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乃楓
【摘要】眾所周之,男高音的訓練是所有聲部中最難訓練的聲部,己的奮斗目標;也有很多教師說:“寧教十個女高音,不教一個男高音”首先要對好的聲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關鍵詞】關閉;氣息;位置;發(fā)聲;喉頭
男高音又稱“難”高音。那究竟難在何處呢?眾所周之,男高音的訓練是所有聲部中最難訓練的聲部,那么一直以來有許多的聲樂教師都把能教好一個男高音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也有很多教師說:“寧教十個女高音,不教一個男高音”;我們可想而知難的程度。
聲樂教育的基礎是聲樂技巧的訓練,那么要想解決好男高音的聲音問題,首先要對好的聲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男高音經(jīng)常會因為唱不上去高音而懊惱,到了高音就喊,生拉硬扯等,到底有沒有解決高音問題的方法呢,有一個重要的技巧——“關閉”。
一、什么是“關閉”?
“關閉”,簡單地說,就是歌者在唱到高音時,使聲音得到豐富的高泛音,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頭腔共鳴”。所謂“頭腔共鳴”從人的生理上來講,高音是由頭腔共鳴產生的,那么要想獲得較好的頭腔共鳴,必須要把從聲帶發(fā)出的基音用氣息送入頭腔,而聲音進入頭腔的通道是在后面的鼻咽腔(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感覺)。當然頭腔本身是不會共鳴的,是由頭部里的許多小腔體(人體頭部的額竇、鼻竇、蝶竇以及篩竇是形成的主要腔體)產生共鳴在唱高音時用一種微妙的調節(jié)方法讓聲音進入頭腔而相對減少胸腔和口咽腔的共鳴。有了這個共鳴腔體,可以使聲音變圓變暗而產生一種具有金屬感和穿透力的聲音。同時,也是一個男高音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關閉”的位置如果找對了,再加上氣息的支撐,發(fā)出的聲音就會有一種極具穿透力的色彩。這樣的聲音,不僅演唱者唱輕松自如,而且極具表現(xiàn)力。更為重要是這種演唱的技巧極大地擴展了歌唱者的音域,突破了人類唱高音的生理極限,能夠熟練掌握這種技巧,可以說如果一首作品里沒有高音,都覺得唱得不過癮。運用“關閉”技巧可以自然而不露痕跡地解決發(fā)音上真聲與真假混聲的過渡,能使高音變得穩(wěn)定、扎實。
二、為什么要“關閉”?
在聲樂演唱過程當中,每位歌者,特別是男高音歌者,不可能在整個音域都用同一種方法去演唱。因為本身男女的生理結構不同,發(fā)聲的感覺也不相同,因此在處理發(fā)聲的問題上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衡量。男高音的自然聲區(qū)是E、F以下的區(qū)域,可以說這個部分不用費力就可以輕松發(fā)聲,完全沒有必要使用所謂的技巧和方法。只需要做到發(fā)聲時喉部充分打開并保持,在此基礎上自然、舒服的唱出來就可以。在這個音區(qū)歌唱時一般運用在胸腔共鳴的成分比較多。但隨著作品的要求,歌唱中F、#F音的到來,如果仍然持續(xù)用這種共鳴的狀態(tài)去歌唱,往往會感覺到唱的比較吃力,會出現(xiàn)嗓子不舒服的現(xiàn)象,通常我們把這樣唱叫做“火車頭叫”。如果一直這樣唱下去不但高音唱不好,反而會把嗓子唱壞,適得其反。最終導致高音困難,質量下降。那么“關閉”恰好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法寶。
三、怎樣可以“關閉”?
“關閉”的要領在于,男高音在唱F、#F音左右時就要對聲音開始變暗,不要一味把聲音往上顎前平推,而是要在穩(wěn)住喉頭的基礎上,把聲音往后大約軟硬腭交匯處(小舌頭),同時把氣流及聲音沿著后咽送向頭腔,從而把#F音以上高音變?yōu)橐浴邦^腔”那么一直以來有許多的聲樂教師都把能教好一個男高音作為自;我們可想而知難的程度。那么要想解決好男高音的聲音問題,為主的共鳴狀態(tài)。重要的是,此時喉位一定要穩(wěn)住,如有壓喉的感覺,就會產生“擠”、“壓”等現(xiàn)象。本人從事聲樂藝術已十年有余,在不斷的實踐中對于“關閉”唱法有了一點自己的經(jīng)驗和心得體會,我認為,“關閉”唱法最主要是針對男高音到了F、#F以后的音區(qū)上,保證高音的高質量而使用這一技巧,對于男高音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高質量的男高音根本不能算的上是個優(yōu)秀的男高音。
四、“關閉”唱法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學習“關閉”唱法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注意一些問題,需要喉頭穩(wěn)定,喉嚨打開,聲音全部搭在氣息上,不能有一個音脫離這個氣息的軌道,聲音均勻、連貫、有力度,氣息通暢,聲區(qū)轉換時不露痕跡等等。歌唱實際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活動,所以我們要多聽、多看、多感受,一個人在歌唱時的心理狀態(tài),常常能影響其歌唱質量的好壞。當然,要做到非常嫻熟地運用“關閉唱法”,必須要有耐心,首先要打好中、低音基礎,然后在良師的指導下,經(jīng)過正確的試驗和練習,將這種技巧運用得惟妙惟肖,使之發(fā)出一種金屬質的、猶如鐘聲的、即宏亮又溫柔、舒適而動人的共鳴。
五、總結
學習歌唱,首先心里一定要有一個科學的聲樂概念作為指導。一定要領悟進去,多聽、多看、多感受。聲樂學上,不管是什么樣的唱法,或者是什么樣的聲部,歌唱最基本的技巧就是盡可能地唱出讓人感覺到是圓潤、輕巧、清澈的聽覺感受,如果唱出的是笨重、粗糙,甚至是渾濁不清的音質,那么就違背了歌唱給人帶來美好享受的初衷了。而在音質的把握上,不管是強音,還是弱音,歌唱者一定要保證所唱出的聲音是純凈、飽滿的,不但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且是富于歌唱者的表現(xiàn)能力的。男高音聲部“難”是相對而言的,并不是絕對不變的,只要歌唱者堅持不懈地刻苦鉆研,勤奮努力,終究有一天會水到渠成,把高音唱法的技巧精髓掌握,即可把“難”變“易”。以上是本人對男高音“關閉”唱法的粗略探析,深知還有許多不足,還需繼續(xù)努力完善。
參考文獻
[1]彭莉佳.嗓音的科學訓練與保健[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2]趙梅伯.唱歌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3]鮮花獻秉義——祝賀劉秉義獨唱音樂會成功[J].人民音樂,2006年,(2).
[4]金鐵霖.聲樂教學文集[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5]尚家驤.歐洲聲樂發(fā)展史[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6]男高音訓練之探微[J].惠州學院學報,2009,(1).
[7]論唱法的本質特征[J].藝海,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