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基于土地督察的視角

        2014-04-25 03:29:22范柏乃張電電張曉玲鐘太洋
        中國土地科學 2014年9期
        關(guān)鍵詞:職責土地利用指標體系

        范柏乃,張電電,張曉玲,鐘太洋

        (1.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3;2.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北京 100035;3.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

        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基于土地督察的視角

        范柏乃1,張電電1,張曉玲2,鐘太洋3

        (1.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3;2.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北京 100035;3.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

        研究目的:構(gòu)建基于土地督察視角的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方法:專家會議法、問卷調(diào)查法、隸屬度分析、專家評估法。研究結(jié)果:(1)構(gòu)建了包含耕地保護目標落實、土地違法執(zhí)法監(jiān)察、土地規(guī)劃計劃管理等7大類的38項評估指標;(2)借助專家評估法確定了評估指標的權(quán)重體系。研究結(jié)論:現(xiàn)有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可用于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的試評估,在借助督察實踐信息反饋、考慮不同地域現(xiàn)實需求的基礎上,需進一步加以完善。

        土地管理;績效評估指標;土地督察;平衡計分卡

        1 引言

        《國務院辦公廳關(guān)于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有關(guān)問題的通知》中規(guī)定設立國家土地總督察、副總督察,負責組織實施國家土地督察制度;設立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向地方派駐9個國家土地督察局,代表國家土地總督察履行監(jiān)督檢查職責。省級、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職責存在差異,必然導致土地利用和管理行為出現(xiàn)差異,有必要分別評判績效。同時,盡管并未提及對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但縣市級政府接受省級政府監(jiān)督管理,直接反映省級政府工作績效;由國家土地督察機構(gòu)直接評判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行為,也是前者監(jiān)督檢查省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貫徹落實國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國家土地督察機構(gòu)通過監(jiān)督檢查,在減少建設占用耕地面積[1]、降低國有土地收益流失[2]、促進土地市場建設[3]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如何科學評判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仍缺少相關(guān)標準體系。

        現(xiàn)有土地利用和管理文獻多針對耕地保護[4-7]、土地整理[8-11]、土地利用[12-20]、土地制度[21-22]等具體環(huán)節(jié),缺乏對全過程績效的系統(tǒng)評估,這也導致一系列針對績效評估工作效果、效率的討論無法展開。鑒于土地督察職責涉及耕地保護、執(zhí)法監(jiān)察、節(jié)約集約用地等各個方面,基于土地督察視角構(gòu)建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可為評判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提供有力工具。通常的指標體系構(gòu)建涉及評估理論、指標選取、指標賦權(quán)3方面。一類評估理論強調(diào)長期與短期、財務與非財務、內(nèi)部與外部等不同類別指標間的“平衡”[23-26],土地利用和管理過程涉及多重領(lǐng)域、立足現(xiàn)有資源、著眼未來發(fā)展,適合采用;另一類注重業(yè)務流、信息流之間的匹配[27-28],基于此構(gòu)建完善的理論模型[29-30]也可為土地利用和管理過程提供借鑒和反思。選取的指標大體分為“經(jīng)濟—社會—生態(tài)”和“投入—產(chǎn)出—協(xié)調(diào)”兩類,前者涉及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11-12,14,16,19-20],后者以“投入/產(chǎn)出”為切入點,強調(diào)集約、效率和協(xié)調(diào)[13,15,17-18,21-22,31]。指標賦權(quán)則多采用層次分析法(AHP)[21-22]、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7,11]和主成分分析法(PCA)[18,20],熵值法[10]、變異系數(shù)法[17]也得到了應用。

        通過對以往研究過程的比對和整理,研究人員認為現(xiàn)有文獻仍存在以下缺陷:(1)理論依據(jù)不足。文獻回顧中的兩類構(gòu)建思路均出自績效評估經(jīng)典理論,現(xiàn)有土地利用和管理文獻在討論指標構(gòu)建時少有涉及,特別是尚未有學者依據(jù)強調(diào)不同類別指標間“平衡”的思路構(gòu)建指標。(2)法律基礎薄弱。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需考慮權(quán)責一致,為保證可操作性,評估指標應準確反映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法律職責,現(xiàn)有文獻忽視了法律法規(guī)職責的梳理。據(jù)此,本文通過法律法規(guī)職責梳理、督察實踐成果總結(jié)、以往研究文獻回顧等途徑,構(gòu)建基于土地督察視角的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理論模型、評估指標和權(quán)重體系。

