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艷
凌源市是溫室黃瓜生產(chǎn)的主要區(qū)域,從多年溫室黃瓜生產(chǎn)中,總結了溫室黃瓜栽培技術,有以下要點:
1 產(chǎn)前整地
深翻土壤40厘米左右,做寬度1.2-1.3米畦子,倒翻畦子內土壤,填入玉米秸子20厘米,再覆土蓋之,放水灌溉,襯實土層。玉米秸的放置,有利于提高地溫,并為黃瓜根系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生長條件。
2 農家肥的使用
每667平方米使用農家肥20立方米,最好以人類尿液與土加之牛糞混合配比,比例2:1:2.,待充分發(fā)酵后,提前10天推入畦子中散開,再進行20厘米深翻。
3 育苗
3.1 育苗
在做好畦子的基礎上,把畦子放水澆灌,待水滲后,把準備砧木南瓜種子均勻播散在畦子面上,上面覆蓋土2厘米,再用塑料薄膜支拱。同樣方法,待過3天后,再把黃瓜種子撒入畦子中,加1厘米土覆蓋。
3.2 嫁接及嫁接后管理
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出現(xiàn)為發(fā)芽期,時間為5~6天。出苗前要求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播種的土層要通氣條件良好,以促使種子出苗早,出苗齊,出苗壯,防止猝倒。待種苗生長到8厘米高后,進行人工嫁接,采用插接法嫁接。嫁接好的秧苗要裝入營養(yǎng)缽,均勻擺放到畦子中,充分灌水后,支拱覆膜蓋好。嫁接3天內,白天溫度保持25~30℃,夜間17~20℃,相對濕度95%以上;嫁接后第四天起,白天22~26℃,前半夜間溫度15~18℃,后半夜間溫室11~13℃;中午遮蔭,早晚見光通風,7~8天緩苗后可全見光,撤除小拱;定植前7天進行低溫煉苗,白天20~23℃,夜間10~12℃,地溫不低于12℃。當秧苗3~4片葉,株高達12~15厘米時,即可定植。
4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每667平方米溫室面積定植3 300株左右,株距25~30厘米,行距55~60厘米左右。定植緩苗期內溫度要高達35~37℃,緩苗后溫度要低至28~35℃,澆足緩苗水。此期間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進根系的發(fā)育和雌花的分化。給予低夜溫15℃以下,短日照(8小時),能促進雌花分化,控制溫度保持在五天長一片真葉,黃瓜的根系需氧量大,定植緩苗后,要中耕松土,松土3次,注意不要傷到秧苗的根系。定植后底瓜長到3~5厘米之前,不要澆水施肥,控制瓜秧徒長,低溫練苗,這是增產(chǎn)增收關鍵。
5 越冬期管理
5.1 摘除根瓜
盡早摘除根瓜,適當疏瓜,能防止歇瓜現(xiàn)象發(fā)生,提高產(chǎn)量。
5.2 積存溫度
勤擦試薄膜,增加薄膜的透光度,澆水要慎重,防止?jié)a根。這段時間主要以溫度為主,提倡高溫養(yǎng)瓜,盡量提高大棚溫度,高溫養(yǎng)瓜是在冬季最寒冷的階段,草簾子早揭早蓋,早揭草簾子使陽光早進入棚內,早蓋草簾子盡量維持夜里溫度,使夜間溫度不至于過低,白天基本不放風,蓄積白天溫度,將熱量積在棚內,土壤、墻體中。以便夜間棚內沒有溫度來源時,靠著蓄熱緩慢釋放,使得夜間溫度不至于過低。
5.3 放風
建議最寒冷季節(jié)中午12點左右放風,放30分鐘左右即可,關上風口。棚內溫度不超過37℃,不用放風,從而提高棚內溫度(注意:高溫養(yǎng)瓜是在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其余時間正常放風)。
6 盛瓜期管理
盛瓜期是形成產(chǎn)量的最關鍵時期。注重增施鉀肥,確保植株不早衰,防病治病為重點,滿足肥水供應,適當蘸花等栽培管理,提高黃瓜產(chǎn)量。沖施生物菌肥,有提高肥效,抗病,增產(chǎn)的作用。
7 黃瓜侵染病害的發(fā)生與防治
7.1 霜霉病
霜霉病發(fā)病的適宜溫度為18~24℃,高于30℃,低于15℃不發(fā)生。相對濕度85%以上,即葉面形成水膜,這種環(huán)境需6小時便侵染;這三個條件缺一個,即不能侵染。防治藥劑:杜邦抑快凈、普力克、安克、氟嗎錳鋅
7.2 灰霉病
病菌潛伏土壤中,借助氣流傳播,在溫度18~23℃,相對濕度90%以上的高濕條件下易發(fā)病。春節(jié)前連續(xù)陰天,氣溫不高,棚內濕度大,放風不及時易發(fā)病。棚內溫度高于31℃病情不易擴展。防治藥劑:菌思奇、嘧霉胺?;颐共【鷮偃跫纳?,病菌易侵染即將開敗的花,蘸花可減輕灰霉病的發(fā)生。
7.3 黑星病
病菌通過種子、植體表皮、氣孔或傷口侵入,當氣溫15~25℃,棚內相對濕度大于95%易發(fā)病。防治藥劑:杜邦萬靈、杜邦福星、世高。
7.4 白粉病
在溫度15~30℃,相對濕度80%以上,氣溫升高,溫度適宜,適宜孢子飛散。雖然低溫此菌可萌發(fā),但高溫萌發(fā)率明顯提高,所以高溫干旱與高溫高濕交替出現(xiàn),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時很容易流行,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7.5 黃點病
近年來細菌性葉枯病(黃點?。┌l(fā)病較重,主要通過種子帶菌傳播蔓延,土壤帶菌,個別品種發(fā)病較重。防治藥劑:黃點病可用杜邦萬興加廣天或黃瓜素加“廣天”加以防治。
7.6 細菌性角斑病和細菌性緣枯病
細菌性病害防治藥劑用農用鏈霉素可殺得、冠菌清等銅制制劑治療,注意!黃瓜對銅制制劑敏感,用藥一定要按說明配制!預防細菌病害,可在防治其它病害或葉面肥時加一些廣天。
8 溫室黃瓜蟲害防治
8.1 蚜蟲
蚜蟲身體小、繁殖快,又是病毒的傳播媒介。必須提前預防、及早治療。用藥有蚍蟲林,20%速滅殺乳油等。
8.2 斑潛蠅
幼蟲在黃瓜葉片上的上下表皮之間蛀食,造成了彎彎曲曲的隧首。防治藥劑,潛蠅丹加阿維菌素混合噴霧。
8.3 根結線蟲
該蟲在土壤5~3厘米處生存,常以卵或2齡幼蟲隨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菌及灌溉水是主要的傳播途徑。55℃以上溫度10分鐘致死。防治方案:提倡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或根據(jù)當?shù)貧夂蛱攸c選用土壤高溫滅菌法,先深翻疏松土壤,每畝施用100千克碳酸氫氨均勻灑在土表上,然后耕翻土壤把肥料均勻和土壤混均,扣上塑料薄膜,往土壤灌水至飽和,棚膜四周壓緊蓋嚴,密封悶棚一個多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