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京學堂啟動儀式上,北大校長王恩哥表示,燕京學堂培養(yǎng)的來自全球的杰出青年,將成為各個領域“了解中國、熱愛中國、貢獻世界”的未來領導者。燕京學堂的推動者們希望讓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學生擁有中國的教育經歷,為“未來全球領袖”注入中國因素——在燕京學堂官方網站上,口號為“為未來的世界領袖提供精英式的中國體驗”。
與此同時,清華校園里“蘇世民書院”已經動工。蘇世民學者項目是美國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以個人捐款1億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在清華大學設的獎學金項目,面向全球選拔世界頂尖大學的本科畢業(yè)生,到清華進行一年的研究生學習。
該項目的宗旨與燕京學堂異曲同工,比如“幫助具有世界領導潛質的各國青年深入了解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理解中國的未來發(fā)展,培養(yǎng)潛在的‘知華派領袖”。
這個項目的醞釀和啟動比燕京學堂更早。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告訴記者,制定課程和聘請老師的工作已在進行,募款速度也超出了此前預期,包括啟動時的1億美元在內,現在已經募集到2.75億美元的資金。
第一屆學生將在2016年9月入學,項目計劃第一年招生100名,第二年再擴大到200名。生源的分配比例是:20%來自內地和港澳臺,45%來自美國,剩下的來自全球其他地區(qū)。
“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政治、商業(yè)和學術界的全球領袖,”潘慶中說,因此相應的課程體系包括經濟學、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和國際關系;同時教學也將重視交互性、領導力培養(yǎng)和實踐。在主事者的設想中,通過一年的學習,這些全球最優(yōu)秀的學生將建立起良好的私人關系,遇到問題時,未來的領導人“可以直接打電話討論”。
對于這類兩校相近的愿景,北京大學英語系副教授高峰楓對記者評論:“我覺得‘培養(yǎng)未來世界領袖和‘學術研究無法共存。燕京學堂的負責人希望以一年的同窗之誼,換取海外學生未來對中國的友善,這屬于美好的愿望,也屬于戰(zhàn)略投資。投資能否有回報,誰也說不清。但既然投資,便指望獲利,指望取悅他人。但是真正的學術研究,是求真、求知、求道,所以應當無國界,無功利心、計較心。外國學生若認真來學中國文化,不必期望日后他們一定認同中國文化。中國學生學外國文化,也是這樣?!闭浴稌r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