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媒介與權(quán)力:詹姆斯一世時期的印刷媒介管制

        2014-04-15 14:44:15陳金鋒

        陳金鋒

        (安徽大學(xué)歷史系,安徽合肥230601)

        媒介與權(quán)力:詹姆斯一世時期的印刷媒介管制

        陳金鋒

        (安徽大學(xué)歷史系,安徽合肥230601)

        摘搖要:詹姆斯一世統(tǒng)治時期,面對各種印刷出版物對其政治、宗教政策的攻擊,采取了多種方式的回擊。包括親自著述立說,闡述王權(quán)觀念、宗教政策,命令大主教長期在各種公共廣場焚燒異端書籍,以及頒布王室公告、任命官方審查員對新聞出版實施監(jiān)管等。通過這些措施的實行,詹姆斯一世短期內(nèi)達到了打擊異己、鞏固國教、提高君主權(quán)威、緩和國際關(guān)系等多重目的。

        詹姆斯一世;印刷出版;英國;焚書;審查

        世人對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第一位君主詹姆斯一世的評價大多是否定的。在當(dāng)時英國人心目中,他是一個剛愎自用、惟我獨尊,喜歡說教的國王。后世的歷史學(xué)家則盯住他對清教徒和天主教徒的迫害,他的奢靡浪費導(dǎo)致的財政緊張,以及與議會的緊張關(guān)系不放。

        關(guān)于詹姆斯一世,有三件事不應(yīng)被歷史遺忘:一是貫穿其統(tǒng)治始終的,在保羅大教堂及牛津、劍橋大學(xué)的公共廣場進行的公開焚書;二是主持修訂欽定本英語《圣經(jīng)》;另外一件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是一位“作家型”國王,在位二十幾年的時間里,詹姆斯一世寫作了各種題材的文學(xué)作品以及小冊子和政論文章。這幾件事殊途同歸,是詹姆斯一世面對復(fù)雜的國內(nèi)外政治、宗教環(huán)境,通過運用印刷媒介,以達到厘清宗教異己,堅定國人國教信仰,打擊來自大陸及教皇的反對勢力,提高統(tǒng)治威望,鞏固統(tǒng)治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舉措。本文通過對詹姆斯一世在位時期著書立說,公開焚書及新聞審查的研究,發(fā)掘這些事件背后深層的政治、宗教目的,以期對近代早期王權(quán)與印刷媒介的關(guān)系有更好的理解。

        一、著書立說

        詹姆斯一世可能是英國歷史上著述最多的國王,溫斯頓·丘吉爾稱他為“喜歡賣弄學(xué)問的蘇格蘭人”[1](P574)。作為一個作家他著述頗多,有感性的詩歌和散文(他稱蘇格蘭是“詩的靈感的源泉”),也有對《圣經(jīng)》的理性思辨,有關(guān)于王權(quán)和政治理論的高談闊論,也有對巫術(shù)和煙草的獨到見解。在蘇格蘭,他是文藝復(fù)興的領(lǐng)頭人。在英格蘭,他是莎士比亞、本·瓊生等戲劇家和文人的贊助者,是“欽定本”《圣經(jīng)》的組織翻譯者。如果詩歌、散文的創(chuàng)作是詹姆斯一世自娛自樂的表現(xiàn),是興之所至,他公開出版的關(guān)于王權(quán)、政治、宗教信仰的著作則帶有明顯的政治宣教的意圖,體現(xiàn)了他對印刷媒介的重視和利用。

