長城管理處工作,退休后,就在售票處門口小平房售賣自己的攝影集,還有他就地取材制作的根雕。村民段久軍與人合拍了10米長的《金山嶺長城全景圖》,金山嶺10.5公里的城墻和67座敵樓一覽無余,他家的“段先生農家院”,據(jù)說是中國民俗攝影學會拍攝基地;村民周萬龍拍攝了《雪韻金山》獲《金山嶺長城杯》比賽一等獎……
陪著周萬萍在長城上拍攝了一天,夕陽西下,周萬萍唱著歌回家了。他家院前高掛的紅燈籠點亮了,隨后全村農舍的燈火也輝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