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相巍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為了觀察刮痧配合等長抗阻肌力訓練對治療大學生落枕的療效,本文對一名患有落枕的大學生的頸部進行5分鐘的刮痧治療和10分鐘的等長肌力抗阻練習,記錄前后的主觀疼痛評價和頸椎關節(jié)活動度,所有數據在Office Excel2007中處理,結合患者主觀評價,表明治療前后有顯著性差異。結果表明刮痧配合等長抗阻肌力練習對大學生落枕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關鍵詞 刮痧 抗阻肌力訓練 落枕 治療
一、研究背景
刮痧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y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于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癥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Thera-Band彈力訓練帶由天然乳膠制成,攜帶方便、使用極為靈活,可以有效改善肌力、身體活動能力和靈活性。有效提高運動成績,幫助治療多種慢性疾病。獲得美國物理治療協(xié)會(APTA)認可,并被公認為漸進阻力訓練的全新獨創(chuàng)系統(tǒng)。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劉某,男,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yè),2008級,23歲,無頸椎病史,多次落枕病史,且不易痊愈,有時病程可長達數周,實驗前3天再度患落枕。
(二)研究方法
從北京體育大學學生中選取一名患落枕的非頸椎病在校大學生,對其頸部分別進行刮痧治療和抗阻肌力訓練,并在刮痧治療前,刮痧治療后抗阻肌力訓練前和抗阻訓練肌力后分別測量其頸關節(jié)活動度和主觀疼痛評價。
1.刮痧治療: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在皮膚上滴幾滴刮痧油,用水牛角刮痧板將刮痧油均勻推開于待刮皮膚部位,遵照自上而下、自內由外的刮拭原則,刮痧板與皮膚之間呈45°角,平補平瀉,每個部位刮20次左右,以組織潮紅或輕度出痧為宜,不可強求出痧,損傷軟組織。總刮痧時間不超過10分鐘。
2.抗阻肌力訓練:采用美國TheraBand彈力訓練帶進行一次抗阻肌力訓練實驗。訓練分為頸部屈、伸、左側屈、右側屈4個動作,患者取坐位,固定彈力帶的一端,調整座椅位置使彈力帶阻力達到主觀可承受,每組抗阻訓練時間為30秒,每個動作做3組,每組間休息30秒。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主觀疼痛評價
(二)分析與討論
無論是刮痧還是等長抗阻肌力訓練,對于此患者頸部關節(jié)活動的屈和左側屈影響較大。其中頸屈在刮痧結合抗阻肌力訓練后可接近達到正常人活動范圍,而左側屈也有較明顯的改善。刮痧可以改善頸部微細循環(huán),松解粘連,而等長抗阻肌力訓練是運動療法,可以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增強肌肉等組織的張力,減輕肌肉痙攣,兩種治療方法配合使用改善落枕癥狀具有顯著效果。
在實驗中我們發(fā)現一次刮痧治療后,關節(jié)活動度并不能夠完全或接近恢復正常,可以看出單純的被動治療的作用是有限的。刮痧的理論核心是經絡學說,皮部絡脈雖屬于人體最外層,但與經絡氣血乃至臟腑的功能密切相關,可激發(fā)經絡的傳導作用,調整經脈、臟腑功能,對于治療落枕“寒凝經絡”、“氣血阻滯”、“不通則痛”符合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原則。而在配合主動運動療法抗阻肌力訓練后關節(jié)活動度特別是頸屈有了明顯的改善。而運動鍛煉,比如多角度多方向的等長肌力訓練可以有效改善頸椎關節(jié)功能,增強肌肉、韌帶、關節(jié)囊等組織的張力,平衡頸部肌力,減輕肌肉痙攣,起到治療落枕的良好效果。此次實驗的操作順序是先進行刮痧治療再抗阻肌力訓練,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再進行一次操作順序倒置的對照實驗,如果先抗阻肌力訓練后,頸部關節(jié)活動度就有了明顯的改善則可以證明抗阻肌力訓練改善落枕癥狀與被動療法刮痧具有優(yōu)勢。
選擇主觀疼痛評價沒有選擇VAS量表是因為落枕病例較特殊,其靜止時鈍痛結合活動時的刺痛,所以無法客觀使用VAS量表,只能主觀表達治療前后痛覺的變化。
四、結論與建議
可以看出刮痧治療對于頸椎關節(jié)屈曲方向改善十分明顯,抗阻肌力訓練對于頸椎關節(jié)屈曲和左側屈方向改善均十分明顯,結合關節(jié)活動度數據,考慮到患者為單側落枕,可證明抗阻肌力訓練對改善頸椎關節(jié)側屈受限有很好的效果。其余所得數值均很小接近0,考慮為器械和器械使用中的誤差。主觀疼痛評價說明兩種治療方式對于主觀疼痛均有很好的減輕。建議落枕患者可采用兩種治療相結合的方法,若受限于治療器械,可簡單使用手臂進行頸部抗阻訓練。
參考文獻:
[1] 張春俠.針刺、刮痧、擦法并用治療落枕舉隅[J].針灸臨床雜志.2010.26(02):29-30.
[2] 豐錄.中青年頸部不適100例診治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12(2):174-175.
[3] 梁朝革,賈連順.頸部疼痛的相關因素[J].頸腰痛雜志.2008.29(1):162-163.
[4] 蘇原.刮痧疏經法治療頸椎病57例[J].山西中醫(yī).1996.12(2):29-30.
[5] 于玲.治療頸部疼痛的有效穴[J].JCAM.2001.1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