        詹姆斯一世認為,印刷出版是澄清謠言、使言論存諸久遠的有效途徑。通過寫作、出版政治理論方面的著作,詹姆斯一世不斷宣揚“君權(quán)神授”觀念。較為著名的體現(xiàn)他王權(quán)觀念的兩本書是《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則》和《君主的贈禮》(又譯《神權(quán)》)。他在1589年出版的《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則》一書中寫道:“君主是王國的統(tǒng)治者,因而是生活于其上的所有臣民的主人,有決定每個人的生與死的權(quán)力?!鞲哂诜?,是法律的締造者和權(quán)力之源。然而一個真正的君主不應(yīng)滿足于依靠法律實行其統(tǒng)治,更應(yīng)該遵從自己的行動,王國的健康是他永遠遵循的首要法律?!保?]《君主的贈禮》是詹姆斯于1598年用中部蘇格蘭語寫成的,由詹姆斯的御用印刷商羅伯特·沃德格里夫潤色為英語風(fēng)格,1599年首次在愛丁堡出版,1603年再版。該書是作為君主的詹姆斯留給他的兒子、未來的國王亨利王子的“禮物”,書中從禮貌、道德、為君之道幾個方面對亨利諄諄教導(dǎo),可惜亨利于1612年先他而去未能登上王位。他在序言中提到:“它們中的任何一本可能會消失,但也可能在我死后流傳下來,作為我兒子的統(tǒng)治的見證者?!保?]1599年第一次印刷時,詹姆斯一世只把它當(dāng)作一件個人的私事,讓沃德格里夫印刷了7本,在國王較為信任的大臣間傳誦。但該書很快流出蘇格蘭,并在英格蘭出現(xiàn)了盜版。無論該書的初版還是再版都是在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之前完成的,當(dāng)時正焦急地等待登上英格蘭王位的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選擇用易于被其未來臣民接受的英語出版這本書,無疑是他進行自我宣傳,拉近與臣民距離的一種手段。

        面對國內(nèi)對他的統(tǒng)治政策的批評,詹姆斯一世通過著述為自己辯護,認為印刷能“撥開謠言的迷霧和烏云”,讓人們明辨是非,這是語言所無法做到的。詹姆斯一世經(jīng)常將自己視作一個處于舞臺中央的表演者,觀眾如何看待他讓他十分焦慮。在《王權(quán)之辯》一書中,他認為即使這本書不能對當(dāng)時法國的事態(tài)有所影響,“至少成千上萬的孩子和以后來到人世的人可以為我見證,在如此危險的形勢下,我沒有什么可被指責(zé)的:既非國家的顛覆者,也不是弒君者……”[4](P70)在宗教政策上詹姆斯一世奉行泛基督主義,教會內(nèi)的和平是他追求的目標,這一目標不僅體現(xiàn)在國內(nèi)的宗教政策上,甚至延伸到整個基督教世界。在國內(nèi),他努力在羅馬天主教、加爾文教和溫和的清教徒之間尋求平衡,任命加爾文主義福音派主教,對歸順的天主教徒采取寬容政策,拉攏溫和的清教徒。對外,他努力尋求與天主教西班牙間的和平。這種溫和的宗教政策使他樹敵眾多,作為新教國家的首腦,詹姆斯被羅馬教皇視作“異端”,他回答紅衣主教柏拉敏(Bellarmine)的著作《預(yù)兆》被教廷宣布為禁書。他的親西班牙國策,又使他被國內(nèi)的清教徒稱作天主教徒。為此,詹姆斯一世一方面在其著作中大聲疾呼“我不是天主教徒(像我一直申明的那樣)”,另一方面命令大主教們在圣保羅大教堂前的廣場上堅持不懈地焚毀來自大陸的天主教著作。

