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莉
拿到《誰來抱抱我》這本書,我依舊遵循孩子的閱讀習(xí)慣——先看畫面。
封面上,刺先生一手拿著花,一手牽著刺小姐,而刺小姐則臉色緋紅。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個關(guān)于愛情的故事。
愛情?你也許瞬間有錯亂的感覺:這是給孩子看的書嗎?先別急著否定,不妨先來看看書里的內(nèi)容。
翻開第一頁,一個孤獨的背影進入視野:灰暗的底色,硬梆梆的樹樁,身上一根根直愣愣的刺,仿佛一下子就扎到了人的心里。不消你說孩子也明白,這位只看到背影的刺先生很不開心。這是為什么呢?
帶著疑問一頁頁翻過去,通過精致細(xì)膩的畫面和角色的生動刻畫,即使不看文字,孩子都能很快弄懂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這位刺先生是一頭豪豬,他渾身長滿了尖尖硬硬的刺,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們都懼怕他,認(rèn)為他一定不友好。于是,留給刺先生的只剩下比他身上的刺還要尖、還要硬的孤獨。孤獨令他憤怒,仿佛心里都長滿了硬刺,只是,這硬刺刺傷的只有他自己。
幸好故事發(fā)生了轉(zhuǎn)折。就在刺先生準(zhǔn)備如此孤零零、自怨自艾地度過余生時,他遇到了豪豬小姐。豪豬小姐敞開心扉接納了他。有了伴的世界充滿了快樂,他們坦誠交流,分享彼此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當(dāng)遇到別人的冷嘲熱諷時,他們相互安慰,不再感到傷心和痛苦。因為愛,心里的硬刺已經(jīng)被軟化,再也傷不到自己。
這就是刺先生的故事。文字簡潔生動,但語言非常講究,“刺”和“尖”這兩個核心詞,既包含了身體上的刺的意思,也暗指憤怒的情緒和孤獨的感受,具有雙關(guān)的作用。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可能遇到這個故事中類似的情境:不被歡迎,不被接納;或者剛好相反,正在考慮是否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無論他們面對哪種困惑,這個故事已經(jīng)在他們的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讓他們看待世界時有了不同的視角和態(tài)度,并最終擁有力量和胸懷,去拔除或者軟化自己心里的那根刺。
現(xiàn)在,你還覺得這本故事書不適合給孩子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