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尹 情
巾幗智慧
——訪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湖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原金融學院院長朱新蓉
●本刊記者 尹 情
朱新蓉,廣東梅州人,1985年從中南財經(jīng)大學貨幣銀行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師從著名的金融學家周駿教授,攻讀并獲得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1992—2008年期間,歷任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金融系副主任、主任、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區(qū)域金融及金融機構與市場。社會兼職:全國金融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金融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委決策支持顧問、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
無論是在校園里,還是在網(wǎng)絡上,對朱新蓉的評價好評如潮,認識的不認識的,校內(nèi)的校外的,用時下較為流行的話來說朱老師有很多學生“粉絲”。許多學生為在大學期間未聽過她的課而感到遺憾。
她性格直爽,為人熱情,在主持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金融學院15年工作中,“熱心大姐”的形象深入人心。大家喜歡聽她充滿感染力和號召力的講話,這似乎成為學院師生的“心靈雞湯”。
在金融學界,她亦是少有的數(shù)位知名女學者之一,學術成果累累。在她眼里,學習、研究從來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儼然,做學問已經(jīng)成為她的一種生活習慣。從院長職務退下,57歲的朱新蓉學術成果更多了,她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以女性特有的智慧、善良、細膩,在工作、教學、研究、家庭中行走自如。如此一位名家,令筆者感懷的是其熱情智慧的生活態(tài)度,用“擔當、包容,堅持、用心”領悟人生真諦。
父親傳授給我最大的精神財富是擔當和包容,讓我學會了坦蕩地對待人生。
讀書時期,父親常常給朱新蓉講一二·九運動、聞一多事件,以及他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期間熱血沸騰的故事。西南聯(lián)大“剛毅堅卓”的校訓,不僅深深地影響了身處抗日戰(zhàn)爭中的青年學生,而且父輩的這種報國熱情更加感染了年幼的朱新蓉,使她從小領悟“擔當”二字的含義。
“我所受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主要是來自我的父親?!痹谥煨氯氐挠∠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父親作為大學教授身受運動沖擊,他仍能保持淡定、從容的心態(tài),堅持認真工作,寫講稿、教材、編書。這種對生活的“包容”態(tài)度,對她影響至今。
高中畢業(yè)下鄉(xiāng)三年,朱新蓉視之為一段“快樂而重要”的經(jīng)歷。對于從未接觸過農(nóng)活的她,下田種地干活免不了“幫倒忙”鬧笑話,村民們非但沒有責備,反而每天給她記工分,最后索性專門拿出一塊小地讓其倒騰。農(nóng)民們身上的淳樸與熱情讓這位五谷不分的城市少女更深刻地領悟到擔當和包容的意義。這段平凡而瑣碎的農(nóng)村經(jīng)歷,不僅讓她收獲了很多人生感悟,而且使她養(yǎng)成了堅忍不拔、克服困難的優(yōu)良品質(zhì)。
1978年,恢復高考第二年,她應招回城。在面對人生的重要選擇時,父親給予了她最大限度的自由,鼓勵她自主地做出選擇。在第一年報考清華大學失利后,朱新蓉意識到自己更適合文科,并最終順利進入湖北財經(jīng)學院(現(xiàn)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金融專業(yè)學習。
“百業(yè)興,則金融興;百業(yè)枯,則金融亡?!痹诮?jīng)歷“文化大革命”洗禮之后,中國經(jīng)濟百廢待興,國內(nèi)金融一片蕭條。1979年,金融專業(yè)在中國還是“冷門”。朱新蓉選擇金融專業(yè),實際上是繼承了父業(yè)。父親大摞的金融專業(yè)書籍和資料,以及平時講得最多的“貨幣”、“信用”等概念,這些平日里對金融專業(yè)知識的耳濡目染,使她在大學三年級就提前畢業(yè)。
響應國家亟需研究生人才的政策號召,朱新蓉又投入了考研隊伍中。憑借對金融專業(yè)知識的深厚積累,加上外語和數(shù)學學習的優(yōu)勢,她考取了著名金融學家周駿教授的研究生。跟隨周老師嚴謹治學,并有幸接受黃達、劉鴻儒、曾康霖等老前輩的指點,使她極大地拓展了研究問題的思路,多次在《金融研究》等權威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而后,她又成為90年代為數(shù)不多的女博士。
回顧一路成長歷程,父輩的精神在她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跡。而她反復強調(diào)的 “擔當”與“包容”,正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父親傳授給子女最好的精神品質(zhì),促使她一步步敲開成功的大門。
與周駿、宋清華教授參加2013年度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
1993年被授予全國財政系統(tǒng)優(yōu)秀教師
簡單的事,堅持做就會不簡單;平凡的事,用心做就會不平凡。
