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蘭
摘要 從屏蔽泵運行狀態(tài)判斷,對常見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排除故障。
關鍵詞 屏蔽泵;運行狀態(tài);故障分析;排除故障
屏蔽泵也稱之為密封泵,是離心泵系列中的一種特殊結構的泵,是由離心泵和三相異步屏蔽電動機同軸構成,主要優(yōu)點是電機和泵一體化結構,全部采用靜密封,不需要機械密封,達到了無泄漏的目的。全封閉、無泄漏結構可輸送有毒有害液體物質(zhì),是防止有毒有害和貴重液體泄漏的理想設備,是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凈化和避免環(huán)境污染的最佳設備。為此在石油、化工行業(yè)中得到了普遍運用。
屏蔽泵因其結構簡單、緊湊,維修方便,而且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屏蔽泵故障表現(xiàn)為軸承內(nèi)圈徑向磨損,軸套、推力盤腐蝕、磨損、燒結,這時只需要根據(jù)磨損情況更換軸承、軸套、推力盤即可,操作簡單、方便。時間一長,使我們對其輕視之心漸起,認為屏蔽泵的維修毫無技術含量。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屏蔽泵的運行狀態(tài)分析、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的分析是非常豐富的。
1. 屏蔽泵運行狀態(tài)判斷分析
屏蔽泵TRG表是判斷轉子軸套與石墨軸承徑向間隙和電機正反轉的有效在線監(jiān)測儀器。
屏蔽泵TRG表故障判斷分析:
1)TRG表指示逐漸增大,表針不擺動,說明軸承磨損增大或電源電壓升高。
2)TRG表指示增大進入黃區(qū),軸承徑向間隙增大。
3)TRG表指示突然增加,說明檢測模塊損壞或TRG表損壞。
4)TRG表指示未增大,而振動增大,說明軸承端面磨損,軸向間隙增大。
5)TRG表指示擺動無規(guī)則,電泵電量、壓力不穩(wěn),內(nèi)部聲音不正常或電機局部發(fā)熱,這是由于系統(tǒng)循環(huán)不正常,流量不足或有氣泡,檢查循環(huán)液管路,檢查電泵類型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6)TRG表指示擺動大,軸承引起干磨或進口汽化嚴重。
7)TRG表指示突然上升至紅區(qū),表針規(guī)則性擺動幅度增大,而且是停機后再啟動故障消失,這是由于轉子籠條漲開造成局部斷條,要及時更換同型號轉子。
8)TRG表指示突然上升至紅區(qū),表針規(guī)則性擺動幅度增大,伴隨泵內(nèi)聲音不正常,這主要是由于葉輪晃動、轉子軸彎曲、口環(huán)磨損,要拆機檢修。
9)新運行泵TRG表指示在紅區(qū),就需判斷電源是否反接。
10)TRG表指示0.5,一相電流為零,這是缺相,應重新接線。
11)TRG表指示忽大忽小或擺動,且這種現(xiàn)象是短暫的,這是管路混入異物或所輸送液體物料聚合或沉淀的原因,要及時清洗泵及管路。
12)泵運轉正常,電源線正接反接表針指示始終大于0.75,有時停轉一段時間再啟動表針正常,這是模塊或TRG表損壞,TRG表回路系統(tǒng)接地,檢查模塊輸入、輸出參數(shù),檢查電表參數(shù),檢查模塊、TRG表是否接地。
13)TRG表針無指示或只是反向,原因是模塊極性裝反、模塊選用錯誤。
14)TRG表針在某位置不動,只是針被卡住了,要檢查或更換儀表。
15)在停泵時TRG表指示未恢復為零,原因是受變頻器或其他電子干擾,檢測線圈有故障或損壞,TRG表有缺陷。
2. 屏蔽泵常見故障判斷分析
2.1 泵無法起動,原因有:
(1) 電源缺相,檢查接線。
(2) 絕緣不良,檢查絕緣電阻值并干燥電機。
(3) 轉子卡住,拆卸檢查軸承是否燒壞和轉子組件有無觸碰。
2.2 泵體溫度高,原因有:
(1) 絕緣不良,檢查絕緣電阻值并干燥電機內(nèi)部。
(2) 葉輪與殼體或轉子與定子接觸,重新檢修.消除起因。
