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川
臘月初十是澤道師傅的生日,每年這個時候,師傅的弟子都會從四面八方來到武夷山給師傅祝壽,很多弟子會帶去自己用朱砂寫的心經(jīng),師傅會回贈給弟子大紅袍。我把寫好的訪問發(fā)給師傅過目,師傅在微信上回了一個“禪”字。
我問澤道師傅:“愿力和欲望的區(qū)別是什么?”澤道師傅說:“愿力是為了別人,欲望是為了自己?!薄澳菈粝胧鞘裁??”“夢想是在夢中,夢想化為愿力,便會開花?!?/p>
心語:夢想中只有自己便是欲望,欲望本身就代表匱乏與索?。粔粝胫杏辛藧郾闶窃噶?,愿力代表豐盛和邀請。愛的本身就是生命的舒展與開放,誰不愿意成就自己的生命呢?然而,到底.是什么障礙了我們對生命無法正確的表達?宿世的因緣,無始以來的生命輪轉(zhuǎn)……結(jié)果太多太多無名的背負,無休止地消耗著我們的生命能量,似乎永遠也走不出的生命模式。
依著佛陀無盡的慈悲,我便帶著信仰和希望上路。師傅說:“要記著回家!”回家,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你便與自己和解了;回家,回到有愛的地方,你便是愛,當下便處處繁花盛開。
記者:澤道師父,您好!很高興能在風景秀美的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見到您。禪茶文化節(jié)已經(jīng)舉辦第五屆了,您覺得大紅袍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到此?
釋澤道:時下,南漂、北漂或者漂行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很多,在漂泊的時空中,人們在得到得不到、失去失不去中奔波忙碌……想超越現(xiàn)實,卻被現(xiàn)實所困:想改變社會,卻被社會改變。這個時候,讀經(jīng)品茶都能讓你迅速找到你的初心。一個成功的男人,要學會降服自己的心;一個成功的女人,要學會降服自己的情緒。我們常問:源頭活水在哪里?其實,源頭活水就在你心中,就在你專注泡大紅袍、讀《金剛經(jīng)》的當下。
記者:什么是初心?
釋澤道:在佛家看來,初心就是本心,是你心的本來面目。初心是智慧的種子,但常被掩埋在無名知障的煩惱中。有一個故事,從前在印度有一個國王,讓他的大臣為自己唱歌。下面的大臣唱到“其實我們都是瞎子”時,國王很生氣,于是問大臣為什么唱這樣的歌。大臣用一塊布包住自己的臀部和腿部,問大家,“這是什么?”大家說:“裙子?!焙髞泶蟪加貌及☆^部,問大家:“這是什么?”大家說:“頭巾。”大臣用布包住自己的脖子,問大家:“這是什么?”大家說:“圍巾?!贝蟪紗枃酰骸巴瑯右粔K布,有這么多名稱,難道我們的眼睛真可靠嗎?”人們總是出于習慣把事物看成堅實不變的,而看不到事物本質(zhì)是緣起性空,忘記了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你很認真地觀照自己,放下執(zhí)著的時候,就是初心回歸的時候。
記者:對于普通人,如果把人生濃縮成一句話,您會怎樣說?普通人如何擁有更好的人生?對于學佛者,如何達到更高的層次?
釋澤道:對于普通人,把人生濃縮成一句話,就是學做一真人。我不能告訴你怎樣擁有好的人生,但是能告訴你怎樣走向更有希望的人生。首先,對人生永遠懷有美好追求:其次,擁有最真實的愛的體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地尋求智慧,多讀《金剛經(jīng)》。佛陀說《金剛經(jīng)》的目的,是教導大家追求更高的終極意義,獲得精神上的支撐,擺脫一切煩惱,獲得智慧,具備這種覺悟特質(zhì)的就是佛。所謂“發(fā)阿諾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決心成就無上智慧,是修行大乘菩提道的全部內(nèi)容。
記者:古時候的茶農(nóng)在采摘大紅袍時候,會焚香讀經(jīng),以視鄭重。大紅袍口感的厚重,和《金剛經(jīng)》的智慧的厚度的確有相似之處,您可否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金剛經(jīng)》?
釋澤道:《金剛經(jīng)》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的簡稱。金剛是比喻,般若波羅蜜是佛法。金剛是佛法里罕見的寶物,比金剛石還要厲害。世間的金剛石有三種顯著特點:一,結(jié)構(gòu)穩(wěn)定,不易發(fā)生變化。二,明凈璀璨,很難被外物污染。三,硬度高,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本經(jīng)以金剛為喻,以最堅固、最明凈和最銳利屬性比喻佛經(jīng)所說的道理:首先,以金剛比喻這部佛法特別堅固,不易被破壞。其次,以金剛比喻佛法的智慧光芒和純明不染。最后,以金剛為喻告訴佛法能破除種種煩惱,如何降服自己的心。
記者:學佛的目的是什么?
