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英 孫軍利 陳兆生
1. 青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青島 266071;2. 青島市質(zhì)量監(jiān)督站 青島 266071
某工程位于青島市,西側(cè)緊臨小港灣,原為小港灣碼頭,建筑物距海岸線約20 m。總建筑面積259 753 m2,地下建筑面積33 130 m2,其中22#樓為超高層建筑,地上44 層,建筑總高度為136.45 m,樁筏基礎(chǔ),剪力墻結(jié)構(gòu)。設計樁端持力層為中風化花崗巖,樁端入巖不小于1 倍樁徑,樁基礎(chǔ)Φ1 m、Φ1.4 m,長8~16 m不等,樁基共118 根。
工程場區(qū)地形相對平坦,孔口地面標高:2.85~5.65 m。場區(qū)地貌類型單一,均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以來形成的海岸階地,表層是人為回填整平改造。場區(qū)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填土,由于海水侵蝕,未見明顯的海相堆積層、陸相洪沖積層等。地層為:第①層雜填土,第①2層素填土,第層強風化帶,第層中等風化帶。
根據(jù)勘察報告,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潛水主要賦存于填土層和砂土層中,承壓水主要賦存于基巖裂隙水中。
(a)由于施工工期緊,塔樓占主導工期,且塔樓部位場地狹小,采用常規(guī)的工藝很難達到工期要求。
(b)本工程表層雜填土層以建筑垃圾為主,有較多大塊碎石、孤石,對旋挖機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c)因位于海邊,受海水沖刷影響,土層中地下水與海水貫通,且局部場區(qū)存有較厚砂層,旋挖機開挖過程中易坍孔,影響成孔速度和質(zhì)量。
(d)嵌巖樁入風化巖深度大,巖樣判斷難度大。
本工程采用1臺BAUER BG 25型旋挖機施工。
旋挖鉆機成孔是通過底部帶有活門的桶式回轉(zhuǎn)鉆頭破碎巖土,并直接將其裝入鉆斗內(nèi),然后再由鉆機提升裝置和伸縮鉆桿將鉆頭提出孔外并卸土,這樣循環(huán)往復,不斷地取土卸土。
(a)成孔速度快。旋挖鉆機鉆進速度快,平均每小時可鉆進10 m,這樣就有效地保證了工程的施工進度。
(b)環(huán)保特點突出。旋挖鉆機可以循環(huán)使用泥漿,還可適用于干成孔作業(yè)。
(c)行走移位方便。旋挖鉆機的履帶機構(gòu)可將鉆機方便地移動到所要到達的位置。
施工準備→測量放樣→護筒挖坑及筒底處理→鋼護筒就位、筒四周夯填→鉆孔就位→鉆進成孔→成孔檢測→清孔→沉渣厚度檢測→移機→安放鋼筋籠→下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a)鉆機進場通道及鉆機作業(yè)場地平整。先平整場地,清除表層雜填土,尤其是含有較大石塊土質(zhì),換填的部位需壓實。
(b)測量放線。首先對設計圖紙?zhí)峁┑淖鴺?、高程等有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認真復核,確認無誤后采用全站儀進行樁位放樣,樁位確定后,利用十字線放出4 個控制樁位。
(c)鋼護筒埋置。為克服海水影響,克服砂層及回填土層的坍塌問題,護壁采用厚10 mm鋼護筒,護筒內(nèi)徑大于鉆頭直徑200 mm,護筒長度為4~6 m,共配備6 個護筒,通過旋挖機靜壓法將護筒壓入土層或砂層中,直至強風化巖。根據(jù)4 個控制樁位基準進行埋設護筒。護筒埋設應穩(wěn)定,護筒中心和樁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0 mm,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護筒與坑壁之間應用黏土填實。