        2 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2.1 研究方法

        (1)專家會議法。邀請土地利用和管理部門中高層管理者參加座談會,借助集體智慧確定指標構(gòu)建原則并構(gòu)建績效評估理論指標。(2)問卷調(diào)查法。以土地督察一線工作人員為調(diào)查對象,設計《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督察評估候選指標評議表》和《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督察評估初選指標權(quán)重評議表》,用于指標實證篩選和權(quán)重體系構(gòu)建。(3)隸屬度分析。借助調(diào)查問卷,對績效評估理論指標進行實證篩選,隸屬度較高的予以保留,突出重點,得到最終的績效評估指標。(4)專家評估法。利用李克特7點量表衡量各指標重要性,借助調(diào)查問卷收集專家對指標重要程度的判斷,建立評估指標的權(quán)重體系。

        2.2 研究思路

        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以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 Scored Card,簡稱BSC)作為構(gòu)建指標體系的理論基礎,并依照公共部門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組織特點修正、整合結(jié)構(gòu)與指標[32-33],使平衡計分卡兼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多目標、多層次以及事實、價值的需求[34]。

        為保證指標體系的理論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參閱《土地管理法》、《農(nóng)業(yè)法》、《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等法律、法規(guī),劃分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職責;依據(jù)《國務院辦公廳關(guān)于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有關(guān)問題的通知》,歸納國家土地督察機構(gòu)主要職責;總結(jié)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研究成果,借鑒審計監(jiān)督、環(huán)境監(jiān)察等相近制度的運作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構(gòu)建基于土地督察視角的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理論模型(圖1)。

        圖1 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理論模型——基于土地督察的視角Fig.1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etical model for county-level governmental land use and administration 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supervision

        依照法律法規(guī)職責梳理、督察實踐成果總結(jié)、以往研究文獻回顧的構(gòu)建思路,通過4次專家座談會擬定65項績效評估理論指標。針對理論指標數(shù)量較多且針對性、可操作性不足的缺陷,借助國家土地督察機構(gòu)北戴河整訓會,開展第一次問卷調(diào)查并對結(jié)果進行隸屬度分析,得38項未賦權(quán)的績效評估指標。指標權(quán)重系數(shù)是指標相對重要性的綜合度量,借助第二次問卷調(diào)查,利用李克特7點量表和專家評估法構(gòu)建評估指標權(quán)重體系。

        3 研究結(jié)果

        3.1 指標構(gòu)建原則

        研究人員于2012年5月、6月、7月分別在吉林省遼源市、上海市、山東省濟南市及北京市召開4次專家座談會(表1),廣泛征求了包括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分縣市國土資源局等在內(nèi)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意見。除均就“土地督察視角”的體現(xiàn)形式等問題進行反復論證外,4次專家座談會亦各有側(cè)重:(1)遼源市、上海市座談會著重討論評估指標區(qū)域差異的體現(xiàn)形式,側(cè)重于研究評估指標的理論基礎和篩選問題;(2)濟南市、北京市座談會著重論證“共同責任機制”的體現(xiàn)形式,側(cè)重于討論評估指標的賦權(quán)問題和調(diào)查問卷試評估程序。

        經(jīng)過4次專家研討,確定了指標體系構(gòu)建原則:(1)合法性。以法定職責為主線,全面反映國家法律、法規(guī)對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職責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突出研究成果的理論性和針對性。(2)可操作性。盡可能以土地變更調(diào)查、土地衛(wèi)片執(zhí)法、國土資源統(tǒng)計年報等權(quán)威數(shù)據(jù)以及例行督察、專項督察、審核督察等專業(yè)數(shù)據(jù)作為數(shù)據(jù)來源,保證指標權(quán)威性,突出土地督察視角。(3)實用性。廣泛咨詢、采納土地督察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判斷,使定性指標可賦值量化,并盡量采用相對指標以保證評估結(jié)果在地區(qū)、時間上的可比性。