        像中國古代的帝王一樣,詹姆斯一世對媒介宣傳功能的重視還表現(xiàn)在積極主持經(jīng)典著作的編輯修訂,而這本經(jīng)典就是《圣經(jīng)》。整個中世紀時期奧古斯丁宣布《圣經(jīng)》是判斷一切是非的絕對權(quán)威,如何解釋《圣經(jīng)》成為最大的學(xué)問,是判定信仰純潔與否的關(guān)鍵。直到中世紀后期,天主教會都不鼓勵由官方對拉丁文通行本《圣經(jīng)》進行翻譯,而人文主義的興起和宗教改革的到來使通俗語《圣經(jīng)》的翻譯勢不可擋。14世紀后期,威克里夫與其追隨者首次將拉丁通行本《圣經(jīng)》翻譯為英文,后來威廉·廷代兒(WilliamTyndale,1495—1536)第一個將《新約》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譯為口語體英文,并于1525—1526年間在德國的霍姆斯城印刷。1535年邁爾斯·科弗代爾(MilesCoverdale,1488—1568)對廷代兒的譯本進行修訂補充,編成全本的英文版《圣經(jīng)》。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這些版本的《圣經(jīng)》都是被查禁和銷毀的對象,其中以廷代兒的譯本受禁最為嚴重,廷代兒本人也因此被處以絞刑。宗教改革后,國教逐漸成為絕對主義君主統(tǒng)治的工具,教會、布道壇成為統(tǒng)治者的傳聲筒,《圣經(jīng)》更是統(tǒng)治者十分注重的宣傳資料。1537年,亨利八世欽定約翰·馬修的《圣經(jīng)》為標準譯本,1539年又發(fā)布《大圣經(jīng)》,并指定其為國教的正式版本,伊麗莎白一世統(tǒng)治時期也曾組織翻譯《主教圣經(jīng)》(1568年),而“偉大本”和“主教本”《圣經(jīng)》都是以廷代兒—科弗代爾的譯本為底本的。16世紀,英譯本《圣經(jīng)》還有另外兩個系統(tǒng):一種是日內(nèi)瓦譯本,根據(jù)希伯來文本,1560年出版于英國新教徒大陸流亡的中心——日內(nèi)瓦城,有新教特別是加爾文派色彩;另一種是舊教徒譯本,根據(jù)拉丁文本,出現(xiàn)于萊姆斯與杜埃兩地,《新約》于1582年,《舊約》于1609—1610年出版。[5]“這些版本的內(nèi)容各不相同,有的版本加上了各種注解,弄得面目全非,那些注解反映了門戶之見以及教會組織的極端主義論點。每一個教派都使用與自己的觀點和原則相符合的版本?!保?](P573)到斯圖亞特王朝早期,重新修訂《圣經(jīng)》以統(tǒng)一全國的信仰已是必需。

        1604年,詹姆斯一世為調(diào)節(jié)清教與國教的對立召集漢普頓宮會議,清教牧師、牛津大學(xué)基督圣體學(xué)院院長約翰·雷諾茲博士在會議即將結(jié)束時,建議修訂《圣經(jīng)》。雖然之前清教徒要求改革教會的要求悉遭拒絕,這個建議一經(jīng)提出卻立即得到詹姆斯一世的認可。“詹姆斯認為,雷諾茲博士的建議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清除對《圣經(jīng)》的曲解宣傳,翻譯出人人能夠接受的標準版本。幾個月之內(nèi),在牛津、劍橋和威斯敏斯特各成立兩個翻譯委員會,六個委員會總共約有五十名學(xué)者和教士。選擇這些人的時候不問他們的神學(xué)觀點和宗教立場。他們迅速接到了有關(guān)翻譯工作的指示。每個委員會負責(zé)翻譯《圣經(jīng)》的一部分,出稿后由其他五個委員會一一審查,最后由一個十二人委員會定稿。翻譯過程中不許帶有傾向性,除了解釋難譯的希臘詞和希伯來詞或者注明相互參照的條目,不許加任何注解。初步研究工作用了三年時間,正式翻譯到1607年才開始。不過翻譯工作很快即告結(jié)束。當(dāng)時郵遞緩慢,也沒有印刷機,而且各委員會之間路途遙遠,但它們終于在1609年完成了這一使命。十二人委員會只用九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定稿工作。1611年,詹姆斯國王的印刷廠印出了《圣經(jīng)》的欽定英譯本,即標準譯本?!保?](P573-574)欽定本《圣經(jīng)》不僅代表著王室的宗教政策,更是王室至高無上統(tǒng)治地位的象征。由于純樸簡潔的語言、包羅萬象的體裁,欽定本《圣經(jīng)》在英國文學(xué)史上同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世紀《天演論》的作者赫胥黎在提到它時仍充滿自豪與頌揚: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三個世紀以來,這部書業(yè)已融入英國最輝煌最偉大的歷史階段,它已然變成不列顛的民族史詩(nationalepicofBritain)。人們無論高低貴賤,無論身處何地,都熟悉《圣經(jīng)》,正如從前意大利人熟悉但丁和塔索一般。《圣經(jīng)》的英文高妙純正,文字美不勝收。最后一點,身處窮鄉(xiāng)僻壤的農(nóng)夫也能通過《圣經(jīng)》知曉異鄉(xiāng)異地的風(fēng)俗,也能對最古遠的文明了解一二。[6]