1993年教師節(jié),從教八年的朱新蓉與恩師周駿教授一起被評為“全國財政系統(tǒng)優(yōu)秀教師”,這是她第一次獲得部級以上(財政部)獎勵。雖然沒有獎金,但是一張榮譽證書讓她感動良久,這是對她幾年來辛勤工作的高度認可。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促進我國金融行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大批金融人才正在成長。而這一時期,正是朱新蓉教學最忙、課程最多的時候,一周連軸七天上課沒有休息,上完校內(nèi)的課程,還要去校外給社會人才講課,有時候一天連續(xù)講四五個小時的課。然而,令她無比欣慰的是,每次評教無論是校內(nèi)還是校外,學生們對她的授課反響極好,許多學生點名要聽她的課。這些肯定與表揚讓這位年輕的女教師干勁十足,決定用更大的努力來回報學生和社會的認可。
這一年,朱新蓉正式擔任金融系主任,接管金融系行政管理工作,這一任職持續(xù)了15年。作為一名年輕的女院長,如何勇挑學院發(fā)展重任,帶領好國家重點學科這個團隊?朱新蓉用四個字來回答——堅持、用心。
在主持金融學院15年工作中,她“熱心大姐”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朱新蓉心里,她從來沒有把院長當官來做,而是將自己作為學院師生的朋友、大姐來相處。女性所特有的智慧、善良、真誠,使她在管理工作中更具有優(yōu)勢。她從來不對教師進行訓話,而是通過女性的細膩感情、富有渲染性的語言來感染鼓勵大家。
每月一次的學院大會,她將學校重要的會議精神用通俗、帶有正能量的語言傳達給學院教師。她的熱情與樂觀很容易感染人,聽過她的講話,不少老師頓發(fā)感慨:“回去又有信心了!”而在平時與老師的交往中,作為女性院長,她少了諸多官場上的人情往來。一百多人的團隊,在她的帶領下精誠團結,學院發(fā)展欣欣向榮。
1995年,投資經(jīng)濟獲得當時全國高校唯一的該專業(yè)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7年,金融學、投資經(jīng)濟均被確定為財政部部屬院校首批重點學科;
2003年,金融學和國民經(jīng)濟學(投資)又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2006年、2008年,《投資學》、《貨幣金融學》課程分別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7和2008年,金融學本科專業(yè)、投資學本科專業(yè)分別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yè);
2007年,涵蓋金融、投資、保險等內(nèi)容的金融學科被教育部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
“簡單的事,堅持做就會不簡單;平凡的事,用心做就會不平凡?!边@兩句話令她感受良深。作為女院長,她用智慧去收獲奉獻的快樂,用真誠去營造和諧的溫馨。而學院步步為營的發(fā)展,正是得益于她所特有的女性智慧。
作為老師,你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你給學生一桶水,自己要有一缸水。
在金融領域,棄教經(jīng)商的現(xiàn)象不少見。朱新蓉的見解頗為獨到,她有一句話:“我們不是未來,但是我們的學生是未來。與經(jīng)商不一樣,我們在經(jīng)營未來。”這種為師境界和人生高度,不得不令人折服。
在她帶過的學生之中,有不少是證券公司總裁、銀行行長,她的碩士生、博士生都自詡為“蓉門弟子”。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方法以外,她還會有意將學生帶到金融圈子里與學界大師交流學習,啟迪他們的學術智慧。她非常高興收到學生的短信,告訴她有大師來漢講學,希望能邀請其來本校講座。鼓勵學生與學術大師交流學習,這一傳統(tǒng)源自她的導師周駿教授的帶領,而如今,它已經(jīng)作為一筆精神財富在金融學院傳承。在院長交接過程中,她特意將這項事務傳遞下去,交接到現(xiàn)任院長手中。
朱新蓉的專業(yè)知識十分廣博,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三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習慣。她喜歡做讀書筆記與檢索,并及時將新知識運用到第二天的課件中,這早已成為她的生活習慣。在她的思維里,所有新知識進入腦海,會自動鏈接到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她認為,作為一名老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給學生一桶水,自己要有一缸水。為此,加強學習對她而言是無時無處不在的事情??菰锔叨说慕鹑谥R,經(jīng)她的講授更為貼近生活,這種“接地氣”的授課方式贏得了學生們的廣泛好評。
在私底下,這位熱心的女教授十分喜歡與學生們一起交流討論,她常常會不定期針對時下熱點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檢查他們在學習中的思考習慣,并有意訓練他們的演講能力、行文風格等。而學生們也會主動地向她提問,學習老師分析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并對老師的觀點與論述進行補充。接到新的課題,她會帶著學生一起去研究調(diào)查。這種不拘形式的思想碰撞,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為他們開展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連續(xù)幾年,她所帶的學生先后多次榮獲省級優(yōu)秀畢業(yè)生論文;她帶的三個博士生相似地傳承了她在學生時期的研究風格,先后在國家權威期刊《金融研究》上發(fā)表論文;兩份金融研究報告獲得省政府省委書記領導簽批,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親自審批了他們關于設立光谷銀行的調(diào)研報告。