        表1 歷次專家座談會研討內(nèi)容整理Tab.1 The classif i ed contents of different expert meetings

        此外,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應保證區(qū)域間一致,指標取值體現(xiàn)但不掩蓋差異;優(yōu)先保證指標可用和易用,隨著研究深入進行動態(tài)地完善;引導決策者將共同責任機制建設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依照上述原則、共識,構(gòu)建了包括耕地保護目標落實、土地規(guī)劃計劃管理、建設用地審批管理等4個維度7大類的65項理論指標。

        3.2 指標實證篩選

        借助國家土地督察機構(gòu)北戴河整訓會,開展第一次問卷調(diào)查(表2)。問卷調(diào)查對象包括國土資源部向地方派駐的9個國家土地督察局辦公室、調(diào)研處、審核處及各督察室的工作人員,長期從事一線土地督察工作,具備豐富督察實踐經(jīng)驗。第一次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286份,收回193份,其中有效問卷173份。具體篩選過程如下:(1)計算指標隸屬度(得票數(shù)/有效問卷)。(2)按照隸屬度高低對理論指標降序排列。其中,“按大類排序指標篩選結(jié)果”指對各職責類型下指標隸屬度的分類統(tǒng)計;“按總分排序指標篩選結(jié)果”指不考慮職責類型,按隸屬度降序排列所有指標。指標隸屬度通過任一排序方法進入前50%,就將其納入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表2 第一次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的隸屬度分析(部分)Tab.2 Parts of the results of the membership degree analysis

        以“耕地保護目標落實”為例,耕地保護是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首要任務,也是國家對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績效考核的核心指標,故第1、2、4項均以較高隸屬度入選。被舍棄的指標中,第7、8項指標的數(shù)據(jù)均依靠抽查獲取,指標權(quán)威性和數(shù)據(jù)可采集性相對不足;第9、10項指標可能因指標數(shù)據(jù)并非在所有縣、市都可迅速獲取,反映出問卷調(diào)查對象對現(xiàn)階段指標體系實用性的偏好(表3)。

        表3 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基于土地督察的視角Tab.3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unty-level governmental land use and administration 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supervision

        3.3 指標權(quán)重體系

        第二次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182份,其中有效問卷172份。指標賦權(quán)過程如下:(1)利用全部有效問卷,計算每項指標的重要程度總和。(2)對各職責下每項指標重要程度總和作歸一化處理,得到相應二級指標權(quán)重。(3)在第1步基礎上,對各職責下所有指標各自的重要程度總和,求和取均值,得到各項職責的平均重要程度。(4)對各職責的平均重要程度作歸一化處理,得到一級指標權(quán)重。(5)具體評估指標的權(quán)重,等于對應的一級、二級權(quán)重的乘積,如“耕地保有量落實率”權(quán)重為0.027。

        分析指標權(quán)重體系,一級指標之間以及同一級下的二級指標之間權(quán)重差異過小,總結(jié)其原因:(1)指標數(shù)目不夠精簡。評估指標數(shù)量過多,加上大樣本的問卷調(diào)查,幾乎必然導致單個指標的重要性被稀釋。(2)賦權(quán)方法存在局限。采用對專家判斷做歸一化處理的思路,無法體現(xiàn)指標間天然的重要性差異,若所有指標都有穩(wěn)定數(shù)據(jù)來源,可借助更多的方法對賦權(quán)結(jié)果進行改進。另一方面,權(quán)重差異過小不會對最終評估結(jié)果造成決定性影響。指標體系考核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各方面表現(xiàn),部分指標權(quán)重過大反倒影響其他指標的存在意義。具體運用中,如欲體現(xiàn)部分指標“核心”甚至“一票否決”的地位,可在指標體系之外另作說明。

