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林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峽谷,對不少人來說還相當(dāng)陌生,但在探險界它卻赫赫有名。它幾乎能與蘇聯(lián)的“死亡谷”、美國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島上的“死亡洞”相提并論,是個名符其實的恐怖之地。當(dāng)?shù)厝苏f峽谷中有一種食人怪獸,曾有膽大者或迷路的牧民進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復(fù)返。大雨過后,人們還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動物拋尸荒野,且尸體旁伴有焦土。種種奇異的現(xiàn)象,使那棱格勒峽谷顯得神秘異常,以致多年來成為人們不敢輕易涉足的“死亡地帶”。
猛禽鷲雕慘遭毒手
那棱格勒峽谷地處青藏高原上的昆侖山區(qū)。它東起青海布倫臺,西至沙山,全長105公里,寬約33公里,海拔3200—4000米。谷地南有昆侖主脊直插云霄,北有祁連雪山阻擋著柴達木盆地。
我們首先從西寧出發(fā)到達格爾木,然后直奔柴達木盆地西緣的布倫臺。由此再往西走,就是發(fā)源于6000多米高昆侖山上的那棱格勒河河谷。我們要探險的這個峽谷,就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
越野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穿行著。原野蒼茫,那一溜溜雪山像銀帽似的,不動聲色地浮在遙遠的天邊。廣袤的高原上充滿著一種極地的原始和荒涼氣氛,這一切,不由讓人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孤寂。忽然,左前方長著稀疏沙蒿的荒野上,出現(xiàn)了一群黑壓壓的動物,它們似鹿非鹿,似驢非驢,奔跑速度極快。離近時才發(fā)現(xiàn)它們身上的毛呈黑褐色,尾巴短短的,耳朵尖尖的,顯得高雅而神氣。“野驢!”司機和車上的人都歡呼起來。
進入那棱格勒峽谷時,天氣很好,冬日的太陽懸掛在湛藍的天空,原野上一片絢麗。也許是人跡罕見的緣故,這里野生動物種類很多,藏羚羊、狐貍、野牦牛、雪兔等時而出現(xiàn),是貨真價實的“動物王國”。中午休息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鷲雕,這雕足有一米長,身體的前半部羽毛是棕褐色的,后半部呈黑褐色,站在一塊懸空的巨石上一動不動,那模樣十分嚇人。同伴介紹,鷲雕是高原猛禽,經(jīng)常棲息于高山峭壁之巔,飛翔能力極強,尤其是向下俯沖襲擊時,速度快得驚人!它視覺敏銳且兇猛異常,一旦發(fā)現(xiàn)獵物,無論是水中的野鴨、陸地上奔跑的藏羚羊和野鹿,或是狡猾的狐貍甚至有毒的蛇,它都會像箭一樣地俯沖下來,用鋼勾一樣的利爪,牢牢擒住它們。
在青海地質(zhì)隊工作過的小王告訴我,幾年前他曾在這一帶親眼目睹過這樣一個場面:一只雪兔在荒野上東奔西逃,以極快的速度躲避著狐貍的追趕,結(jié)果被高空翱翔的鷲雕發(fā)現(xiàn)了。它在空中伸直脖子和兩腿,張開大爪,俯沖下來撲向野兔,兔子嚇得不敢再跑。野狐乘勢搶先一步,眼看就要逮到兔子,哪料鷲雕卻擦地而過,這時它沒有和對手拼搶野兔,而是忽然伸出利爪猛地抓住了狐貍,隨之抖動強勁的翅膀騰空而起,任狐貍在空中拼命掙扎。接著,鷲雕一松爪,狐貍便從高空中掉了下來,當(dāng)即摔得氣絕身亡,成了猛禽的美餐。
我們在那棱格勒峽谷中看到了鷲雕獵狼的壯觀場面,但這次猛禽卻不那么幸運。那天,樹叢中鉆出一只狼,鼻子和嘴上還有血跡,看來是剛享用過一頓美餐。這只狼在低矮的枯草中小步奔跑著,模樣很是“得意”。忽然,空中出現(xiàn)了一只盤旋的鷲雕,當(dāng)時同伴說:“伙計們注意,一會兒就有好戲看了!”我們趕忙停下來觀察那只狼。鷲雕捕獵狼的辦法通常是先用鋒利的左爪一下攫住狼屁股,鋒利的爪尖扎進它的骨縫。這種劇痛是狼及其他野獸無法忍受的,它必定會本能地反過身來扭頭撕咬。這時鷲雕就會不失時機地伸出右爪,猛地插過狼的兩耳之間,掠過它的額頂,閃電般準(zhǔn)確摳住狼的雙眼。然后雙翅一用力,把瞎了眼的狼提起來,讓它四蹄離地,獵物便使不上勁了。這時,鷲雕那兩只前后摳緊的利爪猛地向中間一撅,那狼腰就斷了,這是鷲雕的撲獵“絕招”。