        二、焚書:詹姆斯一世的政治“行為藝術(shù)”

        焚書并不是始于英國的一件新鮮事物,它源于羅馬教會的異端裁判。亨利八世時期,對異端的審判從消滅肉體延伸到了消滅異端思想的載體——書籍。1555年瑪麗女王頒布的王室法令也將為新教殉難者準備的火堆用來焚燒“任何新教徒的任何書籍”,主教、世俗官員被授權(quán)在“不經(jīng)允許的情況下進入房屋、儲藏室和秘密處所”搜查異端著作。到伊麗莎白一世統(tǒng)治時期,被焚毀的書籍包括所有危及到王室權(quán)威的著作,與王室宗教政策相違背的書籍,以及那些反對伊麗莎白統(tǒng)治的書籍。詹姆斯一世統(tǒng)治時期在保羅廣場的焚書與之前任何一位統(tǒng)治者的焚書都不一樣,因為之前統(tǒng)治者公開破壞書籍的活動僅以全部銷毀這些書籍為目的,詹姆斯一世的公開焚書活動背后卻隱含著多重政治動機。

        詹姆斯一世比都鐸時代任何一位統(tǒng)治者更頻繁地在保羅廣場和大學(xué)的公共廣場焚書。1609年,據(jù)威尼斯大使馬克·安東尼奧·克雷爾(MarcAntonioCorrer)記載一本名為《清教徒》的書在保羅廣場被當(dāng)眾焚毀,因為該書利用《圣經(jīng)》攻擊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篡奪教皇權(quán)力。1613年,一批耶穌會的書被集中焚毀。1622年在保羅廣場和牛津、劍橋大學(xué)的公共廣場,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幾位主教宣布《論神圣的天主教會》一書為“反《圣經(jīng)》、反英國教會”后,大衛(wèi)·佩雷斯(DavidPareus)的著作被當(dāng)眾焚毀。其他可考的被焚毀的書籍還有:荷蘭阿米尼安派(Arminianism)教徒康拉德·沃斯特斯(ConradVorstius)的著作(1611)、卡斯帕·斯庫珀(CasparSchoppe)的《圣經(jīng)外傳》(1613)、《拉寇問答》(1614)、愛德華·埃爾頓(EdwardElton)的《上帝的神圣旨意》(1625),一些不知名的天主教書籍也曾于1605年和1620年兩次在保羅廣場被焚燒。[4](P76)

        焚書活動通常在周日的保羅廣場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或倫敦主教主持,多名主教參加,先是大主教做布道,之后對要焚毀的著作進行批判,傳達國王的不滿,最后是整個活動的高潮——焚書。據(jù)一位見證了大衛(wèi)·佩雷斯的著作被焚毀過程的當(dāng)事人記載:“這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倫敦主教在保羅廣場布道,那里聚集了很多人但真正的聽眾很少,因為他的聲音實在太小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聽到他的聲音。”[4](P172)可見,觀眾們熱情期待的不是主教們的布道,而是之后的焚書,詹姆斯一世正是利用了人們的好奇心,將焚書發(fā)展為一種維護政治統(tǒng)治的“行為藝術(shù)”。

