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是二月河的“忠實讀者”。二月河為何這么受推崇?二月河,作家,因“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為海內外讀者熟知。日前,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對二月河進行了專訪,以下是他接受采訪時表達的觀點。
腐敗與每個人都有關聯 現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么強的。這種力度絕對是不見史冊的。腐敗不會導致速亡,但腐敗能導致必亡。滿軍入關時僅有12萬兵力,而漢族武裝有400萬人,你腐敗了,400萬人也就是一堆臭肉,不腐敗,12萬人也能變成一把剁肉的刀。
腐敗與每個人都有關聯。到了某一天,腐敗蔓延至全社會,社會“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整個發(fā)作,你說你往哪里逃?毛澤東同志講過,崇禎不是個壞皇帝,可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他又有什么辦法呢?人清醒是需要條件的。很多人清醒是在大禍臨頭時,在東窗事發(fā)時,在接受調查時。到那時清醒還有什么意思,錯誤已經鑄成。
人們?yōu)楹坞y崇拜“典型”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里的《夜叉國》中談到“什么是官”:“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很多官員享受這種特權所產生的與眾不同的感覺。所以,對權力無原則的崇拜是導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這種態(tài)勢,怎么改變呢?這就需要栽培除了權力之外別的值得崇拜的東西,比如說學識、品性,比如說典型人物,如焦裕祿、吳金印等。需要給這些典型人物以社會地位,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宣傳這些典型,但是許多人在官員面前還是奴顏婢膝的,你叫群眾怎么去崇拜典型而不去崇拜官員呢?我們教育官員拒絕貪腐,應該告訴他們,家庭的榮譽、社會的尊崇,都應算成是官員的“收入”。
中國為何突然間就落后了 兩千多年以來中國的GDP一直是世界第一,但到了道光年間發(fā)生鴉片戰(zhàn)爭,是說落后就落后了。所以,對經濟實力不能迷信,對文化實力也不能迷信。對政治的腐敗,不能拿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燦爛這些事去抵消。不管你有多高的GDP,多大的文化體量,如果腐敗橫行,都會轟然倒塌。
我們不能迷信任何東西,不能迷信GDP,要把國家綜合實力搞上去,這是最根本的問題。什么叫正能量,人民在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追求健康,向往人人都美好的世界,這種信仰支撐可以說是民族力量的現實所在。
雍正的密折制度 腐敗和意識形態(tài)無關,不管什么樣的意識形態(tài),都要面臨腐敗問題。西方制度難道就沒有腐敗嗎?中國有中國的特點,不可能照搬西方。相應的制度,還得靠我們自己來建立。同時,應善用文化的力量約束貪官。
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面,但是籠子的鑰匙在誰那兒?鑰匙要放在人民群眾的手里面。
我想在這里不妨談一談雍正的密折制度。這種制度是官員向中央和雍正反映情況,他們不一定光說負面的問題,還可以講瑣事,作為中央掌握情況的一種材料。要了解情況,領導干部需要交一些基層朋友。
當前,中央的這種反腐是在爭取時間。就是爭取時間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制定長治久安的政策。貪官污吏在那個地方拼命地撈,撈的都是我們老百姓的錢,那老百姓當然是不滿意的。沒有因反腐而導致國家或者民族產生危機的,原因就在于,反腐植根于人民群眾最基本的心理訴求。
摘自《都市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