不料這次卻出了意外。當(dāng)狼受到撲擊后,也許是驚恐過度,或是疼痛難忍,頭也不回地一路拼命狂奔。鷲雕的翅膀在它身后猛烈拍打著,掀起一片雪花、砂石。狼終于鉆進了一片枝干密密匝匝的灌木林,盡管枝條扎得它難受,但這只受傷的狼此時早忘了疼痛,仍然發(fā)瘋似地往灌木里鉆。鷲雕卻慘了,它的一只利爪趕忙抓住一棵矮樹的枝干,這也許是禽類的本能,它想以此為托趕快飛起來,哪知卻犯了個致命的錯誤,因為它的另一只爪子還“鎖”在狼的肉體內(nèi),無法拔出,結(jié)果可想而知,它的身體一下就被撕成了兩半……
等我們走到跟前時,狼早已逃得無影無蹤,樹叢中到處是被扯下的凌亂的羽毛,那只猛禽更是血肉模糊。看到這慘烈的一幕,你不能不感嘆自然界動物生存的殘酷。
第二天,荒野上出現(xiàn)幾只羚羊,不知為何這些同類竟惡斗起來。遺憾的是,等我們靠近觀察時卻被這些機靈的動物發(fā)現(xiàn)了,它們很快就絕塵而逃。一只公羚羊躺在血泊中一動不動,可能是受了重傷,或者已經(jīng)戰(zhàn)死。我們正想過去看個究竟,忽聽空中傳來“咕、咕”的叫聲,抬頭一看,幾只蒼鷹正在頭頂盤旋。也許它們早就盯上了這只倒地的公羚羊,同伴揀起一塊石頭就打了過去,另一位同伴趕忙制止。他說死了這么一個大家伙,肯定會招來鷹啊狼啊什么的,這叫“食物鏈”。再說鷹是趕不走的,只會越聚越多,千萬別招惹它們,不然有你的麻煩!我們剛走出三四十米遠,那群餓鷹就撲到公羚羊身上,連撕帶啄,一時血肉橫飛,用不了幾分鐘,這只羚羊就變成了一堆白骨。想想那棱格勒峽谷的這些兇悍“臣民”,不禁讓人毛發(fā)豎立!
神秘峽谷張開血盆大口
據(jù)考證,那棱格勒峽谷屬第三紀(jì)末地殼變動形成的封閉型山間盆地。它周圍分布著由紫紅巖、砂巖等組成的中高山帶屏障,冰雪皚皚的山巒巍峨多姿,湖泊、河沼水波漣漪。據(jù)當(dāng)?shù)叵驅(qū)О蜖柹=榻B,夏天谷內(nèi)水草豐美,鳥語花香,景色十分秀麗、壯觀。但多年來卻很少有人敢進來。當(dāng)?shù)啬撩裼袝r寧肯讓羊餓著,也絕對不敢讓它們跑進谷里吃草。因為祖輩流傳,那棱格勒峽谷是魔鬼出沒的地方,人只要走進去就再也出不來。還有人說,谷里有一種巨獸,常年在此聚集,專食人及各種禽獸。
年輕人不信這個邪,偏有大膽者闖了進去,結(jié)果大多一去不復(fù)返。有的牧民因迷路誤入峽谷深處,也遭到了同樣的厄運。更有甚者,暴雨過后,這里還會發(fā)生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山坡上和溝谷里到處是羚羊、野驢、狐貍和許多飛禽的尸體,尸體旁邊還伴有一些黃色的枯草和焦土,似乎是一種無形的大火烤焦了這一切,場面慘不忍睹。此種現(xiàn)象并非偶然,幾乎每次暴雨過后,這種悲劇都會重演。所以,這一地區(qū)就成了令人恐怖的“死亡地帶”,有人干脆叫它“吃人谷”、“死亡谷”。endprint
其實像這種“死亡之谷”,在世界不少地方都有。如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上就有一個長2公里,寬約300米的“死亡谷”,熊、狼獾等許多動物及飛禽,只要一進入谷內(nèi)就會喪生??茖W(xué)家分析,可能谷內(nèi)有多種有毒的礦物質(zhì)或有害氣體;美國加州也有一條“死亡谷”,長達225公里,寬6公里至26公里不等,面積共達1400多平方公里。峽谷兩側(cè)懸崖峭壁,地勢十分險惡。1949年,一支尋找金礦的勘探隊因迷路而涉足其間,幾乎全部喪生。即使有人脫險爬出,不久后也會神秘死去。就連一些探險者進去后,也未能幸免?,F(xiàn)在仍未查出這些人死亡的原因。不過,經(jīng)過科學(xué)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奧秘:這個地獄般的“死亡谷”,竟是飛禽走獸的“極樂世界”。谷內(nèi)200多種鳥類、19種蛇類及1500多頭野驢等,卻活得悠然自得。直到今天,人們?nèi)耘磺鍌€中原因;印尼爪哇島上有6個龐大的“死亡洞”,情況與之類似,科學(xué)家至今也未能解開其中之謎。
那么青海的那棱格勒峽谷,出現(xiàn)種種“死亡”現(xiàn)象又是什么原因呢?那天早晨出發(fā)時,我們一直爭論不休。兩小時后,我們正在一片谷地里觀察一些巖石,忽然一批儀器莫名其妙地近乎“癱瘓”!