釋澤道:簡單講,學佛是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正能量,改變習氣。戒定慧就是正能量,貪嗔癡慢疑就是負能量。古往今來,儒釋道三家都是在解決人的問題。成為人身,應(yīng)該高興,尤其是六根俱足,青春健康,又有信仰的人。很多人喜歡看《西游記》,其實你可以把《西游記》里所有的妖魔鬼怪甚至神仙等,都看成是一個人,那些妖魔鬼怪是一個人內(nèi)在的漩渦和問題,神仙和佛,是一個人內(nèi)在本自具足的智慧和良菩。學佛,就是要把自己內(nèi)在的漩渦問題清除,讓優(yōu)點和智慧更發(fā)展。有些人,看電視總喜歡選擇看哭哭啼啼的悲劇,不選擇陽光積極的喜劇,你自己就是你生命的導演,選擇的劇本就是你看世界的樣子,要讓你的世界起變化,就要改變習慣,換一個劇本,為何不可?現(xiàn)代人很大程度的問題就是有文(理論)沒有化(消化吸收),有信(佛的信賴)沒有仰(佛的境界),有智沒有慧。
記者:如何去覺?
釋澤道:覺性就是眾生覺察宇宙、人生實相的本能。眾生皆有智慧,但以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蚊子,理解眾生如何從本具覺性到完全喪失覺性。蚊子在叮咬人前是很靈敏的,很難被打到。可一旦吸吮到人血,就會沉醉在美味中不能自拔,而這個時候是最容易被打到的。因為美味升起的貪心,覆蓋住了敏銳覺察的功能。人性也是一樣,欲望過強的人,會因為欲望遮蔽了覺性,覺性的缺失會喪失理性,犯下錯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蚊子也一樣。要有覺性,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欲望歇,智慧起。
記者:股若智慧的層次是怎樣的?《金剛經(jīng)》究竟講什么?
釋澤道:般若,是梵文中“妙智慧”的意思。般若智慧不同于世間的智慧,是指能夠認識道、證物道,了脫生死煩惱,得道成佛的智慧。根本智慧是超越一般聰明和普通智慧,了解生命本源和本性。大乘佛法把般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文字般若。是指佛所說的一切成佛言教,是啟發(fā)凡夫智慧的重要媒介;其次,是觀照般若。是從文字般若得來的智慧,借助禪定去觀察,才會找到通向真理的正確道路:最后,是實相般若。在觀照中、一念間,證悟真理,就是佛法的本來面目。般若智慧是超越時空的頓悟智慧,學佛就是要不斷拓寬自己的心靈空間,學會在人生中留白的藝術(shù)。
記者:殺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誼。我們?nèi)绾卧谌松袑W會“留白的藝術(shù)”?
釋澤道:我經(jīng)常告訴我的弟子,一個成功的男人,要學會降服自己的心;一個成功的女人,要學會降服自己的情緒。《金剛經(jīng)》講的是一種空性的般若智慧,超越時空。人生很多時候,留空間才能長久。就好比做生意,要首先給對方留利潤空間;做夫妻,也要給對方留隱私空間;做朋友,要給對方留口德空間……你放掉、擠掉、空掉后才能真實自己。生活的藝術(shù),就是要學會留白。量大福大,量就是心量,就是心靈的空間、氣量和度量。煩惱和壓力都是我們自身的心量不大格局不大能量不強所致。當你把心靈的泡沫都擠掉,靜至深處法生輝,用靜孕育心靈的智慧、用靜觀止萬法的本質(zhì)、用靜靜的心泡一杯大紅袍,那一刻你就會看見自己的內(nèi)心智慧的光芒;那一刻,你心中的佛會告訴你,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記者:大紅袍的魅力在哪里?
釋澤道: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一種。天心庵的僧人從唐朝貞元年間就開始在三坑兩澗種茶。由于各種工藝,茶會有不同的香味。茶的本昧是苦味,苦味也有不同的層次和程度。有一種苦,是來去匆匆直白的苦,叫死苦。另一種苦,叫活苦,是初嘗苦味,后又會回甘。還有一種,比如我們天心永樂禪寺的“無我”,初嘗是無,而后苦味會返回舌頭,回味無窮??辔对谖逍叙B(yǎng)生中是有利于心的。茶中的不同的苦味說明茶葉中不同的微量元素,可以平衡飲食,讓生活更健康。我常常跟來武夷山夭心永樂禪寺的有緣人說,茶道的本質(zhì)是修行,真正的茶人應(yīng)該了解整個茶系統(tǒng)的種植、生產(chǎn)、品鑒過程。大紅袍的魅力在于茶的苦味,細品這份苦,可以讓在家人更好地參悟人生,以儒家處世、以道家自處、以佛家養(yǎng)性。
記者:您可否送給《海峽茶道》讀者一句話?
釋澤道:常懷感恩心,常念眾生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