        4 結(jié)論與展望

        本文依照法律法規(guī)職責梳理、督察實踐成果總結(jié)、以往研究文獻回顧的研究思路,在廣泛征求土地利用和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意見的基礎上,構(gòu)建了基于土地督察視角的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從研究結(jié)果的角度考慮,現(xiàn)有指標體系可做以下改進:(1)基于督察實踐進一步精簡指標。作為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的階段性成果,指標體系在應用前需進行試評估,借助督察實踐的信息反饋、考慮不同地域的現(xiàn)實需求,精簡、整合現(xiàn)有指標,進一步提高指標體系的實用性和針對性;(2)適時選用更加精細的賦權(quán)方法。在基于督察實踐進一步精簡指標的基礎上,若指標數(shù)目大幅下降,可選用更為綜合全面的層次分析法(AHP)確定評估指標權(quán)重,若整合后的所有指標都有穩(wěn)定數(shù)據(jù)來源,主成分分析法(PCA)亦可適時采用。

        作為對縣市級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進行評估的嘗試,本文也存在以下不足:(1)縣市級政府與下屬國土部門土地利用和管理職責的劃分依據(jù)仍不清晰;(2)土地利用和管理績效評估實踐經(jīng)驗匱乏,指標體系的區(qū)域差異體現(xiàn)不明顯。這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同時,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部分重點指標無權(quán)威數(shù)據(jù)來源等問題,可為建立健全中國土地管理統(tǒng)計指標體系,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提供改進思路。

        (References):

        [1]鐘太洋,黃賢金,譚夢,等.土地督察的耕地保護效果評價[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1,21(5):38-43.

        [2]彭佳雯,鐘太洋,張曉玲,等.土地督察減少國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評價[J].中國土地科學,2012,26(1):4-11.

        [3]譚夢,鐘太洋,張曉玲,等.土地督察對土地市場化的影響[J].中國土地科學,2012,26(1):12-31.

        [4]Skinner M. W., Kuhn R. G., Joseph A. E.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local gover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J]. Land Use Policy, 2001, 18(4): 329-340.

        [5]翟文俠,黃賢金.我國耕地保護政策運行效果分析[J].中國土地科學,2003,17(2):8-13.

        [6]Bengston D. N., Fletcher J. O., Nelson K. C. Public policies for managing urban growth and protecting open space: policy instrumentsand lessons learned in the United Stat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2): 271-286.

        [7]呂曉,黃賢金,陳志剛,等.中國耕地保護政策的糧食生產(chǎn)績效分析[J].資源科學,2010,32(12):2343-2348.

        [8]Sorensen A. Conflict, consensus or consent: implications of Japanese land readjustment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0, 24(1): 51-73.

        [9]Castro C. J., Aguiar P. P., Mira S. L. A systems approach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s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LCPs): a modeland its application[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01, 68(3): 179-195.

        [10]吳冠岑,劉友兆,付光輝.基于熵權(quán)可拓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項目社會效益評價[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5):40-46.

        [11]金曉斌,黃瑋,易理強,等.土地整理項目績效評價初探[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6):57-62.

        [12]FAO. FESLM: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R]. World Soil Resource Report, 1993.

        [13]張麗琴.城市土地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構(gòu)建[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3,19(5):278-280.

        [14]夏春云,嚴金明.土地利用規(guī)劃實施評價的指標體系構(gòu)建[J].中國土地科學,2006,20(2):19-23.

        [15]謝敏,郝晉珉,丁忠義,等.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內(nèi)涵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11(5):117-120.

        [16]Mitchell D., Clarke M., Baxter J. Evaluating land administration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Land Use Policy, 2008, 25(4): 464-473.

        [17]陳士銀,周飛,楊小雄,等.區(qū)域土地利用績效及可持續(xù)性評價[J].國土資源科技與管理,2008,25(5):1-5.

        [18]顏思齊,吳群.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建成區(qū)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以山東省17個地級市為例[J].廣東土地科學,2010,9(1):14-18.

        [19]Patacchini M. L., Pacini C., Jones M. L. M., et al. An aggregation framework to link indicators associated with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 to the stakeholder evaluation of policy option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1, 11(1): 71-80.

