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高玉倫被抓捕歸案。至此,“9.2殺警越獄案”的三名逃犯全部落網(wǎng),共耗時9天。相比,“爆頭哥”周克華比他們有名得多,也耗費了警方更多的時間。他2004年在重慶犯下槍殺搶劫雜,流竄云南、湖南、江蘇、重慶各地,身背十條命案,直到2012年8月才被擊斃。
兩相比較,就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抓捕周克華用了8年,而抓高玉倫等人卻只需9天?看上去,周克華的運氣似乎更好一些。
高玉倫等人和周克華的逃亡記錄差得有點遠(yuǎn)——周逃亡數(shù)千公里,高玉倫三人卻只跑了30公里,連延壽縣都沒都能出去。
除了運氣,周克華擁有至關(guān)重要的一項有利條件——2004年他犯事時,警方尚未掌握其具體的身份信息;而高玉倫等人甫一越獄,警方卻對其相貌、身份證、戶籍信息全然掌握。
對于警方來說,這份信息關(guān)鍵到了什么地步呢?
為獲取周克華的準(zhǔn)確信息,湖南、江蘇、重慶警方三省聯(lián)動,花了三年多時間。他們先是在長沙查到周的近照,再在南京查到周的身份證信息,最后在重慶獲得周的作案習(xí)慣與行動特征。直到2012年年中,這個漫長的信息拼圖行動才宣告完成。
2012年8月10日,周克華在重慶再次露頭,警方只用了四天時間就將其鎖定并擊斃。
4天和8年,這種效率的飛躍不是直升機(jī)飛得更低了,也不是武警跑得更快了,更不是警犬的鼻子更靈了。那是為什么?原因很簡單,終于知道要找的人是誰了。
逃亡已經(jīng)不再是個體力活,也無法再仰仗運氣。相對于有限的警力,熟讀通緝令的群眾才是深不可測的天羅地網(wǎng)。一旦身份信息暴露,“網(wǎng)”無處不在,落網(wǎng)只是時間和概率問題而已。對于逃犯來說,逃跑這個游戲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么艱難。
對于那些潛在的逃亡者,我只想說,忘了那些亡命天涯的傳說吧,這實在不是一個適合越獄和逃跑的時代。?笪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