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峰
摘要:通過布置不規(guī)則綜采工作面,調整工作面?zhèn)蝺A斜與切眼對接,采取松動爆破過斷層等手段,己15-13030工作面克服復雜施工工藝和特殊地質條件順利回采。實踐表明:此技術的應用,減小了復雜地質條件對工作面回采的影響,實現(xiàn)連續(xù)開采,提高了工作面回采率,為類似條件煤層開采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不規(guī)則綜采面 回采 斷層 松動爆破
工作面回采受多種地質因素的影響,其中斷層不僅影響了工作面的連續(xù)開采,造成產量不穩(wěn)定,增加了煤炭資源損失,同時對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也構成一定的威脅[1-4]。平煤股份八礦地質條件復雜,其開采的己15-13030工作面受多條斷層的影響,通過優(yōu)化工作面布置,將切眼設計為“刀把”形狀,采用回采工作面與切眼對接,松動爆破技術,減小了復雜地質條件對工作面回采的影響,為工作面順利回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1 工作面簡介
己15-13030工作面位于己三采區(qū)上部,跨己三、己三擴大采區(qū)布置,東西走向長平均為1048m,傾斜寬174m。該采面機、風巷及切眼掘進過程中,共揭露大小斷層30余條,其中3m以上的有5條,2m以上的有3條,1m以上的有15條,地質構造復雜。己15煤層厚2.9~3.8m,平均厚度3.3m,煤層傾角1°~9°,平均5°,堅固性系數(shù)0.5~0.7,容重1.31t/m3,回采儲量為58.69萬t。己15煤層呈南厚北
薄和西陡東緩的趨勢。該面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55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2.56m3/t,正常涌水量22m3/h,最大涌水量30.8m3/h。地面標高為+75m,煤層標高為-295.9至-333m,埋藏深度為370.9-408m。
2 回采存在問題
2.1 回采工藝復雜
己15-13030工作面風巷掘進過程中揭露斷層F0310 、F0314,落差為2.7m和3.5m,回采過程中若采取硬過的方式難度較大,同時為最大限度的提高采出率,對風巷進行優(yōu)化布置,在遇斷層處施工外切眼和中切眼,機巷采取直巷布置,工作面則被設計為“刀把”形狀,如圖1所示。因此,工作面在回采至中切眼和外切眼時則需進行工作面與切眼對接,增加了設備管理難度,使回采工藝更加復雜。
2.2 地質條件復雜
采面外部500m范圍內存在一隱伏異常,推斷為一近走向斷層,長度約500m,落差2m-3m,對回采影響較重。
另外,通常采煤工作面風巷水平高于機巷,運輸機將原煤俯運至機巷轉載機,該面在回采過程中出現(xiàn)機巷比風巷高,采面輸送機向機巷運煤時會有一定仰角,出現(xiàn)溜子“反拉”,如圖2所示工作面平剖面圖。
3 工作面對接
3.1 工作面支護狀況
己15-13030采面選用ZY5600-20/40型液壓支架,共116架,分三次安裝,第一次安46架(里切眼),第二次安裝37架(中切眼),第三次33架(外切眼),里切眼與中切眼相距204m,中切眼與外切眼相距336m。采面運煤選用SGZ—764/500型刮板輸送機。風機兩巷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巷道,支護形式為U型棚支護,切眼、風巷里段均為梯形棚支護巷道;在巷道較寬(大于3.5m)位置采用三排支護,下幫用DZ-25單體柱、中間、上幫采用DZ-28、DZ-35型單體柱均配合HJDA-1200型金屬鉸接頂梁;梯形支護較窄(小于3.5m)位置采用兩排支護,下幫用DZ-25單體柱、上幫采用DZ-28或DZ-35型單體柱均配合HJDA-1200型金屬鉸接頂梁。
3.2 對接方法
首先采面推進到距中切眼20m時,接通46架(外切眼83架,對接外切眼與對接中切眼步驟相同)液壓系統(tǒng),風巷14T慢速絞車繩頭聯(lián)接到46架立筋板上,降支架,用14T慢速絞車拉移46架到中切眼與中切眼支架站齊,用單體柱微調46架與中切眼支架站齊(也可以當采面推到與46架站齊時,每班拉移一次)。距中切眼15m時甩斜子,使采面與46架架間隙最小。當采面與中切眼站齊時,對接中切眼支架和中部槽與各種聯(lián)接銷子等,然后調整支架。對接前必須對采面機尾和風巷支架周圍進行維護,同時進行全斷面風巷拉底、穩(wěn)固絞車等準備工作,拉底高度不低于2.3m。
3.3 頂板維護
