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清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近年來,不少中小學都開始開展生命教育,但隨著教育工作者對生命教育的深入探索,他們在開展生命教育時開始出現(xiàn)一些問題。本文針對現(xiàn)階段一些中小學在開展生命教育中存在的誤區(qū)提出對應的措施,以提高生命教育的質量。
目前,許多中小學開展生命教育的目標并不明確?,F(xiàn)行教育制度中,學校偏重知識教育與理性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過于重視學生學科知識的考核成績,專注升學率的提高,忽略了對學生價值觀等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中小學在實施生命教育的過程中,經(jīng)常把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教育混淆,從而無法制訂出恰當?shù)纳逃哪繕?,使生命教育不能正常地開展。部分學校在開展生命教育時雖然有一定的目標,但這些學校所設置的目標實際上適用于每個年級,從而導致目標的設置過于籠統(tǒng)和抽象化,不利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實施。
我國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實施對象往往只是學生。事實上,一些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是學生與教師或家長的矛盾激化造成的。教師如果不珍惜生命,不懂得關懷學生就很難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容易忽略學生校園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同樣,部分學生家長只關注學生的學科成績、學校排名卻忽略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家長對學生的其他方面沒有給予同樣關心,使學生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不愿主動向家長傾訴導致負面情緒積累甚至自我否定。當生命教育的實施對象僅定為學生,而將教師與家長劃在范圍之外時,生命教育的實施效果顯然會大打折扣。
生命教育實施途徑的單一化,降低了生命教育的實效性。目前,大部分學校并未單獨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學校在進行生命教育時,往往是將其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疇中。一些開設了生命教育課程的中小學對學生實施生命教育的途徑也只停留在簡單的書本知識教授層面,認為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就是單純地講授生命教育書本上的內(nèi)容。事實上,這種簡單的教授方式收效甚微。生命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學科,如果僅僅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不僅會使學生無法正確理解生命教育的深刻內(nèi)涵,還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厭倦,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于生命教育的實施必須設立清晰的目標,才能使生命教育更好地進行。在對中小學開展生命教育的目標的設置上,應該循序漸進,有階段性,注重邏輯關系。
例如臺灣曉明女中“生命教育課”的目標設置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首先,該校初一、初二、初三及高一、高二、高三的上下學期都設置相對應的生命教育目標,并且每個學期的目標都有一個大的核心主題。如初一上學期的核心主題是“敬畏生命”,下學期則是“做我真好”,隨著年級的上升,主題的含義也會越來越深刻,理解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到了高三上學期生命教育課程的核心主題就變成了“社會關懷與社會正義(調(diào)和小生命與大生命)”,高三下學期的討論主題是“全球倫理與宗教(存異求同、建構立體的生命)”。此外,在核心主題下還會有幾個小主題,如教授初一的“敬畏生命”時,教師就會注意以下幾點內(nèi)容:1.幫助學生認識生命,進面欣賞生命的豐富與可貴;2.協(xié)助學生學會如何珍惜生命與尊重生命;3.引導學生用愛心經(jīng)營生命及思考生命方向。這些小標題指導了教師在講授主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去理解生命教育的核心意義。
通過上述例子,在對生命教育的目標設置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第一,在生命教育目標的設立上,不同年級、不同年齡階段必須有一定的區(qū)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生命教育目標的深度和廣度都應該增加。第二,生命教育的目標從內(nèi)容上看,應該注意不同目標邏輯上的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三,設置了每個年級的總體目標之后,還應該將目標細化,明確提出對教師的要求。
1.生命教育實施范圍擴大化
生命教育在實施上應該有部分內(nèi)容是強調(diào)對教師及家長的教育的。首先,教師自身就應該珍惜、關懷生命,才能更好地與學生建立關系,教導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發(fā)展。其次,家長也應該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關注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
2.增強學生與教師、家長的互動性
在生命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可以舉行“家長開放日”,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發(fā)展狀況,教師有針對性地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除了可以開展“家長開放日”,還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小型的“生命教育沙龍”活動,讓家長感受到孩子在一個溫暖的集體中,讓孩子感受家長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多布置一些互動性強的課外作業(yè)。例如,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完成手工作業(yè),學生和家長可以相互寫評語,促進家長與學生的交流。隨著網(wǎng)絡通訊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的互動性增強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可以建立專屬于家長的QQ群,多和家長進行溝通,也讓家長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校園生活。
1.擴充直接經(jīng)驗內(nèi)容,注重實踐
生命教育應該給予學生的是意識與感官的雙重體驗。例如,在生命教育內(nèi)容體系中提到的防火知識,如果學生僅從課本知道滅火器的形狀、結構、用法是無法真正掌握其用法的。在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不能讓學生僅從書本獲得間接經(jīng)驗,而更應通過親身體驗,如震前預演等方式獲得直接經(jīng)驗。
2.通過案例、情景模擬進行教學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案例和學生一起探討,加深學生對生命的理解。例如煤礦瓦斯爆炸、復旦大學生投毒事件、重慶女孩摔嬰事件、學生自殺事件等時事熱點為契機,構建生命教學課堂中的問題情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分析這些事件的誘因,教師要適時適當?shù)貙W生進行點撥,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走好自己的人生。
3.利用調(diào)查問卷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
在實施有關學生心理問題的生命教育時,可以定期對學生做心理調(diào)查,通過一些客觀數(shù)據(jù),了解學生近期的心理狀態(tài),以便于對學生有針對性地更好地實施生命教育。
4.將生命教育滲透到基礎課堂中
將生命教育作為主體進行探討時,可以不局限于學校的特殊課程。生命教育的信息和意義顯隱于各學科課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發(fā)掘學科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和生命意義的教育,提高他們生存的技能和生命的質量,從生命的角度把握學科知識。
[1] 雷靜,謝光勇.近十年來我國生命教育研究綜述[J].教育探索,2005(5).
[2] 蘇海針.生命教育內(nèi)涵之綜述[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3).
[3] 劉濟良.生命教育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4] 潘躍玲,熊和平.生命教育的誤區(qū)及其澄明[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2(8).
[5] 李高峰.國內(nèi)生命教育研究述評[J].教育科學論壇,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