        [20]Zhang X., Wu Y., Shen L.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land use: A study of capital citie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1, 35(1): 141-149.

        [21]瞿忠瓊,濮勵杰,黃賢金.中國城市土地供給制度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及其應用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6,16(2):51-57.

        [22]任奎,周生路,姚俊,等.南京市土地征用制度實施績效評價研究初探[J].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經(jīng)濟,2008,(1):72-78.

        [23]Keegan D. P., Eiler R. G., Jones C. R. Are your performance measures obsolete?[J].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89, 70(12): 45-50.

        [24]Kaplan R. S., Norton D. P. The balance score card-Measure that drive performanc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2, 70(1): 71 -79.

        [25]Kaplan R. S., Norton D. P. The Balance Score Card-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M].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26]Kueng P. Proces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 tool to support process based organization[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000, 11(1): 67-85.

        [27]Brown M. G. Keeping Score: Using the Right Metrics to Drive World Class Performance Quality Resource[M]. New York: Productivity Press, 1996.

        [28]Chan F. T. S., Qi H. J. Feasibility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A process-Based approach and measures[J].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2003, 14(3): 179-190.

        [29]Steudler D., Rajabifard A., Williamson I. P. Evaluation of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J]. Land Use Policy, 2004, 21(4): 371–380.

        [30]Li W., Feng T., Hao J. The evolving concept of land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erspective[J]. Land Use Policy, 2009, 26(2): 262-272.

        [31]冷疏影,李秀彬.土地質(zhì)量指標體系國際研究的新進展[J].地理學報,1999,54(2):177-185.

        [32]彭國甫,盛明科,劉期達.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J].湖南社會科學,2004,(15):23-26.

        [33]吳建南,郭雯菁.績效目標實現(xiàn)的因果分析:平衡計分卡在地方政府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管理評論,2004,16(6):22-27.

        [34]范柏乃,汪基強,張曉玲,等.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實施績效評估的理論基礎與指標體系構(gòu)建[J].中國土地科學,2012,26(4):10-16.

        (本文責編:陳美景)

        The Construction of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unty-Level Governmental Land Use and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Supervision

        FAN Bo-nai1, ZHANG Dian-dian1, ZHANG Xiao-ling2, ZHONG Tai-yang3
        (1.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3, China; 2. China Land Surveying & Plann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035, China; 3. Department of Urban & Resources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et up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unty-level governmental land use and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supervision.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expert meeting, survey, membership degree analysis, and expert evaluation.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fter the weight of indicators is achieved through expert evaluation, which has 4 dimensions and includes 38 items. To conclud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an be used to pre-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county-level governmental land use and administration, and it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erms of land supervision feedback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different regions.

        land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land supervision; BSC

        F301.2

        A

        1001-8158(2014)09-0025-07

        2013-02-27

        2014-08-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173143);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Z12G030015)。

        范柏乃(1965-),男,浙江蘭溪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政府績效評估。E-mail: fbonai@zju.edu.cn

        猜你喜歡
        職責土地利用指標體系
        LNG安全監(jiān)管職責的探討
        滿腔熱血盡職責 直面疫情寫忠誠
        人大建設(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0
        徐鉦淇:“引進來”“走出去”,都是我們的職責
        土地利用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研究進展及啟示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cè)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濱??h土地利用挖潛方向在哪里
        各級老促會的新職責
        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建立中‘3414
        土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五月天国产精品| 激情 人妻 制服 丝袜|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最近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成年网站在线91九色| 东京热久久综合久久88|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国产剧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97超碰国产成人在线| 天堂新版在线资源| 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s|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天堂| 亚洲不卡在线免费视频| 免费网站看av片|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中文| 人妖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av资源在线播放网站| 华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福利酱国产一区二区| 92自拍视频爽啪在线观看| 无码少妇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激情另类小说区图片区视频区| 麻美由真中文字幕人妻|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av白丝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白白色发布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成人av一区免费看| 少妇人妻在线无码天堂视频网| 久草视频福利| 亚洲av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国产|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 一本色道av久久精品+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