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娜
摘要:高中音樂鑒賞課與其他學科一樣,導入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巧妙的導入方法有著其他環(huán)節(jié)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方面。興趣是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出發(fā)點。那么導入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導入標新立異但又不失自然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繼而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興趣濃厚,原本沉悶的高中音樂鑒賞課表現(xiàn)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新氣象。教師在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同時,多元素的課堂導入,讓高中音樂鑒賞課“活”起來。
關鍵詞:多元素導入;高中音樂鑒賞;“活”
一、設計語言情境導入,抓住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切知識的本源,沒有興趣,知識的學習就是被動的、低效的。興趣總是發(fā)生在情境中,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具有韻律美,并且是人的情感的形象表達,因此,音樂更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和學生的心理感悟產(chǎn)生共鳴。例如,在講授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之《草原牧歌》時,教師可以先設計語言故事進行導入。講述蒙古族少女龍梅和玉容在暴風雪中保護公社羊群的感人故事,再用多媒體展示蒙古草原的圖片,介紹草原風土人情和特色,讓學生整體感知樂曲的音樂內涵,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對琵琶協(xié)奏曲不夠了解,可讓學生再欣賞一曲《十面埋伏》,為了讓激烈的垓下之戰(zhàn)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師可引用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項羽在這場戰(zhàn)中面臨失敗的焦慮及兒女情長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樂曲?!睆亩诶斫夤适虑楣?jié)的前提下充分體會琵琶協(xié)奏曲帶給大家心靈上的震撼。
二、從熟悉的音樂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要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歌和音樂導入,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講授《高亢的西北腔》之前,先播放了阿寶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引出課題,再播放幾首富有西北風格的歌曲,如《花兒與少年》《西部放歌》《信天游》這些耳熟能詳?shù)母枨?。在欣賞完后,總結出:“這幾首歌曲,在曲風、旋律上具有共同的特點,是我國的西北民歌,歌曲旋律自由、高亢、遼闊,想具體了解原生態(tài)的西北民歌嗎?”一起走進我們今天的課《高亢的西北腔》吧。從而調動學生對西北民歌學習、欣賞的興趣。繼而聆聽兩個版本的《腳夫調》,比較舞臺演出與原生態(tài)演唱帶給人們的不同感受。
三、通過形體語言導入,注重學生參與, 讓音樂鑒賞課活起來
高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性,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參與欲望被遏制和壓抑,教師也認為高中學生已經(jīng)成人化,羞于在人前表現(xiàn)自己,因此,對于組織有學生參與的活動,心存抵觸和畏難情緒。但是,只有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才能更深入、更透徹地了解音樂內涵,和音樂產(chǎn)生共鳴,音樂才能觸動學生心靈,音樂鑒賞課才可能活起來。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講授《獨特的民族風》時,用三個民族的舞蹈做為新課的導入,教師先跳一段蒙族、藏族、維吾爾族特色舞蹈,請學生說出三段舞蹈分別屬于哪個民族,舞蹈和音樂結合,三個民族各自的音樂特點。學生首先被老師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課堂氣氛瞬間高漲起來,接著,在分析完了舞蹈動作和音樂后,讓學生集體進行舞蹈體驗:教學生幾個蒙、藏、維吾爾族三個民族有代表性的舞蹈動作。通過舞蹈動作的學習感受少數(shù)民族音樂風格。在學生親自體驗了少數(shù)民族的歌舞后,讓鑒賞課堂真正活起來。
四、教師用親自范唱導入,引起學生共鳴
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可以把作品所表達的音樂形象生動、直觀的再現(xiàn)出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加能激發(fā)學生欣賞的欲望,從而使學生能準確的把握音樂形象,全面了解作品。例如在講述《四歲的紅鬃馬》這課時,教師先演唱一首長調《牧歌》,讓美妙的歌聲將學生帶入遼闊的草原,接著教師再演唱一曲短調《嘎達梅林》,讓學生分析這兩首歌曲哪首是長調,哪首是短調。在總結了長短調的特點后,欣賞《四歲的紅鬃馬》,學生馬上就能從樂曲開頭舒緩悠揚的音樂聲中,判斷出此曲是長調。接著,讓學生學唱兩句長調民歌,在教師的親自教唱下,學生興趣大增,一節(jié)課的導入就這樣巧妙地完成了。又如學習《現(xiàn)代京劇》時,教師先范唱《紅燈記》中小鐵梅演唱的片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唱完請學生說出劇種,自然而然地導入課題。
音樂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主觀性,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有不同的答案。音樂鑒賞課的導入方法更是不勝枚舉,只要老師們認真構思、巧妙設計,注意導語的科學性與技巧性,緊扣教學的中心內容來精心設導,引生入勝,真正達到導入設計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他們在創(chuàng)新中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讓音樂課堂教學“活”起來。
【參考文獻】
[1]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2007
[3]高湘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淺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方法[J].大舞臺,2010(10)
【作者單位:河南省濟源市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