        面對錯綜復(fù)雜的國內(nèi)外宗教、外交形勢,詹姆斯一世通過焚燒各種書籍達到了厘清宗教異己,抵制教皇攻擊,鞏固國教地位,樹立提高君主威信,緩和國際關(guān)系等多重目的。1609年詹姆斯一世的大使忙著向歐洲各國君主贈送他的著作《預(yù)兆》。教皇對詹姆斯一世的這本著作深惡痛絕,它剛一問世,教皇就命令其使節(jié)奔赴法國、威尼斯等天主教國家要求各國君主把他們的名字從該書中去除。1609年威尼斯大使在羅馬向教皇匯報該書的查禁情況時,教皇說:“這本書……充滿了邪惡的異端理論,必須承認它是一本異端著作?!睅滋旌蠼袒视指嬖V大使,他認為禁止該書不被任何人了解不但是正確的而且是必須的,繼而發(fā)布一個教諭命令所有書商不得出售該書,違者輕則監(jiān)禁,重則處死。[4](P78-79)與此同時,在教皇的鼓動下1609年開始大批天主教著作從大陸流往英國,這些著作對詹姆斯一世極盡誹謗之能事,從對他蔑視、嘲弄到說他“欺騙、誹謗”的應(yīng)有盡有。在這場與教皇的較量中,通過在保羅廣場公開焚毀攻擊英國國教的著作《清教徒》,詹姆斯一世不但向其臣民表明了其捍衛(wèi)國教的姿態(tài),同時向天主教勢力傳達了異端著作的下場。同時,詹姆斯一世派大使向威尼斯君主特別說明《清教徒》一書用多么惡毒的方式侮辱君主之圣名,而詹姆斯如何寬容地對待他的敵人,從而得到了威尼斯的認可,加強了兩國間的關(guān)系。

        極端的新教著作也使詹姆斯一世面臨困擾,典型的例子是阿米尼安派作家康拉德·沃斯特斯的兩本書《源于天主的神學(xué)約定》(1610)和《護教學(xué)釋義》(1611)。詹姆斯一世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這兩本書充滿了“極端的瀆神和可怕的無神論”思想,因此應(yīng)該“被焚毀,作者也應(yīng)受到懲罰”。但真正促使詹姆斯一世于1611年焚燒這兩本書的卻是另一位作者比卡努斯的書,書中他一方面指出詹姆斯一世的著作《預(yù)兆》中的阿里烏斯教傾向,另一方面又列舉沃斯特斯著作中的無神論思想,意在暗示詹姆斯一世實際是支持清教思想的,與沃斯特斯為一丘之貉。詹姆斯一世通過在保羅廣場和牛津、劍橋大學(xué)廣場公開焚毀沃斯特斯的著作,使這些謠言不攻自破,并捍衛(wèi)了自己擁護國教的形象。

        17世紀初,宗教因素不僅給歐洲君主的統(tǒng)治帶來重重危機,君主個人的安危也時刻受到宗教狂熱分子的威脅。1605年11月,以羅伯特·卡特斯比為首的一部分天主教貴族,由于不滿詹姆斯一世的宗教政策,在吉倚·??怂沟膸椭?,將火藥藏于議會的地下室,企圖炸毀議會,炸死詹姆斯一世,在英國恢復(fù)天主教信仰。雖然這次“火藥陰謀”最終敗露,卻給整個歐洲的君主敲響了警鐘。1610年,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被刺身亡,籠罩在世俗君主頭上的烏云更加陰霾。天主教國家和新教國家雖然水火不容,一旦君主統(tǒng)治面臨威脅,他們卻很快成為一條壕溝里的戰(zhàn)友,共同反對極端宗教勢力對世俗君主統(tǒng)治權(quán)的干涉。1610年,巴黎大學(xué)向女王和議會上交一本規(guī)諫書,書中對“打著虔誠請愿的幌子”企圖謀害國王的火藥陰謀進行了譴責(zé),并對耶穌會的教義進行了批判。1612年法國議會下令將卡斯帕·斯庫珀的《次經(jīng)傳道書》一書公開焚毀,因為它包含對英國國王及死去的亨利四世英名的攻擊。面對法國對英國王權(quán)的維護,詹姆斯一世也積極作出回應(yīng),1613年下令在保羅廣場焚毀蘇亞雷斯(Suarez)的書,雖然該書的具體內(nèi)容我們不得而知,但克萊格評論道:“通過焚毀蘇亞雷斯的書詹姆斯一世展示了與法國和西班牙的高度團結(jié)?!保?](P179)可見,在17世紀歐洲風(fēng)云際會的政治與宗教局勢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而對某些書籍的審查有時能緩解素為仇敵的兩個國家間的關(guān)系,從而維護本國的利益。