幾名“探險家”看到眼前的一幕,個個驚得臉色煞白。莫非這里真有什么魔鬼?
事后得知,這里是強磁場區(qū)。1998年5月,地質(zhì)部門曾組織人員到此進行大面積考察,結(jié)果測得這里磁場峰值高達1000—3000伽瑪,這巨大的磁力足以讓指南針失靈,儀器不準(zhǔn)。我們在考察中發(fā)現(xiàn),這里的地層,除有大面積火山噴發(fā)的強磁性玄武石外,還有磁鐵礦脈及石英閃長巖體,正是這些巖體和磁鐵礦才產(chǎn)生了這個強大的地磁異常帶。
那么,那棱格勒峽谷每次暴雨后,為何總會出現(xiàn)大批動物死亡的現(xiàn)象呢?有人說,該峽谷實際上是個雷擊區(qū),潮濕的空氣受昆侖山主脊的阻擋,常沿山脈向谷中匯集,形成雷電云,攜帶大量電荷在空中構(gòu)成強電場。遇到異物,便會發(fā)生尖端放電即“雷擊”現(xiàn)象,造成人畜瞬間死亡。盡管這話令人信服,但仍是一種科學(xué)推測。只要國家權(quán)威部門不做定論,恐怕誰也說不清這“死亡谷”形成的真正原因?;蛟S在不下雨時,這神秘的那棱格勒峽谷,也照樣會張開“血盆大口”!
說這話并非沒有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這里是我國多年凍土層分布區(qū)之一。凍土層的厚度高達數(shù)百米,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固體冰庫。當(dāng)夏日來臨時,近地表的上層凍土融化,便形成地下潛水和暗河。只因地表常為嫩綠的深草所掩蓋,人們不容易發(fā)現(xiàn)。當(dāng)人畜誤入,一旦草叢地面塌陷,地下暗河就會把人畜拉入無底深淵,甚至使其隨水流漂向遠方,以至于連尸首都無法找到。當(dāng)?shù)啬撩裾`入谷中,大多有去無回的原因,可能就在這里。
深夜?fàn)I地出現(xiàn)險情
太陽漸漸下落,橘黃的光線已沒有什么熱度,昆侖山亙古荒原涂上了一層亮亮的金粉,愈顯得雄渾蒼涼。因為車子無法開進谷內(nèi),這幾天我們一直是徒步行進,身上又背著許多東西,所以考察時十分費勁。傍晚,我們選了一個避風(fēng)的地方支起小帳篷,就算有了一個所謂的“營地”。然后大家取出牛肉干和罐頭等,開始狼吞虎咽,以補充體內(nèi)所需能量。大伙心里清楚,在這高寒、缺氧、夜間氣溫很低的荒涼地帶,隨時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甚至危險,所以及時恢復(fù)體力,也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雪山之夜靜得出奇,只是氣溫越來越低,使人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睡。凌晨1時左右,外面忽然傳來一陣輕微的悉悉窣窣的聲音,好像有人悄悄向這邊爬來。野外經(jīng)驗豐富的小王吃了一驚,坐起身子朝黑暗中觀察。只見前方遠處隱隱約約出現(xiàn)了一團黑影,同時有一片綠熒熒的光在閃動?!坝欣牵 毙⊥躞@呼一聲,眾人趕忙穿衣,隨之取出各自攜帶的藏刀等武器,那緊張程度簡直如臨大敵!
