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中東富豪之后,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病人”正在成為美國各大著名癌癥治療中心的第二大外來人群。
位于美國波士頓的梅奧診所,被公認為全球醫(yī)療診斷的“最高法院”。2012年到2013年的兩年中,梅奧(診所)的中國患者數字已經翻了兩倍,預計今年下半年會翻三倍,最新的數字已經接近200人。而在這之前,每年接診的來自中國的病人只有二三十人。
一些軟性的國外就醫(yī)優(yōu)勢被反復提及,比如,舒適放松的環(huán)境、醫(yī)生對病人隱私的充分尊重、充足的問診時間、專家組貫穿治療全程的聯(lián)合會診等,這些在中國越來越大、越來越繁忙的醫(yī)院里的稀缺資源,是國外就醫(yī)的標準配備。
“以前從沒有想過去美國看病,總覺得生病的時候有朋友家人在身邊比較踏實,而且中國醫(yī)生的水平也很高,所以我們托了各種關系找專家,上海、北京的都去看過了,但是醫(yī)生建議就是要化療,而且當時說存活期可能不會超過一年,我們全家都很悲觀?!被貞浧鹱畛蹀D診去美國的經歷,肺癌患者張?zhí)烀鳎ɑ┖軕c幸,自己當時做了一個“不甘心”的選擇。
在以癌癥治療聞名的梅奧診所,張?zhí)烀鞯谝淮沃溃瓉硭恍枰弥粑漆t(yī)生的單子去一樓交費,再去影像科預約核磁排號?!斑@些在中國醫(yī)院跑斷腿的事情,你都不需要做,不同科室的醫(yī)生會對你每一項檢查會診研究,并在第一時間安排你做進一步治療,可這在繁忙的中國大醫(yī)院,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有些大專家一上午要看好幾百個病人,他甚至連抬頭看你的時間都沒有?!彼嬖V記者。而對這些遠渡重洋的中國病人來說,更先進的治療理念,更人性化和人文關懷的治療環(huán)境并不是他們選擇的全部,對中國嚴格審核的藥品上市制度來說,在國外治療,可以與國外同步使用最先進的治療藥物,這對和死神賽跑的癌癥病人來說,顯得尤其重要。
2013年2月,來自上海的吳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登上了飛往美國麻省總醫(yī)院的航班,在之前的一年半時間里,這位深受四期肺癌折磨的患者經歷了多次放療、化療等常規(guī)治療方案,包括自服中藥的治療。
按照預約時間,吳女士見到了美國臨床腫瘤治療指南委員會主席Azzoli教授,這位全美知名的肺胰癌專家確診吳女士所患的是肺胰癌??紤]腫瘤可能已經產生耐藥性,Azzoli教授建議她使用MK新藥臨床試驗。隨后的治療充分證明了吳女士的幸運和新藥物的療效,但她明白,如果不來美國,最樂觀的估計,這些藥在中國可能需要至少10年之后才能使用上,而那時,對她來說,新藥的上市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
找到適合的病人帶去美國,和拒絕需求強烈但已經不適宜去美國的病人,這是蔡強(化名)正在做的事。他經營著一家出國醫(yī)療平臺機構,“96%的中國高端患者根本不知道出國看病這件事。當他們有病的時候,他們還是習慣于去找朋友、找關系、找中國的醫(yī)生去看病,這是中國高端患者目前的情況”。摘自《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