①風巷支架周圍維護:在46架和中切眼前后20m范圍內暫不替棚,只在梯形棚子中間套棚,套棚采用長3.2m長的工字鋼梁配合DZ-25(28)型單體柱沿傾向架設梯形棚子,棚距0.5m,直到中切眼對接完。②原動壓區(qū)布置的雙排超前支護和單排超前支護繼續(xù)使用,打在45架上幫到中切眼46架下幫之間,采用DZ-25(28)型單體柱配合HDJA-1200型金屬鉸接梁,布置形式為齊梁直線式,一梁一柱,單體柱打在梁中間,棚距500mm,當超前支護影響到并架時,采用DZ-25(28)單體柱配合∏型梁走向架設抬棚,一梁三柱,梁長3.8m。③采面機尾維護:采用大板沿走向背頂,每0.5m一塊,進行臨時支護,一梁一柱,然后快速沿傾向架設工字鋼梁,棚距0.5m,工字鋼梁一端插在44架支架頂梁上,搭接長度不少于0.2m;另一端采用DZ-25型單體柱支護,柱頭距梁頭0.2m;單體柱必須迎山合理,單體柱初撐力不低于90KN。
3.4 采面甩斜子注意事項
①當采面距中切眼約15m時,計算45架與中切眼支架對接最小間隙,開始甩斜子(如果無法對接要及時回架)。甩斜子以機尾(需甩機頭時以機尾為中心)為旋轉中心,開始風巷進行推進。②甩斜子時雙向割煤,每次必須將機尾割透,機尾的支架必須每割一刀及時調整,做到支架始終垂直采面溜子。③甩斜子時必須及時使用側護板調架,使支架不擠不咬,必要時要使用單體柱幫助調架。④甩斜子時推移溜子必須根據(jù)溜子甩斜子位置及時順直溜子,保證運輸機平直。⑤甩斜子必須采用小斜子套大斜子的方法進行甩斜子。
3.5 運輸機對接endprint
支架對齊后用中切眼下口14T絞車,把采面的運輸機機尾斷開,將運輸機機尾、減速機、電機、過渡節(jié)等設備拉移到中切眼上口,回收中切眼下口14T絞車到中切眼上口穩(wěn)好,然后起中切眼軌道和道木,鋪中部槽(每10架一塊天窗槽,對接第一塊使用天窗槽)和更換機頭抬高槽。然后將運輸機機尾、減速機、電機、過渡節(jié)等設備重新對接好,最后用中切眼上口14T絞車繩穿到運輸機底鏈上,拉底鏈與上鏈聯(lián)接。
運輸機對接注意事項:①拆采面運輸機鏈條前將運輸機機尾后蓋打開,將底鏈和上鏈固定好防止下滑,在鋸齒環(huán)處將鏈條掐開,然后用戧柱固定在采面。當開始接鏈時,用上口14T絞車配合導向輪向上逐步拉鏈,拉到上鏈后接鏈。絞車鉤頭與運輸機鏈子間用φ18×64mm的鏈條連接,拉鏈子時去掉防滑裝置或戧柱,掐鏈子時再恢復。②機尾大件拉移時,機尾和最后支架架腳前清理干凈,確保運輸機延長的寬度。③將風巷備用的中部槽等設備運到機尾,按順序安裝并將其與采面的中部槽對接好,最后對接機尾試運轉。
4 復雜地質條件處回采
己15-13030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風巷比機巷高,釆面輸送機向機巷運煤時會有一定仰角,出現(xiàn)溜子“反拉”現(xiàn)象,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偽傾斜,將釆面?zhèn)蝺A斜保持在-5~-6m范圍內,運輸機與轉載機搭接合理。
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受多條斷層影響,斷層落差0.5~3.5m,對于落差較小的斷層,如果巖石堅硬系數(shù)符合煤機破巖,則用煤機破巖,采用破上盤巖石或托下盤三角煤的方法平推硬過斷層,如若巖石堅硬、斷層附近頂板破碎煤層變薄,煤機破巖時易損壞設備,應采用人工打眼放松動炮的方法,將巖石進行松動,然后再利用采煤機進行割煤。
炮眼深1.2m,眼距800mm,眼孔距槽子幫400mm布置,和底板夾角10°-12°。如圖3所示,根據(jù)薄煤帶移動時,及時按照上述辦法進行放震動炮,采用正向裝藥,一個眼裝一個水炮泥,其余用炮泥填滿,串聯(lián)起爆,同時引爆個數(shù)不得超過10個,起爆順序1、2、3、4、5,同時引爆個數(shù)不得超過10個,一次裝藥一次起爆。使用煤礦專用三級乳化炸藥和毫秒延期電雷管。
5 結語
實踐證明,己15-13030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工作面布置,結合斷層分布特征,采用切眼對接技術,合理布置生產設備,實施松動爆破技術,保證了采面的正常回采,實現(xiàn)了高產高效,同時加強工作面設備及施工組織的管理,提高了施工進度,確保了作業(yè)人員的安全,保證了復雜地質構造工作面的安全開采,為我礦乃至整個礦區(qū)刀把回采提供了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徐永圻.采礦學[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2]徐亞民.沿斷層無煤柱開采不規(guī)則綜放工作面技術實踐[J].煤炭科學技術,2009,37(12):9-11.
[3]楊耀文.不規(guī)則工作面應用技術實踐[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4(2):24-25.
[4]馬民生.楔子面綜采回采技術應用[J].煤礦現(xiàn)代化,2005(4):28-30.
[5]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煤礦安全規(guī)程[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