(3) 軸向推力平衡不良,消除不平衡因素。
(4) 旋轉方向不正確,變更電源接線確認轉向。
(5) 工藝技術指標不符,重新調(diào)整。
(6) 液體循環(huán)管堵塞,檢查清洗循環(huán)管。
(7) 冷卻水管道堵塞,檢查清洗冷卻水管道。
(8) 石墨軸承磨損過大,轉子干磨定子套,更換石墨軸承,修理或更換轉子或定子。
(9) 泵內(nèi)無介質(zhì),檢查處理。
(10) 出口閥未打開,打開出口閥。
(11) 氣蝕,消除氣蝕原因。
2.3 泵流量不足,原因有:
(1) 葉輪流道堵塞,檢查清洗葉輪。
(2) 進出口管道及閥門堵塞,清掃進出口管,清除堵塞。
(3) 葉輪密封環(huán)磨損過大,更換密封環(huán)。
(4) 葉輪腐蝕磨損,更換葉輪。
(5) 旋轉方向不正確,變更電源接線確認轉向。
(6) 產(chǎn)生氣蝕引起,重新排氣,消除起因。
(7) 吸入側有空氣混入,消除起因。
(8) 過濾器堵塞,清理過濾器。
2.4 泵振動異?;蛟胍?,原因有:
(1) 石墨軸承磨損過大,更換石墨軸承。
(2) 泵軸彎曲,校直或更換軸承。
(3) 葉輪腐蝕磨損,轉子不平衡,檢查更換葉輪、轉子找平。
(4) 葉輪與泵殼摩擦,調(diào)整軸向間隙。
(5) 葉輪堵塞,檢查處理。
(6) 流量太大,關小出口閥門。
(7) 地腳螺栓松動,緊固地腳螺栓。
(8) 軸向推力平衡不良,消除不平衡因素。
(9) 管道系統(tǒng)的振動沖擊,檢查管道系統(tǒng).消除起因。
(10) 氣蝕,消除氣蝕起因。
(11) 異物混入,檢查管道系統(tǒng)及過濾器,清除堵塞。
(12) 吸入側有空氣混入,消除起因。
2.5 泵揚程達不到規(guī)定值,原因有:
(1) 葉輪損壞,檢修或更換葉輪。
(2) 流量過大,調(diào)整排出閥開度使流量達到規(guī)定值。
(3) 異物混入,檢查管道系統(tǒng)及過濾器清除堵塞
(4) 旋轉方向不正確,變更電源接線并確認轉向。
(5) 管道阻力損失過大,消除起因。
(6) 氣蝕,消除氣蝕起因。
(7) 葉輪被堵塞,清掃,排除堵塞。
(8) 吸入側有空氣混入,消除起因。
2.6 電動機電流過載,原因有:
(1) 絕緣不良,檢查絕緣電阻值并干燥電機內(nèi)部。
(2) 葉輪和殼體接觸,檢查各有關部件,清除起因。
(3) 轉子卡住,檢查軸承是否燒壞或各部件的配合是否正常。
(4) 軸向推力平衡不良,消除起因。
(5) 異物混入,檢查管道系統(tǒng)及過濾器清除堵塞。
(6) 工藝技術指標不符,重新調(diào)整。
2.7 軸承損壞,原因有:
(1) 軸套腐蝕或磨損,更換軸套、軸承。
(2) 軸彎曲變形,校正更新。
(3) 軸承磨損,更換軸承。
(4) 斷流運轉或流量過少,調(diào)整流量并更換軸承。
(5) 冷卻水流量及潤滑液流量不足,加大冷卻液流量,消除異常因素,更換軸承。
(6) 泵氣蝕嚴重,泵前過濾器阻塞和配管工藝不合理,經(jīng)常清理過濾器和增加過濾面積,改造配管或泵改型。
(7) 冷卻潤滑系統(tǒng)阻塞,定期清理和清洗此系統(tǒng)和泵體冷卻夾套。
3. 結束語
上述判斷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泵的聲音、振動、溫度、電流、泵出口壓力、流量、TRG指示等各種運轉狀態(tài),不能只對泵的某一類運轉現(xiàn)象進行片面的分析,更不能唯監(jiān)測器論,只有這樣才能對泵的運轉狀況作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從而及時排除故障。
4. 參考文獻:
[1] 梁超國著。屏蔽泵的結構、原理及其應用?;ぴO備設計,1998
[2] 馮存濤著。 淺談屏蔽泵的維修。廣州化工,2011
[3] 薛敦松。石油化工廠設備檢修手冊。中國石化總公司情報研究所,2007
[4] 陳媛媛著。淺談屏蔽泵的性能特點及選型。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1
[5] 陳鴻飛著。屏蔽泵故障分析與處理。石油化工應用技術論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