對于學生,她不僅是他們的學術導師,更是一位生活導師。除了平時與學生不定期地進行學習交流,每年過年的“團圓飯”也免不了。每次遇到朋友、與往屆學生聊天時,她總會習慣性地問一句:“你們單位招不招人呢?我有幾個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彼M心盡力為學生推薦工作,真心誠意地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在她收到學生發(fā)過來的短信中,學生們常常這樣稱呼她:我最最尊敬的老師、我最最親愛的老師,您永遠是我最尊敬的老師……
作為老師,她是優(yōu)秀的,不僅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與熱愛,也是一系列榮譽的獲得者:1993年,被評為“全國財政系統(tǒng)優(yōu)秀教師”;1996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優(yōu)秀青年女教職工”稱號;2009年,被評為“湖北省先進女教職工”;2012年,又被評為“湖北名師”……
組織金融學基本能力測試
參加第十屆中國金融學年會
沒有思想的模型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模型的思想是不接地氣的。要把模型與思想很好地結合起來,使方法有生命力,使思想有落腳點。
在網(wǎng)上,一位聽過朱新蓉講座的學生這樣評價她:一位豪爽幽默的山東人的妻子,一個博學的學者,一個你沒有理由不喜歡的人。這段發(fā)自肺腑的評價源自朱新蓉在山東大學的一次講座。她所特有的直爽、幽默、智慧、博學,使她聲名遠播。
2008年,朱新蓉從院長職務退居二線,引來很多人的依依不舍和嘆息。然而,她將其視為一項十分明智的選擇。如今,她將更多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教學與科研工作中。用她自己的話說從“教授治院”轉(zhuǎn)向“教授治學”。作為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她嚴把學術關,指導年輕教師和學生開展學術研究,以另一種角色推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如果說過去15年作為院系“一把手”,讓她收獲了帶團隊做學科建設的統(tǒng)籌能力,那么現(xiàn)在她則是通過自身學術上的努力為學院學科發(fā)展做出新的貢獻。
這種日積月累,如今換了一種形式爆發(fā)。她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開始著手整理金融方法論的資料,將區(qū)域金融發(fā)展的框架進一步深化,同時,以此為方向推動人才培養(yǎng)和服務社會。不僅如此,她還追蹤學科前沿和熱點,在研究貨幣政策微觀化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另一方面,著眼于湖北金融發(fā)展研究,成為地方經(jīng)濟金融發(fā)展的智庫。
為此,2008年以來,她的學術成果更多了:擔任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中國金融發(fā)展報告的主編之一;主編《貨幣金融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國家級精品課程教材)、《金融市場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等多部教材;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商品期貨價格、預期通貨膨脹與政策傳導的微觀路徑研究》、武漢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武漢區(qū)域金融中心建設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應急課題《國際金融危機應對研究》等多項課題;獲得多項省部級科研、教學獎項;在《金融研究》等國家級權威刊物發(fā)表數(shù)篇論文。
對于做研究這件事情,朱新蓉樂在其中。年輕的時候,她就喜歡做學問。相比于做家務和對家庭的責任,做學問搞研究似乎能給她帶來更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她的觀念里,學習不是功利的手段,而是自身成長的一種需要,并逐漸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三十多年來,這種科研思考習慣已經(jīng)成為她的一種生活方式。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應該是快樂學習,而不是學習快樂。學習不是目的,而是抱著一種愉悅的心情……”這是她常常對學生們講的話,她倡導“快樂學習”。在教學和帶隊伍過程中,她提倡將國外的研究范式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她認為,沒有思想的模型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模型的思想是不接地氣的。要把模型與思想很好地結合起來,使方法有生命力,使思想有落腳點。
朱新蓉有一副好嗓子,在學院的活動上她經(jīng)常高歌一曲,引得眾人鼓掌喝彩。對待生活,她認為快樂和開心最重要。不盲從,不功利,知足而樂,這正是她的處世哲學。■
作為博士生導師組組長為同學們授課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
記者手記:
《詩經(jīng)》有云“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是對有知識、有修養(yǎng)女子的專稱。然而,朱新蓉有更多的智慧之道:她既有女性的細膩與溫婉,又不乏男性的豪爽與大氣。這種結合,使她在管理與教學中有更多的優(yōu)勢,散發(fā)出女性領導者的獨特魅力。于生活,于工作,我更欣賞她身上的那種熱情與從容,是女性智慧的光芒在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