        三、新聞出版審查

        三十年戰(zhàn)爭的爆發(fā)促成新聞書的誕生,而新聞書、小冊子的出版使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參與到國家事務(wù)的討論中,給統(tǒng)治者的決策造成了強大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詹姆斯一世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

        首先,自1620年起,詹姆斯一世陸續(xù)頒布許多公告,限制對政府事務(wù)的討論。

        1620年的公告中指出:“每個人,不論尊卑貴賤,都必須認識到他們已經(jīng)用筆或言論干涉了國家事務(wù)或王國秘密,不管是國內(nèi)的還是國外的?!保?](P58)1621年7月詹姆斯再次發(fā)布禁令,禁止“任意談?wù)搰隆?,并警告:“任何人別想因獲罪者眾多而逃脫懲罰。”[7](P150)1623年應(yīng)書商公會限制書股盜版的要求,詹姆斯一世再次發(fā)布公告。這些公告在1621—1624年的外交和統(tǒng)治危機中成為王國的最高法律,是實施印刷和言論控制的最高法律依據(jù)。這一時期許多作者和出版商因?qū)懽骱统霭媾c政府事務(wù)相關(guān)的書或新聞書受到懲罰:前面提到的著名小冊子作者托馬斯·斯科特因攻擊國王,被印刷商告發(fā)后流亡荷蘭;1621年,印刷商威廉·斯坦斯比(WilliamStansby)、巴特因出版小冊子說斐迪南是私生子,無權(quán)繼承波西米亞王位而被捕,印刷機被毀;1623年,《法國、荷蘭信使》因包含“虛假的、侮辱性的”文字被禁;1624年,約翰·雷諾茲因?qū)懽鳌稙橛⒏裉m祈?!泛汀短熘髦暋繁槐O(jiān)禁,并罰款1000英鎊。[4](P184-185)

        其次,1621年詹姆斯一世任命弗朗西斯·科廷頓①科廷頓(1578—1652),職業(yè)外交官,1612年擔(dān)任英國駐塞維利亞領(lǐng)事,1616年代替約翰·迪格拜(JohnDigby)為駐西班牙大使,1622年查理王子赴西班牙求婚時的使團成員。(FrancisCottington)為官方審查員,以加強對小冊子尤其是新聞書的監(jiān)管,任何印刷品不經(jīng)其審核批準不得出版。表明詹姆斯一世對新聞、報紙的高度重視。

        自亨利八世時期開始,統(tǒng)治者一直要求印刷要得到王室或樞密院官員的許可,書商公會成立以來,政府官員的名字只是偶爾出現(xiàn)于公會登記簿上。在詹姆斯一世統(tǒng)治前期,官方審查員的名字在登記簿上出現(xiàn)的頻率仍不是很高,“秘書卡爾沃特的名字出現(xiàn)過4次,康維出現(xiàn)過1次,馬歇爾·阿倫德爾伯爵出現(xiàn)過2次,托馬斯·史密斯爵士出現(xiàn)過8次,而1621—1624年科廷頓擔(dān)任官方審查員期間,他的名字在登記簿上出現(xiàn)了92次,其中1621—1623年91次,1624年1次。1619—1625年在公會登記的133本小冊子和科蘭特中,只有2本沒有得到官方許可”[4](P181-182)。繼科廷頓之后,沃雷爾博士于1624—1627年擔(dān)任官方審查員,1627年后又由瓦克林恩繼任。“僅僅經(jīng)過很短時間,王室用于控制印刷書的所有方法全部用來規(guī)范新誕生的報紙了”[7](P151)。

