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兵
(安徽工程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職業(yè)體育俱樂部體育競爭與經濟收益關系剖析
張愛兵
(安徽工程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研究和分析職業(yè)體育俱樂部間的體育競爭和經濟競爭對提高我國的體育競技價值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本文通過運用邏輯分析和文獻資料調研等方法,基于體育學和經濟學理論來分析體育競爭和經濟競爭之間的關系和內涵.通過研究得知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是一個賽事價值的體現(xiàn),也是賽事使用價值的客觀反映,體育競爭是經濟收益的基礎,兩者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經濟收益的變動會隨著體育競爭的變動而變動,體育競爭達到平衡時也是經濟收益最大時.
體育俱樂部;體育競爭;經濟收益;聯(lián)系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也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問題,分析和討論該問題,不僅能夠最大化的實現(xiàn)我國的體育經濟價值,還能對我國的體育經濟研究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推動我國的體育事業(yè)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但是目前我國對于該問題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對該問題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還比較薄弱,又由于我國的體育經濟受到國際體育經濟的影響,使得我國的體育經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怎樣加深對我國體育經濟的認識,以提升我國體育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是目前的一項艱巨任務.本文以此作為出發(fā)點在理論上分析和討論了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之間關系.
本文運用的是邏輯分析、文獻調研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在此基礎上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成功實踐經驗,利用了體育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詳細的分析了體育競爭和經濟競爭間的關系和內涵,對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進行了探討,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體育競爭問題,最后對我國的體育經濟發(fā)展提出幾點建議.
2.1 研究現(xiàn)狀
在對體育經濟的研究上,國外的許多研究學者將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看成了兩個獨立的個體,研究的方向的主要局限在贏利或贏勝上面,將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的關系分割開來,僅從一個側面去分析和研究了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沒有將體育賽事作為一種服務的產品來看待.根據目前的體育賽事的情況來看,贏勝和贏利往往是相生的,贏勝越多的俱樂部,可以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從而獲得了市場的關注,進而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反之對于輸家和失敗者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種情況就注定了俱樂部為了生存和發(fā)展應將體育賽事的勝利放在首要位置.在職業(yè)的體育俱樂部中,怎樣處理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間的關系,將兩者保持在一個平衡的位置是職業(yè)體育俱樂部穩(wěn)定發(fā)展的根本,該問題同樣是體育經濟研究的核心問題.本文將體育賽事作為服務產品并以相關的理論來分析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的關系、內涵和轉化,以期在理論上提供一個參考.
2.2 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的內涵
從以上敘述中得知贏勝和贏利是相生的,贏勝指的是體育賽事的勝利,贏利指的是贏取經濟效益,所以職業(yè)俱樂部之間的體育賽事競爭無疑是關注的重點.
體育競爭是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規(guī)劃和安排體育聯(lián)盟的成員間的體育賽事,它是以該項目的職業(yè)運動技能和體能進行激烈對抗的過程,在該對抗過程中帶給觀眾精神上的享受.激烈的體育競爭不僅關系到職業(yè)體育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道路,也關系到職業(yè)體育的發(fā)展地位和作用,所以將其作為體育聯(lián)盟中的最高標準是保證體育聯(lián)盟發(fā)展的基礎.
經濟收益是指各職業(yè)俱樂部在參與賽事中投入了體力和財力的情況下帶來的收益或利潤,投入方面包括了運動員的勞動、場地資源的占用、交通費用等等,收入包括了賽事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經濟收益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如獲勝的收益、電視轉播率、品牌價值的提升、紀念品的銷售收益等等.
2.3 體育賽事服務產品內涵
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是體育賽事的生產者和規(guī)劃者,體育賽事作為一種非實物的服務產品,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不僅單一賽事是服務產品,整個賽季的規(guī)劃和賽事安排都是服務產品,它與邊際效用無關,即整個賽事的安排順序、場次和緊密度等都與邊際效用無關,僅與賽事的激烈程度、緊張程度、懸念性、歸屬感、認同感等有關,這些屬性是衡量該場賽事的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服務質量高低的客觀反映,所以為了滿足觀眾對這些屬性的要求,為了職業(yè)體育賽事的發(fā)展和市場的保證,提高賽事的服務質量是體育聯(lián)盟關鍵的工作.
