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你啥時候能讓我省心???都知天命的人了,還這么沒有出息,那酒不喝能死啊?!币宦牼椭朗抢顜煾翟谟柍馑膬鹤?。
李師傅今年72歲,是遠近聞名的技術(shù)高手,退休多次被聘回,后來,老人家以身體吃不消為托辭,放棄了高薪和優(yōu)厚待遇,開始在家栽花養(yǎng)鳥照看重孫子,忙得不亦樂乎。最讓大家感到奇怪的是,這又倔又犟的李師傅忽然對養(yǎng)生保健感興趣,而且入了迷。當年剛退休時,他兒子給他拿了很多關(guān)于養(yǎng)生保健的書——這是近水樓臺,他兒子就是某養(yǎng)生保健雜志的副主編。他兒子告訴他,好好學習這些養(yǎng)生知識,將來就用不著別人照顧他了。當時,李師傅特生氣,大罵李副主編是逆子,然后拍拍胸脯說,這身板,就沒有碰到過針;這嘴,就沒有吃過藥片;這腳,就沒進過醫(yī)院大門。這些不是吹,李師傅的身體確實是這樣??商煊胁粶y風云,不久,李師傅外出散步時,一個沒注意,跌了一跤,醫(yī)院一查,中風!接著,大瓶、小瓶打了不少,大針、小針扎了很多,中藥、西藥也沒少吃。住院期間,李師傅忽然想起兒子扔給他的那些書,要過來,他開始認真研究起來。很快,出院后的李師傅搖身一變,成了“保健大師”,不僅把自己的身體搞得棒棒的,就連和他一起鍛煉的幾個有名的“藥罐子”老友都扔掉了藥罐子,被他“調(diào)教”得紅光滿面,很少傷風感冒。一提到李師傅,人們就豎起大拇哥,好多人甚至找他求方子。
當有人提及李師傅是“養(yǎng)生大師”時,他的兒子李副主編哈哈大笑:“什么大師啊。真能抬舉老爺子,他不過是看了些我編的我寫的書而已。他知道的那些知識,我都懂,其實,我應該是大師。就他那點三腳貓功夫,用網(wǎng)絡語言講,就是菜鳥?!?/p>
有好事者將話傳到李師傅那里,李師傅嘆了一口氣:“是啊,我兒子懂的確實多,我看的好多書確實是他寫的,那有什么用?光說不練,紙上談兵。他只知道寫,卻不知道做,自己現(xiàn)在還在糟蹋身體,怕是他的身體比不上我了?!?/p>
雜志社年度例會結(jié)束后,按照傳統(tǒng),要大吃一頓的。作為副主編,李師傅的兒子是雜志社的中堅力量,拿酒表態(tài)是必須的,而且他的酒量好,逢場必喝,這是雜志社人所共知的,這次依舊不例外。
在小區(qū)門口,李師傅見到了跌跌撞撞進來的兒子,不禁火冒三丈,劈頭蓋腦地訓了一陣。
李副主編根本不在意,我上去扶住他,拉著他,把他送回了家。然后,我返回來,看見李師傅還在那里生氣。
“別生氣了,遇到這種場合,他也是沒有辦法的。這是工作需要,估計以后就不喝了。您也別生氣,生氣也傷身?!蔽覄窳死顜煾祹拙?。
李師傅“唉”了一聲:“你不知道啊,他嗜酒如命,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了糖尿病,天天打胰島素。醫(yī)生告訴他,現(xiàn)在他必須戒酒。你猜他說什么,他說那還不如死了呢。人沒個愛好,活著多無聊。活一千歲有啥用?他之所以打胰島素,就是為了喝酒,不然,這胰島素他根本就不打,寧可死了。唉,我們爺倆都在攢啊。”
“在攢?攢什么?”我聽出話里有話。
“我在攢命,一分一秒地攢;他在攢病,一種一類地攢。人的命,生來就給你那么多,要是學會珍惜,時刻注意生活細節(jié),懂得保養(yǎng),自然就衰老得慢,才能延長壽命。我的命,已經(jīng)存在72年了,我的體會就是,命是一分一秒一點一滴攢出來的,看我現(xiàn)在的身體,再活幾十年不成問題?,F(xiàn)在你看我兒子的身體,完了,年紀輕輕地,什么糖尿病、心絞痛、高血脂、高血壓等等,整了一身,從參加工作就開始吃吃喝喝,只賺個嘴巴舒服,攢了一身病,這樣下去,大去的日子不遠了。”李師傅說完,頹唐地坐在小區(qū)門旁的長凳上。
“那您是怎么攢命的?”我把話題岔開。
李師傅一聽,來了興趣,從身上掏出個小冊子,遞給我,說,學吧,學會都是自己的。
我接過小冊子,不禁笑了。
小冊子封面寫著“攢命簿”,翻開里面,見上面寫著好多“攢命記錄”:
1月2日,拒絕鄰居大劉送的香煙,增加生命若干分鐘。
1月3日,走一萬步,身體微汗,增加生命不知多少。
1月5日,過馬路,成功避開一起車禍,增加生命若干年。
1月8日,喝白酒20克,舒筋活血,增加生命大概幾分鐘。
1月12日,因兒子喝酒,生氣,罵他3分鐘,損失生命是肯定的,多少不知。
1月15日,沒能在晚9點準時睡覺,推遲了5分鐘,或許損命若干分鐘。
……
就這樣活著,就算活一千歲,有啥用呢?我不知為啥,忽然想起李副主編的話。
編輯/張玉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