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曉航編譯
地球時間火星生活
斯曉航編譯
為了登陸那顆紅色星球,肯考迪亞研究站模擬了探險家們將會面臨的孤寂與艱辛。在模擬環(huán)境中,危險是真實的,也是必須面對的。
2014年2月14日,正當其他人還在歡度情人節(jié)的時候,13名科學家卻在與世隔絕的肯考迪亞研究站,開始了一次長達9個月的實驗。在他們的居住環(huán)境中,沒有陽光,沒有明顯的生命跡象,只有稀薄的空氣,以及極端的低溫。他們只能食用高保鮮的食物,循環(huán)使用珍貴的淡水。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nèi)サ牟皇翘眨悄蠘O。
這已是歐洲肯考迪亞研究站在寒冷的南極大陸上度過的第10個冬季了。每年的5-8月份,太陽都不會照耀這塊土地。在過去的幾年里,研究站的工作人員只能在這段時間進行天文、大氣層和冰河研究。然而,他們將從今年開始執(zhí)行一個全新的任務——模擬測試火星的生命系統(tǒng)。因為肯考迪亞研究站的外部氣溫往往會跌破零下80度,這與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零下55度相近。
歐洲航空局的工程經(jīng)理歐立夫·安格勒說:“我們無法完全模擬火星的環(huán)境,我們只能依靠現(xiàn)有的條件,在不離開地球的前提下,讓他們試著習慣可能在太空飛行中遇到的種種狀況?!?/p>
當然,如果要完成火星狀態(tài)模擬測試,不可能僅靠這13名科學家。在他們背后,是50名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將會密切監(jiān)控肯考迪亞研究站測試成員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此外,他們還有3個極其重要的研究任務:在極端環(huán)境中,人類的新陳代謝及心態(tài)情況是否會出現(xiàn)相應變化;睡眠質量是否會因缺乏陽光而受到影響;孤寂的環(huán)境是否會干擾成員的人體動力學系統(tǒng)。所有的這些研究最終會得出一系列數(shù)據(jù),而這些數(shù)據(jù)將為人類登陸火星提供極大的幫助。
>>“火星-500”模擬艙
雖然這僅僅是肯考迪亞研究站開始的第一次火星模擬實驗,但類似的模擬實驗在全球范圍內(nèi)早已開展。
2010年,俄羅斯、歐洲航空局和中國合作開展了“火星-500”計劃,這是一個未來火星載人航天飛行的試驗。在長達640天的實驗中,志愿者的生活和工作范圍,僅限于實體模型航天器中。他們不能和外部直接交流,若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會有20分鐘的滯后,而且實驗人員還不能從外界獲取消耗品。這項實驗模擬了幾個階段:從地球起飛、飛往火星、著落過程和駐扎火星表面。
美國宇航局則定期將宇航員送入沙漠腹地或位于深海的研究站,進行模擬實驗。此外,NPO組織火星研究會正計劃于今年夏天,在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北極火星研究站進行一次長達一年的模擬實驗?;鹦茄芯繒L羅伯特·朱柏林說:“通過這些模擬實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前往火星的旅程中,需要什么技術,不需要什么技術,并且可以提前了解人類在遭遇類似狀況下將會出現(xiàn)的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
縱然,如今的火星模擬實驗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它們的運作規(guī)律并不能和空間實驗過程相匹配。比如,在目前地面上的實驗中,根本沒有遠程的控制設備。而且,這些實驗也沒有考慮地球及火星的引力系統(tǒng)。所有模擬火星的地基嘗試都缺少一個重要因素——零重力,而這是人類在太空中面臨的最難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實驗都沒考慮宇航員從火星重返地球的過程。
曾有人認為,國際空間站應當是最適合人類模擬火星往返之旅的場所。但在一系列的實驗中,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南極的自然環(huán)境其實和那顆紅色星球相當類似。而且,一個設立在地球上的實驗場所,其所需的技術和物資將會更有保障。
雖然人們還沒有考慮如何從火星返回,但適用于火星環(huán)境的交通工具已開始接受測試??茖W家們要從各種各樣的運載工具中,挑選出一個最適合的。有些專家偏愛壓縮運動型四輪車,而有的則提倡敞篷車或個人摩托車。不過,大多數(shù)人還是支持使用單人全地形車。研究發(fā)現(xiàn),每當宇航員試圖走出車輛時都要消耗極大的體力,因此必須選擇一種體積較小、相對靈活的交通工具。
通過多次實驗,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技術難關并非無法克服,宇航員心理狀態(tài)的起伏才是真正的麻煩。在“火星-500”計劃中,6名受試者中有4人出現(xiàn)了嚴重不良反應。有的人失眠或失去進食和鍛煉的動力,另一些人則變得郁郁寡歡。
也許,在人類遠赴火星的旅途上,應當考慮帶上一位心理醫(yī)生。畢竟,與相對穩(wěn)定的自然環(huán)境相比,真正難以控制的是人類自己。
“白色火星”——這是肯考迪亞研究站工作人員為他們的工作地點取的名字。每當?shù)搅?月末,那里的科研人員就會開始期盼冬季后的第一縷陽光。他們雖然做著世界上最孤單的工作,但也是做著最偉大的工作。
名詞解釋
肯考迪亞研究站:由法國極地研究所和意大利南極項目共同運作,位于南極高原,距地理南極點超過1600千米。它地處偏遠,因而成為研究未來人類登錄火星任務的絕佳場所。
NPO: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縮寫,直譯為“非營利組織”,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機構。這個概念的產(chǎn)生晚于NGO,大致出現(xiàn)于20世紀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