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冰
一次,法國文學大師雨果來到法國南部的蒙東維峰游覽。由于地形不熟,他雇請了一位導游帶路。導游入行不久,卻也熱情。一路風景秀麗,令人流連忘返。
在登上蒙東維峰后,根據(jù)行程,導游又帶領他去游覽前方的景點“冰雪之?!?。然而由于地形不熟,導游竟帶錯了路,他們走上了一條越來越窄的水堤。再往前走,只剩下兩個懸崖中間的一堵薄薄的冰墻了。山窮水盡時,他們別無選擇,必須通過冰墻然后爬上山頭。
好不容易到了山頭的旁邊,但冰墻與山頭高度又相差五六尺,連接的部分是一堵絕壁。導游自己用盡全力爬上了絕壁,再彎下腰伸出雙手艱難地將雨果拉上了山頭。這趟游覽對于雨果來說真可謂是刻骨銘心,雖然觀賞到了山頂獨特的景色,但也受到了很大的驚嚇。
按照當時的規(guī)定,游覽結束時,導游要拿出意見簿,請旅客簽署意見。那位導游慚愧得不敢抬頭,而雨果卻主動去要意見簿,然后在上面認真地寫道:“米歇爾·特夫蘇救了我的生命,是個好導游。”導游見了,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我想,大師在意見簿上對于新手導游帶錯路,而且將自己置于險境的過錯只字不提,反而認真地贊揚了導游在險境中奮力營救的行為,他所展示給世人的不僅是大師博大的胸襟,還顯露出了一位智者的智慧。
(摘自《燕趙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