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玲 閆萬濤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基礎教育的任務不應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并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就必須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但是,深入教學一線的我,越來越體會到特別是在農(nóng)村小學里,孩子們的思維比較閉塞,加上農(nóng)村的家長們文化素質低,沒有能力、也沒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致使孩子根本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因此,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科學的指導勢在必行。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際,淺談一下筆者是怎樣指導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
一、從調(diào)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入手
學習興趣是學生探究知識的巨大動力,是發(fā)明創(chuàng)新的某種精神源泉。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愿學,樂學數(shù)學呢?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使學生不感到有學習的壓力,喜愛老師的課;其次,思想上多關注學生,幫助學生找到自信,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學生自己“試一試”,他們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也不能包辦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fā),使他能在你引導下,嘗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戰(zhàn)。
二、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切入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從教育本質的高度,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作了精辟的概述:“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绷己玫膶W習習慣,則是學生在較長時期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和鞏固下來的行為定勢,它對學習的過程、質量與效果將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我在教學過程中,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嚴格、刻苦鉆研的學習態(tài)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認真仔細、整潔的書寫、自覺檢查的習慣;以及學生樂于課前準備、活于課堂探究、勇于課后延伸;及時復習和獨立完成作業(yè)等習慣。如果學生學習習慣不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會學習。要學會學習,首先得學會預習。其次,學會聽課。再次,學會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第四,學會復習。而教師要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一步不讓,嚴格要求,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習慣。
三、從指導學生課前預習開始
在新課程的標準下,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進行課前預習呢?我在教學時采用的是讓學生在課前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的方法。提示學生預習時要認真,要逐字逐詞逐句的閱讀,并且用筆把重點畫出來,加以理解。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礎問題,可以用以前的知識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通過積極思考去解決。或與父母同學進行討論,在合作交流與探討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既增加了學生探求新課的興趣,又可以弄懂數(shù)學知識的實際用法,對知識有個準確的概念。做好課前預習,不僅可以明確新課的重點和難點,發(fā)現(xiàn)不懂的問題,使自己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學習,而且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四、從課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抓起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學習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時時可見,它既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時,為了求出它們的面積公式,我引導學生自主合作,采用小組探究的形式,讓學生互相動手去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并且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小正方形和長方形寬的關系,從而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自主討論交流,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邊長×邊長。在整堂課中,我只在其中起了引路人的作用,我完全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獲得了新知,又加深了印象。
五、從課下鞏固落實復習
復習是知識鞏固的過程,是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技能的過程。它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常見而又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人說:“平時數(shù)學教學是栽活一棵樹,復習過程是育好一片林”。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復習課的重要性。 我在指導學生復習時,一般是不只根據(jù)教材提供的習題進行復習。因為教材上的練習題多數(shù)是普遍性的、基礎性的習題,不一定能彌補不同學生個體上的漏洞和欠缺。我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一些復習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平實做的可以一帶而過,容易出錯的則從多方面進行鞏固練習。這樣一來,整理和復習時就能夠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了。所以,我就有真對性的給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做到一道練習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對號入座”,各取所需,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以此來調(diào)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使復習鞏固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