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貴成
南唐時,宮中有位叫窅娘的妃子,能歌善舞,李后主對她寵愛有加,專門用黃金為她制作了一雙高六尺的蓮花鞋。得到如此恩寵,窅娘喜不自禁,可是蓮花鞋太小,根本穿不進去。為了不負隆恩,她便用白綢將腳緊緊纏繞,纏成一個月牙形,這樣,便可勉強穿進去。穿著蓮花鞋跳舞,果然婀娜多姿,李煜大贊愛妃有凌云之態(tài)。其他嬪妃聽說窅妃纏足贏得皇上稱贊,便紛紛效仿,一時間,纏足成為最流行的裝扮,不僅嬪妃宮女效仿,連民間女子也緊跟時尚,把腳纏成三寸金蓮。
到北宋時,纏足之風達到高潮,文人墨客紛紛撰文歌頌,表達對小腳的喜愛,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經寫了一首詠纏足的詞:“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痹诟鹘缛耸康耐撇ㄖ鸀懴?,小腳已經成為評判一個女子是否美麗的標志。在這種審美觀念下,不纏足的女子連談情說愛都難。
這股流行風一直刮過清朝,到民國時,小腳已經成為女子的沉重負擔,不管你愿不愿意,父母都會在幼年時就折斷你的腳,用裹腳布層層包裹,每一層都浸透著血和淚啊。人人都是“金蓮”,就沒什么稀罕了,缺點倒是很快顯現(xiàn)了出來,小腳會導致重心不穩(wěn),不能干活,連路都走不快,讓女人一生都無法正常生活。于是,有識之士開始反對裹腳,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最終才讓女人的腳恢復原狀。
另一股流行風是從春秋時刮起的。一位妃子腰細如柳,一手可握,楚靈王一看就兩眼放光,從此便“君王不早朝”,其他嬪妃見細腰受寵,趕緊效仿,拼命節(jié)食減肥,餓得顴骨突出,兩眼發(fā)黑,依然樂此不疲。既然越瘦越美,宮女們自然也不甘示弱,趕忙緊跟時尚。
細腰之風一路刮到民間,刮過女子,又刮到男人身上。于是,舉國上下都開始減肥,越瘦越美麗,如果你任由自己長成個胖子,就會成為全國人民恥笑的對象。
為了達到理想的瘦腰效果,很多人一天只喝半碗粥,餓得頭昏眼花,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更別提工作了。一時間,楚國農業(yè)荒廢,軍隊無力訓練,餓死的人更是一撥接著一撥。鄰國的國君聽到這個消息,開心不已,這不正是攻打楚國的好機會嗎?于是發(fā)兵攻楚。無奈楚國人餓得骨瘦如柴,哪能抵擋敵人的侵略啊,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丟盔棄甲,讓人感慨不已,都是流行惹的禍啊。
幾千年后的今天,人們依然對流行趨之若鶩,前仆后繼地忙著隆胸、整容、減肥。殊不知,流行有風險,跟風須謹慎,否則,“金蓮”和“細腰”的悲劇就會再次上演。
(摘自《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