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斌
【閱讀前言】
標題含義一般從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表層含義即標題的字面意義,深層含義即標題的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標題如果是比喻句,文中又往往不是圍繞標題的字面含義來展開敘述的,那么我們就應該聯(lián)系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領悟出標題的深刻含義。
通常情況下,這類試題多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考查的角度包括:標題的深刻含義;擬寫標題;分析標題的作用;理解標題的深層含義等。
【即學即練】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浦東機場送別那一刻
□明前茶
那天,17歲的女孩將出國,家中四位至親一起送她到浦東國際機場。天空陰沉,細雨霏霏。行李六大包,做長輩的都舍不得讓那孩子自己拎到托運柜臺,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到加州轉(zhuǎn)機時,這六件沉重的行李將不得不由這個瘦弱的女孩子獨自一人連拉帶拽,運到另一個托運柜臺,隨她轉(zhuǎn)機去紐約。
在候機大廳等候的這兩個小時內(nèi),對孩子的父母來說,可能是一生中最漫長、最焦慮的兩個小時,空氣中充滿了小心翼翼的僵持感。孩子的媽媽一直緘默不語,只有爸爸和女兒間或交談幾句。
隨后,我留心到一個細節(jié):這孩子通過登機通道時并沒有回頭。
這是一場注定不對等的目送,離去的人滿懷憧憬,送行的人失魂落魄卻又強裝鎮(zhèn)定。我目睹那位父親默默地擁抱妻子。我聽到他反復說:“她連理發(fā)都會了,你還擔心什么?據(jù)說中國留學生只要會炒一大碗蛋炒飯,就能在美國把來自五湖四海的留學生都hold(控制)住?!?/p>
妻子破涕為笑:“看看你的頭發(fā),你女兒這手藝,能算出師了嗎?”
我這才注意到那位父親,一身儒雅裝扮,頭發(fā)卻理得像小兵張嘎——兩鬢青白,幾乎露出頭皮,中間部分的頭發(fā)卻像蘆葦一樣茂盛,垂下來的劉海還滑稽地攢出一個“桃尖”。
“看你說的,女兒不拿我這腦袋當冬瓜練手,還能拿誰的腦袋練手?你還說我,看看你這狗啃一樣的劉?!?/p>
妻子撥開他的手,嗔道:“你不懂,這種犬牙交錯式的劉海是今年的大熱門,T臺上的名模,都是花了500美元才能剪出這種調(diào)皮的效果?!?/p>
一語未了,做媽媽的忽然開始沿著候機大廳的落地窗奔跑,她想離得稍近點兒,看著她的孩子登機,看看她有沒有回頭張望。果然看到那女孩子,登機時她開始猶豫,甚至往下跑了幾級,往這邊看。當媽媽的明知她聽不見,仍然拼命敲打玻璃墻,幾乎引來了保安。然后那孩子似是硬起了心腸,迅速鉆入飛機,看不見了。
兩分鐘后,爸爸的手機響了,孩子關機前發(fā)的最后一條短信到了,爸爸念給所有在場的家人聽:“雖然前程未卜,但是爸爸媽媽,別忘了在這兩個月中,我學會了洗衣、做飯、修剪草坪,學會了拆洗被褥和窗簾、擺攤賣書、烘烤西點,并給你們理了最難看的頭發(fā),我將憑借我在集訓課上學到的一切去應對所有的困境。請發(fā)笑臉給我,我只需要鼓勵?!?/p>
我目睹為她送行的親人都掏出手機發(fā)笑臉給她,在她獨自走向異國他鄉(xiāng)之前。精神上的斷乳是如此困難,就如同心上用血肉做的繩索被生生拽斷,但這一天終將到來,到了那一刻,請不要哭著走,一定要笑著走。
(選自《讀者》2014年第8期,有刪改)
【專項訓練】
1.結(jié)合上下文,談談你對題目的理解。
解題思路:對文章標題的理解主要從作用和含義這兩個方面入手。對本文來講,“浦東機場送別那一刻”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人物及事件的敘事線索。
【拓展練習】
2.結(jié)合文章標題,第一段中的黑體部分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解題思路:文章的標題總括了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浦東機場送別那一刻”,點明了送別的環(huán)境,交代了特定的氛圍。
3.選文第四至八段是父母之間的一段“詼諧”的對話,有人認為與凝重的送別氣氛不符。你認為作者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解題思路:插入父母之間的對話,看似與送別無關,但經(jīng)過仔細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作用不容忽視。具體操作時,同學們可結(jié)合課文標題和主要內(nèi)容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