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利明,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助教
動畫電影《花木蘭》劇照
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動畫片《花木蘭》(Mulan),讓無數(shù)美國觀眾通過影片,領略了古老的中國文明——長城、宮殿、古戰(zhàn)場、騰飛的巨龍及悠遠的東方文化?!痘咎m》自播出起在全美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記錄就達到2300萬美元,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電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也受到全世界的歡迎。
影片幽默、夸張、生動、形象的再現(xiàn)了花木蘭的英勇事跡。木蘭是家中長女,性格爽朗率真,父母極力想幫她找到一個好歸宿,可是多次努力未果。此時卻收到了北方匈奴侵略的消息,朝廷挨家挨戶召集壯丁,木蘭父親也在名單之內,木蘭不忍年邁殘疾的父親征戰(zhàn)沙場,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业淖嫦葹榱吮Wo她,派出了心地善良的木須從旁幫忙。從軍過程中,木蘭憑著堅強意志,通過了一關又一關的艱苦訓練。就在匈奴軍隊潰敗時,木蘭女子身份被發(fā)現(xiàn),她被驅逐出營。大軍得勝回朝后,木蘭發(fā)現(xiàn)匈奴沒死絕,于是進京解救皇帝,消滅單于后,帶著榮耀回家。
翻譯中有兩大策略,歸化策略和異化策略。1813年施萊爾馬赫在《論翻譯的方法》一文中指出,譯者通常有以下兩種翻譯的途徑:“一種是盡可能讓作者施萊爾馬赫在《論翻譯的方法》安居不動,而引導讀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種是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而引導作者去接近讀者?!泵绹g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將前者概括為異化策略,后者為歸化策略。韋努蒂認為,歸化策略是“采取民族中心主義的態(tài)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入語言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進譯入語文化?!保?]歸化翻譯策略旨在減少譯文中的異國情調,為目的語讀者提供自然流暢的譯文。
在電影字幕翻譯中采用歸化策略,使字幕翻譯更加通俗易懂,增加觀眾對異域文化電影的興趣。本文以迪斯尼電影《花木蘭》為個案,探討該電影字幕翻譯中歸化策略的運用。
動畫片《花木蘭》取材中國古代女英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影片中包含大量古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采用歸化策略使其得以充分還原,給欣賞該影片的中國觀眾以美的享受。
例1:“Iam ready to serve the emperor”草民已準備為國效勞。
該句如果直譯為“我已準備效力皇上”,意思不難理解,但是觀眾在接受時感覺很別扭,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普通百姓見到皇帝圣旨如見皇帝本人,應自稱“草民”,意即“草野之民”,表卑賤意。這里譯者將“I”譯為“草民”,觀眾看來就像在看中國電影,感同身受。
例2:Please,sir,my father has already fought bravely…官爺,求求你,我爹年事已高。
這里,“sir”被譯為“官爺”,“官爺”是古代對當官的人的稱呼,一般是女人對小官的稱呼,這里將木蘭對傳達圣旨的官員的稱呼譯為“官爺”,非常貼切。
影片中涉及中國特色文化詞匯多處出現(xiàn),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采用歸化策略,巧妙地轉化為對應漢語,克服了觀眾在理解該電影方面的障礙,增加了觀眾對該影片的欣賞興趣。
除文化方面,譯者在翻譯中大量使用漢語四字格,以迎合中國觀眾的觀賞口味。四字格是中國語言藝術的結晶,是中國古典文集中重要的敘事形式。它結構短小,寓意深刻,生命力旺,表現(xiàn)力強。譯文中使用四字格結構,不但能使譯文大為增色,還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痘咎m》中譯者大量使用四字短語,例如:
例 1:I am the powerful,the pleasurable,the indestructible Mushu
威力無比,歡樂無限且無堅不摧的木須
這是小火龍木須第一次與木蘭見面時的話語,原語中小火龍用了三個形容詞“powerful”“pleasurable”“indestructible”來形容自己是歡快,強大,打不倒的,譯文用了三組四字短語,簡潔,形象的刻畫了小火龍的形象。
例2:Iwill die doing what’s right.
我為國捐軀,死而無憾
木蘭眼見父親年事已高,心痛萬分,一家人圍坐吃飯,她義憤填膺,杯擊桌子,說父親為了榮耀,連命都不要了嗎?譯者采用四字短語,短小精悍,鏗鏘有力的表明了父親雖年邁體衰,依然為國效勞的堅定的決心。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chuàng)造,并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并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shù)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愿望。翻譯中使用俗語,更能迎合中國觀眾的欣賞口味。
例1:Picky,picky,picky
別雞蛋里挑骨頭
“picky”原意為“挑剔的,吹毛求疵的”,此處木蘭連說三遍picky,以抗議木須說她不洗襪子,此處直譯為“挑剔,挑剔,挑剔”,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譯者采用歸化策略,選用漢語中對應的俗語“雞蛋里挑骨頭”,比喻“故意挑剔找茬”,準確形象的傳遞了木蘭要表達的意思。
例 2:But don’t you worry,okay?Things will work out.
不過你別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
該句是木須安慰木蘭的話,可直譯為“事情總會解決的”,譯者在翻譯時采用中國觀眾口語中喜聞樂見的俗語“船到橋頭自然直”,比喻事到臨頭,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更加簡練和形象。
本文從三個方面入手分析了迪斯尼電影《花木蘭》字幕翻譯中譯者應用歸化策略,在凸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巧用四字結構,應用俗語這三方面成功的迎合了中國觀眾的欣賞需求,使得該影片在中國大受歡迎。隨著西方電影走進中國人生活,電影字幕翻譯變得越來越重要,對字幕翻譯的質量要求更高,希望越來越多高質量字幕翻譯影片出現(xiàn),以迎合觀眾需求。
[1]Venuti,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C]//Baker,M.& Mlmkja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