高原狼的兇殘是出了名的,它不僅捕獵野雞、雪兔等性情溫和的小動物,有時狼群遇到號稱“雪山霸王”的單個雪豹,也會毫不猶豫地撲上去,展開一場惡斗,最終靠“狼海戰(zhàn)術(shù)”以弱勝強吃掉這種猛獸。這些家伙不僅貪婪、兇殘,還狡猾異常。它們發(fā)現(xiàn)獵物后,會全神貫注,以最輕最快的速度緊追不舍,一直把獵物追得筋疲力盡,然后從其背后猛撲上去,一下咬斷對方的脖子。倘若遇到熊這類體重達二三百公斤的大力士,硬拼只會白白送死。當(dāng)熊反擊時,狼就在熊的周圍時而跳躍,時而跑動,進行變幻莫測的襲擊。有時一只狼咬住對方不松口,另一只狼就會從不同的方向展開攻擊,巧妙使用“隱身法”。因此,兩只狼在熊的眼里,就像有許多只狼進行襲擊一樣。雖然熊竭盡全力掙脫,但卻顧東顧不了西,最終還是被狼吃掉。所以野狼群非常難對付。
面對營地出現(xiàn)的險情,我們幾個大男子漢都驚得渾身直起雞皮疙瘩,似乎連頭發(fā)根子都豎了起來。
忽然,曠野上傳來了“嗷——嗷”的嗥叫聲。聲音凄厲,貼著地皮傳得很遠。據(jù)動物學(xué)家介紹,狼的王國仍是母系社會,母狼比公狼更有號召力。公狼和母狼嗥法不同,前者是仰天長嗥,后者是低頭短嗥;效果也不同,公狼多是對異性的追求,而母狼則是呼喚群狼相助。果然,工夫不大,許多狼仿佛從地下冒出來似的,營地周圍立即布滿了貪婪的綠光。
“快,點堆火!”慌亂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眾人趕忙將帶來的木柴抱到帳篷口,升起熊熊篝火。火苗在黑暗中跳動著,甚是醒目,狼群果然停止了前進。但數(shù)分鐘后,營地四周仍有不少黑影在轉(zhuǎn)動,不過折騰了一陣,就漸漸平息了,估計狼群已撤走。但經(jīng)這么一折騰,我們幾個人再也沒心思睡覺,有的干脆坐在篝火旁烤火抽煙,有的拿出凍肉在火上烤著吃,都擔(dān)心狼群會卷土重來。
別看我們幾個都是探險愛好者,其實真正和狼交過手的,卻只有老楊一人??局鹄蠗钯┢鹆诉@事,他說那時他在黑龍江青年墾荒隊,一天晚上他駕著拖拉機作業(yè),忽然,餓急了的狼群對拖拉機這個龐然大物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很快將“鐵?!眹梢粋€半圓形,它們一點也不懼怕拖拉機的轟鳴聲和燈光。就在這時,一只公狼利用他換檔的瞬間,從斜刺里沖過來躥上了機頭。老楊趕忙把機車原地180度轉(zhuǎn)彎,不料這狼卻會保持身體平衡,隨著車身的抖動扭動著身子,像在跳桑巴舞。接著它又用前爪扒住了排氣管,老楊駕車甩了幾次都沒把它甩掉。老楊有些慌了,趕忙把油門一拉到底,使排氣管的溫度越升越高。公狼終因耐不住燙灼松開了前爪,這時老楊趁機猛踩一腳剎車,公狼被甩出去,拖拉機立即從它身上輾過。老楊剛松了口氣,滿以為狼群會退去,哪知群狼竟蜂擁而上,全然不顧自己的同胞,爭相撕咬那只死狼。只一會兒,那狼的頭蓋骨就被咬開,腦髓被吃得精光。
吃完了死去的公狼,那只領(lǐng)頭的母狼嘴上掛著一段白花花的腸子,又嗚嗚叫著召喚同伴繼續(xù)圍攻老楊。老楊大怒,掛上5檔便朝母狼碾去,這狼左躲右閃,還不時回過頭來挑逗幾下,竟毫不害怕。在過一個土坡時,老楊的手無意中碰落了犁鏟的液壓起落桿,犁鏟猛地落下來,發(fā)動機突突幾下就熄了火。容不得他重新啟動機車,狼群就一下圍了上來,有的爬上車頭,用頭使勁撞擊駕駛室玻璃;有的狼咬反光鏡,被玻璃碴扎得滿嘴流血。老楊則抄起螺絲刀尋機反擊。就這樣,他被狼群圍困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天亮送油的拖拉機趕到,狼群才一哄而散。
月亮悄悄爬出云層,溶溶的光輝灑滿這個神秘而恐怖的峽谷,周圍顯得十分安謚和寧靜??謶众s走了疲勞,我們就這樣一直在火堆旁侃到天亮,盡管省著用,但身上背的柴還是被燒得精光。值得慶幸的是,后半夜一直平安無事。狼群的騷擾,僅給我們留下一場虛驚。
走在返回的路上,我們不住地感嘆:那棱格勒峽谷包含的“內(nèi)容”太豐富了!雖然短短幾天的考察,遠不能揭開蒙在她臉上的層層神秘面紗,但我們相信,用不了多久,這里必將成為國人探險的“熱點”地區(qū),甚至旅游“處女地”。也許到了那時,人們才能逐漸看清她的驚世芳容。
〔本刊責(zé)任編輯 柳婷婷〕
〔原載《西藏文學(xué)》2002年第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