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文
摘要:萬向軸是連接螺桿馬達轉子和傳動軸的中間構件,生產(chǎn)實際中一般采取電火花加工方法,但由于瓣形復雜,常規(guī)編程方法易出現(xiàn)軌跡紊亂現(xiàn)象。結合模塊化設計思路,從單個瓣形入手,采取中間隔斷方法,實現(xiàn)瓣形的逐個加工。最后應用B30精密型電火花成形機床進行加工試驗,加工結果與理論分析結果完全一致,有效解決了軌跡紊亂難題,為今后瓣形電火花加工提供了試驗依據(jù)。
關鍵詞:螺桿鉆具;萬向軸;電火花;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TE文獻標識碼:A
螺桿鉆具是一種把液體壓力轉化為機械能的井下動力鉆具,具有低轉速、大扭矩、大排量等許多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油田鉆井作業(yè)中。萬向軸作為螺桿鉆具中間的傳動部件,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一是把馬達轉子的偏心運動轉化為傳動軸的同心運動;二是傳遞馬達的鉆速和扭矩?;ò晔饺f向軸具有尺寸小,繞動角度大,抗擠壓能力強等特點,是非常理想的萬向軸結構形式。在目前的生產(chǎn)實際中,花瓣式萬向軸的螺紋端子瓣形加工一般采取線切割加工。在線切割操作過程中,因為兩塊凹合的花瓣中間是留有一定量的空隙,如果采取簡單的整個行程往復,則切割的瓣形空隙無法取出,所以必須每間隔一個瓣形,切斷一次間隙,這樣才能保證瓣形間隙切割完后能取掉,然而這樣切割卻帶來了切割路線軌跡的交集,整體引導軌跡時,往往容易出現(xiàn)軌跡紊亂。公開文獻顯示,針對螺桿鉆具花瓣式萬向軸電火花加工方法的研究很少,且都是局限于加工工藝和防護措施方面。筆者首次引入模塊化設計思路,提高了程序加工的精準性,同時為了說明該加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將理論分析應用于實際加工中,結果符合設計要求,軌跡紊亂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1繪圖編程方法
繪圖編程中,將花瓣的每一個波型作為一個模塊,應用軟件的對稱復制功能組合為整體,然后再在每個波谷處加入切斷線,保證切割穩(wěn)定性,本文中以172型號螺桿鉆具為例,其螺紋端子外徑為120mm,編程軟件系統(tǒng)為常見的HF線切割編控軟件,具體方法如下:
繪制第一個圖形,見圖1
1.1.1繪圓:繪制左邊第一個圓R=39.08 圓心坐標X0,Y0;1.1.2繪制另一個圓的中心線:使用一側平行線,向右側繪制125.6637平行于Y軸的平行線,并取與X軸交點;
1.1.3繪制第二個圓R=39.08 圓心坐標X125.6637,Y0;1.1.4二切圓:繪制切圓使用兩切圓功能,繪制與上邊兩個圓分別相切的切圓,切圓半徑R=37.08,繪制過該切圓中心90°直線;
1.1.5取交點: 在兩個切點出分別取兩個交點,在兩邊圓的下象限點分別取交點,中間切圓頂點取交點;
1.1.6以三個圓的象限交點繪制水平線(點斜線),以兩條水平線向Y正向繪制2mm一側平行線,分別取與90°交點;
1.1.7取軌跡線:在上圓頂點畫兩條重復的2mm軌跡線;1.1.8使用排序功能:對上圖從左下角開始排序,先取左下角第一條線段再在改線段的起點點一下。使用移圖功能(F3鍵):把圖形移到圖形上圓頂點的2mm線段處,取其中的一條線段并選擇,再在線段下邊的端點點一下。按F1鍵退出,在上圓頂點處選擇線段排序方向;
1.1.9存圖:按軌跡線方式存圖,圖名:圖1。
圖1
繪制第二個圖形,見圖2
1.2.1繪圖:繪制左邊第一個圓R=37.08 圓心坐標X0,Y0;1.2.2繪制另一個圓的中心線:使用一側平行線,向右側繪制125.6637平行于Y軸的平行線,并取與X軸交點;
1.2.3繪圓:繪制第二個圓R=37.08 圓心坐標X125.6637,Y0;
1.2.4二切圓:繪制切圓使用兩切圓功能,繪制與上邊兩個圓分別相切的切圓,切圓半徑R=39.08;
1.2.5取交點:在兩個切點出分別取兩個交點,在兩邊圓的下象限點分別取軌跡;
1.2.6存圖:按軌跡線方式存圖,圖名:圖2。
圖2
拼接圖形
1.3.1使用取圖塊功能圈選圖形1,確定圖形基準點在左下角線段的起點,插入點為圖形右下角下端的終點,使用移圖(按F3鍵)分別向右做兩次復制,如下圖所示,存圖3;
圖3
1.3.2使用取圖塊功能圈選2圖形,確定圖形基準點在左下角線段的起點,插入點為圖形右下角下端的終點,使用移圖(按F3鍵)分別向右做兩次復制,如下圖所示,存圖4;
圖4
1.3.3合并圖形:先清屏,調(diào)圖形3圖的基礎上再把圖形4圖調(diào)出來。使用顯向功能查看軌跡線運動方向是否正確,并按軌跡線方式存圖,如下圖所示,存圖5。
圖5
縮放圖形
1.4.1縮放比例的確定:理論直徑(d=111.498)/圖紙直徑(D=120)=M(0.92915) π=3.1415926;
1.4.2使用取圖塊功能,框選圖形5;
1.4.3使用縮放功能,選擇基準點、輸入X、Y軸縮放比例、選擇插入點。(其中一個軸輸入M值,另一個軸輸入數(shù)值1);
1.4.4檢查圖形所縮放方向的尺寸是否為350.2813mm;
1.4.5存圖:按軌跡線方式存圖,如下圖所示,存圖6。
圖6
程序編碼
以圖6的圖形為軌跡線,進行G代碼編碼,系統(tǒng)即可自動生成加工代碼。
加工實例
按照上述繪圖編程方法,本案例中選用北京迪蒙恒達的B30精密型電火花成形機床,經(jīng)過加工試驗,結果達到預期效果,順利完成了螺紋端子的花瓣加工,實際加工件見圖形7。
圖7
結論
圖形模塊化設計處理解決了在繪圖過程中復雜圖形的繪制難題,利用該方法能有效設計和變換各種瓣型的螺紋端子加工軌跡線。
內(nèi)外瓣型的波峰和波谷處設置切斷線,是萬向軸的繞動余量,也是線切割時軌跡紊亂的易錯點,采用模塊化分段引導軌跡,有效避免了軌跡紊亂難題,加工結果也得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謝新梅. 電火花線切割加工路線的編制及案例分析.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1(01).
[2] 徐運芳,潘建新,曾輝藩. HF軟件在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中的應用. 現(xiàn)代機械,2011(01)..
[3] 王強,夏秀文.螺桿鉆具新型萬向軸的結構設計.石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