        最后,詹姆斯一世還對倫敦上流社會及教會的言論進行了規(guī)范。

        17世紀上半葉,盡管書籍、小冊子、各種民謠歌本、新聞書等文字信息的傳播有了長足發(fā)展,但在當(dāng)時民眾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口語傳播仍是大眾傳遞和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倫敦是全國各種信息的大熔爐,各地的信息通過各種方式如通信、親朋好友等傳達到倫敦,而首都的消息也同樣經(jīng)各省、郡、鎮(zhèn)一級級傳遞。圣保羅教堂周圍的廣場是17世紀初的英國人獲得有關(guān)巴拉丁和波西米亞新聞的好地方。一位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回顧他青年時代的生活時說:“那些鄉(xiāng)紳、貴族、政府人員及富有的人經(jīng)常中午11點來到保羅教堂,在中間的長廊散步到12點,飯后3點到6點聚在一起討論各種商業(yè)、新聞消息。這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一種時尚?!保?]針對這種情況,詹姆斯一世下令來自各地的鄉(xiāng)紳離開倫敦,顯然這種做法是治標不治本的。

        針對三十年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教士通過布道壇散布危險言論的做法,“1622年8月,詹姆斯一世授意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約克主教發(fā)布教諭,對每天下午的布道做了限制,上午的布道也不準涉及政府事務(wù)或用咒罵、粗鄙的方式反對天主教教會”[4](P169)。對仍不悔改的教士,輕則譴責(zé),重則監(jiān)禁。詹姆斯一世對教會的嚴厲管制,表明宗教改革后的國教會已淪為絕對王權(quán)的統(tǒng)治工具。

        綜上所述,在活字印刷術(shù)傳入英國一百多年后的詹姆斯一世統(tǒng)治時期,君主對這一新媒介的力量已有了充分的認識。這不僅體現(xiàn)在系統(tǒng)的審查制度的施行上,也體現(xiàn)在詹姆斯一世親自著書立說,宣傳政治、宗教政策,以及利用焚書打擊宗教異己,維護自身和國家利益方面。雖然短期內(nèi),詹姆斯一世實現(xiàn)了打擊異己、鞏固國教,提高君主權(quán)威、緩和國際關(guān)系等施政目標,但是隨著資產(chǎn)階級力量的壯大,清教運動和印刷出版業(yè)的發(fā)展,專制王權(quán)及其對印刷媒介的壓制終將為時代所拋棄。

        [1][英]溫斯頓·丘吉爾.英語國家史略(上)[M].薛力敏,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

        [2]JamesVIandI:ATrewLawofFreeMonarchies:OrtheReciprockandMutualDuetieBetwixtaFreeKing,andhisNaturall Subjects,c.1597[DB/OL].(2005-10-14)[2013-12-10].http://www.jesus-is-lord.com/kinginde.htm.

        [3]CyndiaSusanClegg.BurningBooksasPropagandainJacobean England[C]//AndrewHadfieldLiteratureandCensorshipinRenaissanceEngland.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1.

        [4]CyndiaSusanClegg.PressCensorshipinJacobeanEnglan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5]王佐良,何其莘.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文學(xué)史[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6.

        [6]高峰楓.赫胥黎與《圣經(jīng)》[J].讀書,2009,(3).

        [7]FSSiebert.TheFreedomofthePressinEngland,1476-1776[M].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65.

        [8]RichardCust.NewsandPoliticsinEarly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J].PastandPresent,1986,(112).

        責(zé)任編輯:陳東霞

        K561

        A

        1671-3842(2014)04-0031-05

        10.3969/j.issn.1671-3842.2014.04.06

        2014-01-02

        陳金鋒(1979—),女,山東濰坊人,講師,歷史學(xué)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國史。

        安徽大學(xué)教學(xué)改革項目“英國歷史與文化”(SZJYKC2013006)。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一边捏奶头一边高潮视频| 欧美人牲交|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日本91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果冻传媒av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青青草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av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国产草草视频|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日本| 中文字幕隔壁人妻欲求不满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福利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诱惑| 亚洲永久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系列 | 亚洲国产成人av第一二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综合av|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伊人影院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av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mba|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 亚洲精品少妇30p|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超碰性爱| 日本人妻系列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a级毛片| 99热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dv内射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级| 一区二区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红桃小说| 国产偷2018在线观看午夜|