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玲
(上海金融學院 上海 201209)
構建合理有效的多元化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付春玲
(上海金融學院 上海 201209)
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的關鍵是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效結合,具體內(nèi)容體現(xiàn)在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nèi)容的多元化、評價手段的多元化和評價標準的多元化。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教師了解和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根據(jù)反饋信息調(diào)整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調(diào)整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不僅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能否成功的保障,也是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挑戰(zhàn)的需要。
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體系包括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學的評價,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試行)(2013)明確指出,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evaluation)和終結性評估(summative evaluation)兩種形式①。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絕不能忽視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建立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有效結合的多元化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至關重要。
盡管2007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要求》提出,教學評價應該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理念。但是,國內(nèi)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的方式和內(nèi)容并沒有出現(xiàn)很大的改觀,主要還是采用終結性評價。以上海金融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為例,雖然考試內(nèi)容增加了聽力和口語部分,總評成績由期末和平時成績組成,但是,以期末考試為主要參考標準的終結性評價,評價方式多以口試和筆試為主,手段單一;在評價內(nèi)容上多倚重課本知識,忽視了學生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積極的學習情緒等方面綜合素質(zhì)的評定;在評價結果上,過分強調(diào)和關注終結性結論,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學習過程和進步情況,把語言測試結果看成是教學評價的全部。再來看一下國家水平考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主要采用統(tǒng)一標準化考試來測試學生的語言知識。雖然四、六級考試也實行了一些改革,但標準化填涂答案仍然是考試的主要手段。就是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指揮棒,應試教學現(xiàn)象普遍存在。
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無法促進教學,阻礙了外語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能否成功的保障,也是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挑戰(zhàn)的需求。
1.人本主義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潮始于美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羅杰斯(1902-1987)。人本主義的教學觀基于學習觀的基礎之上,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教育中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授者,而是學習的促進者和協(xié)作者。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資源,建立學習的氣氛,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人本主義理論雖然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它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還是值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借鑒的。建立多元化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核心要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不同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支持。
2.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源自有關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主要綜合了皮亞杰、維果斯基、杜威和布魯納的思想。建構主義理論強調(diào),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教師則起到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美國教學設計領域專家戴維·喬納森(1992)認為,“如果學習的結果是個人的建構,那么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來看,評價學生怎樣進行建構比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更重要。②” 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的多元特點,學習評價也同樣應有多元的特點。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不僅要考察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要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
形成性評價是1967年由美國的評價學專家斯克里芬提出來的,后被美國的教育學專家布魯姆引入教學領域。所謂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做出的評價,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xù)觀察、記錄、反思而做出的發(fā)展性評價。③”
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多是強化行為,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為主,完全依賴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往往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被評價地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由于終結性評價結果占主導地位,學生盲目追求的只是如何獲得滿意的分數(shù)或是如何順利通過一門課程,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一些積極的學習情緒被徹底忽視。同時,教師也無法通過測試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難點、學習策略和個體差異。因此,必須建立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增加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相互間的評價、小組合作評價等方式。在評價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尤為重要,引導學生自我分析,幫助學生自我反思和評價學習目的和動機、學習過程和結果、學習策略和方法、學習進步和體驗等,以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成為一個自我控制的學習者。
2.評價內(nèi)容的多元化。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試行) (2013)明確提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學術英語交流能力,使他們能用英語直接從事自己的專業(yè)學習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專業(yè)領域具有較強的國際交往能力。這一目標的提出,讓我們看到,傳統(tǒng)的注重語言能力測試的評價體系已經(jīng)不能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具體來說,就是在形成性評價體系中,不僅要考察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要評估他們用英文閱讀專業(yè)文獻和撰寫報告和小論文的能力,同時,重點評價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3.評價手段和方法的多元化。傳統(tǒng)的測試只是重要的評價手段之一,形成性評價可以通過多種評價手段和方法,比如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記錄、學生學習檔案記錄、問卷調(diào)查、訪談、學生自我評價報告等,對學生的整體學習發(fā)展過程進行評價。通過形成性評價,學生從被動的被評價者轉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這種改變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有效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同時,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和進步情況,從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有效結合,以學促教的良性循環(huán)。
4.評價標準的多元化。我國大學英語考試的評價標準長期以來一直采取定量描述,對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動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副作用。根據(jù)這些標準,教師的教學以服務四六級為導向,學生的學習目標就是高分通過四六級考試。因此,要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必須改變以考試為導向的量化評估標準。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結合才是完整的交際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可以采取定性評價標準,即學生需要在某種語境下做到什么,比如如何用英語解決一個問題,闡述一個觀點等。這種評價標準的最主要特點就是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學生的解答只要符合邏輯和現(xiàn)實生活,可以多樣化和個性化。
如前所述,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決不能忽視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然而,教學評價體系不是一個孤立的環(huán)節(jié),它和教學大綱、課程要求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如何教、如何學將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學評價體系要進行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和理論支持,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理解和實施貫徹。而今面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和挑戰(zhàn),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是勢在必行,教學評價體系也只有進行調(diào)整,才能與時俱進,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
注釋:
①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試行),2013.
②胡勝利. 建構主義的評價觀與學習評價[J].中華心理教育網(wǎng).
③黃紅兵,穆鳳英.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應用研究綜述[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2(8).
[1]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試行). 201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7.
[3]蔡基剛.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評價體系調(diào)整[J].外語電化教學,2013(1).
[4]胡勝利.建構主義的評價觀與學習評價.中華心理教育網(wǎng),2007,11.
[5]黃紅兵,穆鳳英.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應用研究綜述[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2(8).
Constructing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ystem of diversified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Fu Chun-ling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The key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the specific content reflects i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ans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standard.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 learning process for teachers to understand and monitor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to adjust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ir own, to adjust the learning methods, to give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lear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security, but also need to adapt to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ormative assessment; summative assessment; diversity;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H31
A
1000-9795(2014)02-0141-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25
付春玲(1975-),女,山東茌平人,講師,從事語言學、教學、跨文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