2.4 體育賽事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間的關系
職業(yè)俱樂部間的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競爭是通過體育賽事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來客觀反映的.所謂的體育賽事使用價值是指各個俱樂部之間通過賽事競爭來滿足觀眾的精神上的需求,使用價值是隨著比賽的進行而產生的,賽事的競爭越激烈、越扣人心弦、越精彩,那么越能滿足觀眾的需求,那么更多的人就愿意支付一定的費用來觀看比賽,所以賽事產品的使用價值是在比賽過程中產生的,使用價值越高則賽事越精彩,那么觀看的人才會越多,市場占有率才越高,經濟效益也就越高.
賽事產品的價值是指在提供賽事產品時所耗費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使用價值能夠直接的轉化成俱樂部的經濟效益,這也說明使用價值的存在是建立在體育賽事競爭的基礎上.從中可以看出使用價值是通過俱樂部之間的體育賽事競爭來產出的,而價值是通過勞動交換來的,前者體現(xiàn)的是激烈的競爭對抗,后者體現(xiàn)的是經濟收益.
觀眾作為體育賽事服務產品的消費者,即體育賽事使用價值的消費者,體育賽事的使用價值是決定體育賽事服務產品有無市場潛力的首要因素,一切的體育賽事競爭都是使用價值的競爭,其他的一切手段和措施都是在有使用價值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所以體育賽事的使用價值是決定了體育聯(lián)盟生存的最直接的因素.
2.5 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間的關系
經濟收益是每個俱樂部生存的前提和根本,目前許多俱樂部將體育競賽的勝利作為俱樂部的首要目標,這是因為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兩者是相生的,體育競賽贏勝則必然會導致贏利,這是由于獲勝的俱樂部不僅能夠獲得競賽勝利,在品牌上、觀眾的關注上、市場的占有率、紀念品銷售上等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失敗者往往會無人問津,其經濟效益也很低.在體育競賽中有一種情況是比較特殊的,即兩個競爭的俱樂部實力相差不能太懸殊,任何一個俱樂部太強或太弱都會使比賽結果毫無懸念,這樣無法引起觀眾的注意和興趣,也不會引起商業(yè)企業(yè)的贊助.雖然所有俱樂部都單一的希望贏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但是這個情況一旦過于極端,造成了實力超群的俱樂部和一直獲勝的俱樂部,聯(lián)盟整體的經濟效益不但不會漲,較以往相比還會出現(xiàn)下滑的情況.從上可以看出,俱樂部的經濟效益競爭是在體育賽事競爭的基礎存在的,沒有體育競爭則無經濟收益,所以僅僅考慮俱樂部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體育競爭,則效果必然會適得其反.
2.6 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的轉化分析
從上我們講述了體育競爭達到平衡,這時的經濟效益是最高的,即比賽的雙方都勝率都在50%時效益是最高的,我國通常大部分的比賽結果在在0.5~1.0之間,也就是表明我國的體育競爭正處在了不平衡的階段,以下是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的關系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體育競爭處于0.5時,即平衡時,經濟效益最大,隨著競爭的數(shù)值越大,俱樂部之間的實力差距逐漸拉大,比賽的結果逐漸失去懸念,則直接造成了經濟效益逐漸減少,最后趨于0,從中可以看出將體育競爭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范圍內是體育聯(lián)盟生存的根本,也是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
通過對職業(yè)體育俱樂部之間的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進行分析,得到了幾個結論,首先是經濟收益是建立在體育聯(lián)盟成員參與到賽事中并付出了勞動的基礎上產生的,其次,經濟收益是建立在體育競爭上的,是通過體育競爭產生的,兩者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最后是經濟收益是隨著競爭平衡的改變而改變的.通過這些結論可以讓人們更深刻的認識俱樂部間的體育競爭和經濟收益的關系.
〔1〕徐征.試論新媒體與體育產業(yè)的互動關系[D].重慶大學, 2008.
〔2〕潘小玲.我國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體育競爭與經濟競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20(2):91-92.
〔3〕張保華.賽事服務產品的特征及質量控制——以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為例[D].中山大學,2009.
〔4〕李江帆,張保華,蔡永茂等.職業(yè)體育俱樂部體育競爭與經濟收益關系研究[J].體育科學,2010,30(4):21-25,封3.
〔5〕吳斗雷.論體育競爭的特質及其對社會發(fā)展的意義[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5(2):19-22.
〔6〕張兵.職業(yè)體育競爭平衡的經濟社會學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28(1):6-11.
G80-05
A
1673-260X(2014)02-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