(d)旋挖鉆進成孔。鉆機和護筒就位后,即開始鉆進,鉆進時每回次進尺控制在60 cm左右,開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穩(wěn),提斗要慢,特別是在孔口5~8 m段旋挖過程中要注意通過控制盤來監(jiān)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時進行糾正。現(xiàn)場地質(zhì)情況復雜,上層為回填土,中間局部存有較厚的砂層,部分場地強風化巖層較厚,局部深處達8 m左右。根據(jù)現(xiàn)場地質(zhì)情況,特選用了3 種不同的鉆頭:嵌巖鉆頭、巖芯筒鉆、螺旋嵌巖鉆頭。
(e)巖芯取樣。巖樣判斷準確與否是嵌巖端承樁成敗關(guān)鍵,根據(jù)地質(zhì)勘測報告及超前鉆計算預挖深度,待深度達到中風化層以后,用筒鉆鉆進,將孔底中風化層巖石取出,合格后,根據(jù)施工圖紙向下鉆進達到設計嵌巖深度要求,復核深度無誤后,即可終孔,取出的巖樣進行封樣留存。
(f)終孔及清孔。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必須核實地質(zhì)情況,滿足要求后量取孔深,然后進行清孔。當確定孔樁深度達到要求后,進行清孔。用嵌巖鉆頭反復幾次,將孔底的沉渣全部取出。清孔結(jié)束后測量沉渣厚度,沉渣厚度不大于5 cm立即下放鋼筋籠,安裝導管,導管安裝后立即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前再次測量孔深及沉渣厚度,若沉渣厚度過大(或坍孔),將鋼筋籠吊出重新用旋挖機進行清孔,直至滿足要求為止。沉渣的測量是工程的難點,主要采用的測量沉渣方法為測量孔深,若孔深小于成孔深度,則孔底有沉渣,需要清孔。
針對不同樁型,按設計圖紙制作鋼筋籠。沿鋼筋籠長每隔2 m設置混凝土墊塊,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達到設計要求。
下放鋼筋籠時注意對孔壁的影響,鋼筋籠下放定位后,進行第二次測沉渣,滿足要求,得到監(jiān)理認可后,應盡快澆筑混凝土,如不能滿足,則孔底必須重新清理。
(a)灌注樁初灌量應滿足設計及有關(guān)規(guī)范要求。施工時,需根據(jù)樁徑選用漏斗,漏斗體積必須確保首批混凝土使導管埋入混凝土0.8 m;當混凝土量較大時,采用泵送。
(b)關(guān)好導管和漏斗之間閥門,將導管提高30~50 cm,然后將漏斗和儲料斗裝滿混凝土,最后打開閥門開始連續(xù)澆筑水下混凝土。
(c)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實測實量正在澆筑的混凝土頂面的標高,控制導管埋深2~6 m,最小不小于2 m,以避免出現(xiàn)斷樁現(xiàn)象。
(d)樁的灌注時間不宜過長,混凝土灌注應連續(xù)進行。灌注時周圍不能有重型機械振動作業(yè),以避免坍孔。當出現(xiàn)堵塞情況時,可將導管小幅度升降疏通導管排除故障,但不得左右搖晃移動,也不能提升幅度過大。
(e)當鋼筋籠底部埋入混凝土初期,應放慢混凝土入管速度,減少混凝土上升頂力對鋼筋籠的影響,避免鋼筋籠上浮,作好混凝土灌注記錄備查。
(f)根據(jù)試樁情況,為確保樁頂質(zhì)量,混凝土超灌高度應超過樁頂0.8 m,現(xiàn)場測量人員認真測量樁頂混凝土標高。
根據(jù)本文實踐,可得出如下結(jié)論:
(a)針對局部砂層較厚,且受海水影響,旋挖機在成孔過程中采用了長護筒,直接將護筒坐落于強風化巖上,避免了坍孔、流沙造成的返工,保證了旋挖的成孔率。
(b)旋挖機成孔時能夠?qū)⒖椎椎膸r樣直接取出,能夠直觀判斷巖樣,避免因巖樣誤判導致樁端持力層達不到設計要求,影響承載力。
(c)旋挖灌注樁成孔速度快,效率高,機械移動快捷方便,大大縮短了樁基的施工工期,為縮短超高層建筑的總工期打下了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